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1761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箱和散热箱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箱为中空长方体框架,所述散热箱的四壁设有注水腔,所述散热箱内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包括冷却内管和冷却外管,所述冷却内管和冷却外管之间设有注入冷却液的冷却腔,所述冷却腔与注水腔相通,所述冷却管内设有电池腔,所述冷却管之间设有通风间隙,所述注水腔上设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上设有其带动旋转的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外部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上设有主散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提供一种有效的为电池降温,提高电池使用寿命散热性能好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池散热装置。

A new energy vehicle battery heat si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散热设备
,具体是指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用电池包是根据新能源汽车负载要求,由多个单体电池或超级电容器串并联组成模块,再由多个模块串并联组成一定电压和容量的电池组,放在一个密封的箱体内部形成电池包。电池包内电池组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这些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发的话,轻则会影响电池组的使用,缩短电池组的寿命,重则甚至会发生安全事故。电池包散热技术是电动汽车产业的一大难题,电池包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同电池的工作温度有着密切联系,因此电池包散热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尤其在电池使用过程中,当受到焦耳热,反应热,极化热等影响,大量的热量聚集,温度急剧上升,影响电池寿命和循环效率,严重的甚至引起爆炸,故有一定的温度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的为电池降温,提高电池使用寿命散热性能好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池散热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箱和散热箱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散热箱为中空长方体框架,所述散热箱的四壁设有注水腔,所述散热箱内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包括冷却内管和冷却外管,所述冷却内管和冷却外管之间设有注入冷却液的冷却腔,所述冷却腔与注水腔相通,所述冷却内管内设有电池腔,所述冷却管之间设有通风间隙,所述注水腔上设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上设有其带动旋转的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外部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上设有主散热片,所述主散热片上设有分散热片,所述冷却内管和冷却外管上设有电池线伸出的线孔。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将电池安装至电池腔中,从散热箱上的进水口向注水腔中注入冷却液,注水腔中的冷却液流至冷却腔中对发热的电池进行降温,电池在电池腔中被冷却腔全方位包裹可以更加有效快捷的进行降温,散热箱上的半导体制冷片对散热箱以及注水腔内的冷却液进行冷却,确保流经冷却腔的冷却液温度较低,更加有效的进行降温,散热箱上的测温计对散热箱的温度进行有效监控,半导体制冷片发热的一端上的散热风扇对其热量进行发散,防止热量传导至散热箱,散热风扇将热量吹向主散热片,主散热片上的分散热片对热量再此进行发散,整个散热装置将电池发出的热量有效吸收与发散,电池效率得到提升,此散热装置具有强度高、散热性能好,有效提高电池性能和使用寿命的有益效果。所述冷却管之间用于散热通风的通风间隙为5-10厘米。所述冷却管形状大小和所用电池相匹配。所述散热箱上设有测量注水腔温度的测温计。所述冷却管与散热箱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所述冷却管与散热箱之间设有防漏水的密封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散热装置主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散热箱,2、进水口,3、注水腔,4、出水口,5、半导体制冷片,6、分散热片,7、主散热片,8、散热风扇,9、电机,10、测温计,11、电池腔,12、冷却腔,13、冷却内管,14、冷却外管,15、通风间隙,16、冷却管,17、保护罩,18、线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箱1和散热箱1上的进水口2和出水口4,所述散热箱1为中空长方体框架,所述散热箱1的四壁设有注水腔3,所述散热箱1内设有冷却管16,所述冷却管16包括冷却内管13和冷却外管14,所述冷却内管13和冷却外管14之间设有注入冷却液的冷却腔12,所述冷却腔12与注水腔3相通,所述冷却内管13内设有电池腔11,所述冷却管16之间设有通风间隙15,所述注水腔3上设有半导体制冷片5,所述半导体制冷片5上设有电机9,所述电机9上设有其带动旋转的散热风扇8,所述散热风扇8外部设有保护罩17,所述保护罩17上设有主散热片7,所述主散热片7上设有分散热片6,所述冷却内管13和冷却外管14上设有电池线伸出的线孔18。所述冷却管16之间用于散热通风的通风间隙15为5-10厘米。所述冷却管16形状大小和所用电池相匹配。所述散热箱1上设有测量注水腔3温度的测温计10。所述冷却管16与散热箱1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所述冷却管16与散热箱1之间设有防漏水的密封圈。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将电池安装至电池腔11中,从散热箱1上的进水口2向注水腔3中注入冷却液,注水腔3中的冷却液流至冷却腔12中对发热的电池进行降温,电池在电池腔11中被冷却腔12全方位包裹可以更加有效快捷的进行降温,散热箱1上的半导体制冷片5对散热箱1以及注水腔3内的冷却液进行冷却,确保流经冷却腔12的冷却液温度较低,更加有效的进行降温,散热箱1上的测温计10对散热箱1的温度进行有效监控,半导体制冷片5发热的一端上的散热风扇8对其热量进行发散,防止热量传导至散热箱1,散热风扇8将热量吹向主散热片7,主散热片7上的分散热片6对热量再此进行发散,整个散热装置将电池发出的热量有效吸收与发散,电池效率得到提升,此散热装置具有强度高、散热性能好,有效提高电池性能和使用寿命的有益效果。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箱(1)和散热箱(1)上的进水口(2)和出水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箱(1)为中空长方体框架,所述散热箱(1)的四壁设有注水腔(3),所述散热箱(1)内设有冷却管(16),所述冷却管(16)包括冷却内管(13)和冷却外管(14),所述冷却内管(13)和冷却外管(14)之间设有注入冷却液的冷却腔(12),所述冷却腔(12)与注水腔(3)相通,所述冷却内管(13)内设有电池腔(11),所述冷却管(16)之间设有通风间隙(15),所述注水腔(3)上设有半导体制冷片(5),所述半导体制冷片(5)上设有电机(9),所述电机(9)上设有其带动旋转的散热风扇(8),所述散热风扇(8)外部设有保护罩(17),所述保护罩(17)上设有主散热片(7),所述主散热片(7)上设有分散热片(6),所述冷却内管(13)和冷却外管(14)上设有电池线伸出的线孔(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箱(1)和散热箱(1)上的进水口(2)和出水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箱(1)为中空长方体框架,所述散热箱(1)的四壁设有注水腔(3),所述散热箱(1)内设有冷却管(16),所述冷却管(16)包括冷却内管(13)和冷却外管(14),所述冷却内管(13)和冷却外管(14)之间设有注入冷却液的冷却腔(12),所述冷却腔(12)与注水腔(3)相通,所述冷却内管(13)内设有电池腔(11),所述冷却管(16)之间设有通风间隙(15),所述注水腔(3)上设有半导体制冷片(5),所述半导体制冷片(5)上设有电机(9),所述电机(9)上设有其带动旋转的散热风扇(8),所述散热风扇(8)外部设有保护罩(17),所述保护罩(17)上设有主散热片(7),所述主散热片(7)上设有分散热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齐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通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