一种有源不平衡补偿装置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1861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源不平衡补偿装置结构,其由柜体、散热管道、风机、风机防护罩、进线防护罩、母线排、母线排绝缘子、断路器、有源不平衡补偿模块、模块接线端子、外部电流互感器接线端子、通信模块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模块化安装方式,布局合理,可降低装置的安装难度,增强装置的可维护性;柜内的独立散热风道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同时柜体左右两侧风机配合柜体底部进气孔和左右面板进气孔,可实现柜内空气与外部空气的持续循环,进一步提升了装置的散热效果;装置柜体分为前安装室和后安装室,可同时安装两个有源不平衡补偿模块,在需要扩大装置装机容量时,可减小占地面积,降低产品成本和安装成本。

Structure of active unbalance compens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源不平衡补偿装置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能质量治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源不平衡补偿装置结构。
技术介绍
有源不平衡补偿装置可解决配电网三相不平衡问题,稳定供电电压,降低线路损耗,提升供电质量。现有的有源不平衡补偿装置结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柜内电气元件布局不合理,可维护性较差,布线不够美观;2)有源不平衡补偿装置性能主要由其内部电气元件决定,若散热效果不佳,将导致柜体内温升过高,影响内部电气元件性能,降低装置运行效率,缩短装置使用寿命;3)当需要扩大装置装机容量时,必须额外增加柜体,与现有有源不平衡补偿装置进行并机连接,增大了装置占地面积,提升了安装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安装、接线方便、可维护性强、可同时安装两个有源不平衡补偿模块、散热效果佳的有源不平衡补偿装置结构。本技术由柜体、散热管道、风机、风机防护罩、进线防护罩、母线排、母线排绝缘子、断路器、有源不平衡补偿模块、模块接线端子、外部电流互感器接线端子、通信模块构成,其特征是:所述装置柜体由安装在顶部和底部的支承将柜内空间分隔为前安装室和后安装室;所述有源不平衡补偿模块设置在前安装室和后安装室下部,固定于柜内支承上;所述散热管道设置在有源不平衡补偿模块上方,与柜体顶部防雨罩连接;所述模块接线端子设置在有源不平衡补偿模块左上方;所述母线排、母线排绝缘子和断路器分别设置在散热管道前后侧面板上,位于有源不平衡补偿模块上方;所述外部电流互感器接线端子设置在断路器右下方;所述风机设置在柜体左右面板上部;所述风机防护罩设置在柜体左右面板风机出风口处;所述进线防护罩设置在柜体左右面板上部,与风机防护罩并排;所述通信模块设置于前安装室进线口下方。进一步地,所述进线防护罩和风机防护罩设置在柜体外部,与柜体及其内部器件构成一个整体结构。更进一步地,所述柜体的底部进气孔处、左右面板进气孔处和防雨檐下部出气孔处以及所述风机防护罩出气孔处设置有防尘过滤网。更进一步地,所述有源不平衡补偿模块底部设置有风机,模块顶部面板和底部面板设置有散热孔。更进一步地,所述有源不平衡补偿模块与散热管道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橡胶圈。更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管道与柜体顶部防雨罩呈漏斗状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主要电气元件集中设置在有源不平衡补偿模块中,采用模块化安装方式,母线布局合理,接线简便,降低了装置的安装难度,增强了装置的可维护性;由有源不平衡补偿模块、散热管道和柜体顶部防雨罩构成的独立散热风道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同时柜体左右两侧风机配合柜体底部进气孔和左右面板进气孔,实现柜内空气与外部空气的持续循环,进一步提升了装置的散热效果;装置柜体分为前安装室和后安装室,可同时安装两个有源不平衡补偿模块,相比于安装有单模块的柜体,在需要扩大装置装机容量时,可减小占地面积,降低了产品成本和安装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有源不平衡补偿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有源不平衡补偿装置结构的柜体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有源不平衡补偿装置结构的柜体底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有源不平衡补偿装置结构的柜体内部侧视图。