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8158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装式变电站,涉及一种变电站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所述箱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底板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朝向底板的一端的两侧分别与两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两固定板和两活动板围合形成容置腔;所述箱体上端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周向面均突出箱体设置,所述活动板侧边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倾斜向下设置,所述透气孔朝向容置腔的一端高于远离容置腔的一端,所述活动板远离容置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罩,所述固定罩位于透气孔正上方且宽度大于透气孔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避免了雨水进入到容置腔内部而造成电气设备故障,提高产品使用性能的效果。

A prefabricated sub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装式变电站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电站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预装式变电站。
技术介绍
预装式变电站通过电缆或母线来实现电气连接,所有高低压配电装置及变压器均为常规的定型产品。预装式变电站具有体积小,占地少,重量轻,造价低,可靠。目前,公告号为CN20297805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它包括壳体,壳体内安装有配电变压器,壳体顶部悬吊安装有第一吸气排风扇,第一吸气排风扇位于配电变压器的上方,壳体的侧壁贯穿有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内设有第二吸气排风扇。上述变电站虽然具有加强变电站散热效果,但是在下雨天气,雨水容易通过安装孔进入到变电站内部,使得内部电气设备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具有避免了雨水进入到容置腔内部而造成电气设备故障,提高产品使用性能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底板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朝向底板的一端的两侧分别与两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两固定板和两活动板围合形成容置腔;所述箱体上端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周向面均突出箱体设置,所述活动板侧边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倾斜向下设置,所述透气孔朝向容置腔的一端高于远离容置腔的一端,所述活动板远离容置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罩,所述固定罩位于透气孔正上方且宽度大于透气孔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顶盖周向面突出箱体设置,可以有效减少雨水落到固定板和活动板上;开设透气孔具有通风效果,使得容置腔内空气与变电站外部空气进行流通,具有降温效果,另外透气孔倾斜向下设置,可以防止下雨时雨水进入到变电站内部;设置固定罩进一步具有挡雨效果,防止雨水落到透气孔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气孔设置有多个且沿活动板竖直阵列等距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个透气孔,加快容置腔内和箱体外的空气交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盖内部设有空腔,所述顶盖底部开设有分别连通容置腔和空腔的第一通风孔,所述顶盖底部开设有分别连通空腔和箱体外部的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二通风孔内设置有风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风扇使得容置腔内的空气依次通过第二通风孔和第一通风孔到变电站外部,容置腔内部空气减少,加快变电站外部的空气通过透气孔进入到容置腔内,实现容置腔内空气与变电站外部空气交换,使容置腔内散温,具有减温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盖上端采用“人字形”斜坡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雨时,方便雨水落到斜坡顶上在沿斜坡向下流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下两端分别与空腔上下端面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支撑板具有加强顶盖结构强度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通风孔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活动板朝向容置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封闭透气孔开口的第二过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均具有过滤效果,防止空气中的杂质进入到变电站内影响电气元件正常运行。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连通容置腔的固定孔,所述固定盖上转动连接有密封固定孔的固定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孔,可以方便工作人员进入到容置腔内,对于容置腔内的设备进行检查或维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门远离容置腔的一端设置有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把手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对固定门进行开启或关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门朝向固定孔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密封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密封条提高密封效果,防止下雨时雨水进入到变电站内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门上开设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内设置有观察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观察窗,可以直接观察到变电站内部情况。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将顶盖周向面突出箱体设置,可以有效减少雨水落到固定板和活动板上;2、设置透气孔具有通风效果,使得容置腔内空气与变电站外部空气进行流通,对于容置腔内降温,另外将透气孔倾斜向下设置,透气孔朝向容置腔的一端高于远离容置腔的一端,可以使落到透气孔的雨水沿透气孔内壁流到变电站外;3、设置固定罩进一步具有挡雨效果,防止雨水落到透气孔内。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整体机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凸显箱体内部结构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箱体;11、底板;12、固定板;121、固定孔;122、固定门;123、合页;124、把手;125、密封条;126、观察孔;127、观察窗;13、活动板;131、透气孔;132、固定罩;14、容置腔;15、第二过滤网;2、顶盖;21、空腔;22、第一通风孔;221、第一过滤网;23、第二通风孔;231、风扇;24、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箱体1,箱体1包括底板11,底板11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底板11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3,活动板13朝向底板11的一端的两侧分别与两固定板12固定连接,底板11、两固定板12和两活动板13围合形成容置腔14。如图1和图2所示,箱体1上端设置有顶盖2,顶盖2周向面均突出箱体1设置,活动板13侧边开设有多个透气孔131,多个透气孔131沿活动板13竖直阵列设置。透气孔131倾斜向下设置,透气孔131朝向容置腔14的一端高于远离容置腔14的一端,活动板13远离容置腔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罩132,固定罩132位于透气孔131正上方且宽度大于透气孔131直径。如图1和图2所示,顶盖2上端采用“人字形”斜坡顶。顶盖2内部设有空腔21,顶盖2底部开设有分别连通容置腔14和空腔21的第一通风孔22,顶盖2底部开设有分别连通空腔21和箱体1外部的第二通风孔23,第二通风孔23内设置有风扇231。通过风扇231,使得容置腔14内的空气进入空腔21内,在第一通风孔22到变电站外部,同时容置腔14内部空气减少,使得变电站外部的空气通过透气孔131进入到容置腔14内,实现容置腔14内空气与变电站外部空气交换,具有降低容置腔14内部温度的效果。如图1和图2所示,空腔21内设置有支撑板24,支撑板24上下两端分别与空腔21上下端面固定连接。设置支撑板24具有增加顶盖2强度的效果。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通风孔22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网221,活动板13朝向容置腔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封闭透气孔131开口的第二过滤网15,通过第一过滤网221和第二过滤网15均具有过滤效果,将空气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防止杂质进入到变电站内影响电气元件正常运行。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板12上开设有连通容置腔14的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包括底板(11),所述底板(11)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所述底板(11)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3),所述活动板(13)朝向底板(11)的一端的两侧分别与两固定板(12)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1)、两固定板(12)和两活动板(13)围合形成容置腔(14);所述箱体(1)上端设置有顶盖(2),所述顶盖(2)周向面均突出箱体(1)设置,所述活动板(13)侧边开设有透气孔(131),所述透气孔(131)倾斜向下设置,所述透气孔(131)朝向容置腔(14)的一端高于远离容置腔(14)的一端,所述活动板(13)远离容置腔(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罩(132),所述固定罩(132)位于透气孔(131)正上方且宽度大于透气孔(131)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包括底板(11),所述底板(11)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所述底板(11)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3),所述活动板(13)朝向底板(11)的一端的两侧分别与两固定板(12)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1)、两固定板(12)和两活动板(13)围合形成容置腔(14);所述箱体(1)上端设置有顶盖(2),所述顶盖(2)周向面均突出箱体(1)设置,所述活动板(13)侧边开设有透气孔(131),所述透气孔(131)倾斜向下设置,所述透气孔(131)朝向容置腔(14)的一端高于远离容置腔(14)的一端,所述活动板(13)远离容置腔(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罩(132),所述固定罩(132)位于透气孔(131)正上方且宽度大于透气孔(131)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131)设置有多个且沿活动板(13)竖直阵列等距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内部设有空腔(21),所述顶盖(2)底部开设有分别连通容置腔(14)和空腔(21)的第一通风孔(22),所述顶盖(2)底部开设有分别连通空腔(21)和箱体(1)外部的第二通风孔(23),所述第二通风孔(23)内设置有风扇(23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世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巨高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