附图标号:1为装置柜体、2为通信模块、3为进线防护罩、4为外部电流互感器接线端子、5为母线排、6为断路器、7为母线排绝缘子、8为风机、9为风机防护罩、10为模块接线端子、11为柜内支承、12为有源不平衡补偿模块、13为柜体右面板进气孔、14为柜体底部进气孔、15为防雨罩下部出气孔、16为散热管道,17为防雨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图4,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一种有源不平衡补偿装置结构,由柜体1、散热管道16、风机8、风机防护罩9、进线防护罩3、母线排5、母线排绝缘子7、断路器6、有源不平衡补偿模块12、模块接线端子10、外部电流互感器接线端子4、通信模块2构成,所述装置柜体1由安装在顶部和底部的支承11将柜内空间分隔为前安装室和后安装室;所述有源不平衡补偿模块12设置在前安装室和后安装室下部,固定于柜内支承11上;所述散热管道16设置在有源不平衡补偿模块12上方,与柜体顶部防雨罩17连接;所述模块接线端子10设置在有源不平衡补偿模块12左上方;所述母线排5、母线排绝缘子7和断路器6分别设置在散热管道16前后侧面板上,位于有源不平衡补偿模块12上方;所述外部电流互感器接线端子4设置在断路器6右下方;所述风机8设置在柜体1左右面板上部;所述风机防护罩9设置在风机8出风口处;所述进线防护罩3设置在柜体1左右面板上部,与风机防护罩9并排;所述通信模块2设置于前安装室进线口下方。所述柜体的底部进气孔14处、左右面板进气孔13处和防雨檐下部出气孔15处以及所述风机防护罩9出气孔处设置有防尘过滤网。所述进线防护罩3和风机防护罩9设置在柜体1外部,与柜体1及其内部器件构成一个整体结构。所述有源不平衡补偿模块12底部设置有风机,模块顶部面板和底部面板设置有散热孔,可在模块后部形成自下而上的气流,加快有源不平衡补偿模块的散热。所述有源不平衡补偿模块12与散热管道16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橡胶圈,可防止热气由独立散热风道溢出,继续影响装置散热效果。所述散热管道16与柜体顶部防雨罩17呈漏斗状连接,减小了气流阻力,便于受热气流从柜体防雨檐下部出气孔15排出。本技术的有源不平衡补偿装置结构:主要电气元件集中设置在有源不平衡补偿模块中,采用模块化安装方式,母线布局合理,接线简便,降低了装置的安装难度,增强了装置的可维护性;由有源不平衡补偿模块、散热管道和柜体顶部防雨罩构成的独立散热风道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同时柜体左右两侧风机配合柜体底部进气孔和左右面板进气孔,实现柜内空气与外部空气的持续循环,进一步提升了装置的散热效果;装置柜体分为前安装室和后安装室,可同时安装两个有源不平衡补偿模块,相比于安装有单模块的柜体,在需要扩大装置装机容量时,可减小占地面积,降低了产品成本和安装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源不平衡补偿装置结构,由柜体、散热管道、风机、风机防护罩、进线防护罩、母线排、母线排绝缘子、断路器、有源不平衡补偿模块、模块接线端子、外部电流互感器接线端子、通信模块构成,其特征在于:/n所述装置柜体由安装在顶部和底部的支承将柜内空间分隔为前安装室和后安装室;/n所述有源不平衡补偿模块设置在前安装室和后安装室下部,固定于柜内支承上;/n所述散热管道设置在有源不平衡补偿模块上方,与柜体顶部防雨罩连接;/n所述模块接线端子设置在有源不平衡补偿模块左上方;/n所述母线排、母线排绝缘子和断路器分别设置在散热管道前后侧面板上,位于有源不平衡补偿模块上方;/n所述外部电流互感器接线端子设置在断路器右下方;/n所述风机设置在柜体左右面板上部;/n所述风机防护罩设置在柜体左右面板风机出风口处;/n所述进线防护罩设置在柜体左右面板上部,与风机防护罩并排;/n所述通信模块设置于前安装室进线口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源不平衡补偿装置结构,由柜体、散热管道、风机、风机防护罩、进线防护罩、母线排、母线排绝缘子、断路器、有源不平衡补偿模块、模块接线端子、外部电流互感器接线端子、通信模块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柜体由安装在顶部和底部的支承将柜内空间分隔为前安装室和后安装室;
所述有源不平衡补偿模块设置在前安装室和后安装室下部,固定于柜内支承上;
所述散热管道设置在有源不平衡补偿模块上方,与柜体顶部防雨罩连接;
所述模块接线端子设置在有源不平衡补偿模块左上方;
所述母线排、母线排绝缘子和断路器分别设置在散热管道前后侧面板上,位于有源不平衡补偿模块上方;
所述外部电流互感器接线端子设置在断路器右下方;
所述风机设置在柜体左右面板上部;
所述风机防护罩设置在柜体左右面板风机出风口处;
所述进线防护罩设置在柜体左右面板上部,与风机防护罩并排;
所述通信模块设置于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志强张帅宗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