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取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661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民用取暖炉,它包括炉体及炉排,炉体由燃烧室和烟道组成,燃烧室内分为烤渣区、燃烧区、干馏区及预热区,炉体侧壁设有二次送风口、进煤口、排渣口及送煤机构、烟道制成双环形逆行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取暖炉热效率较高,并且实现连续加煤,连续燃烧,而且加煤时没有任何粉尘飞扬现象。燃料燃烧充分,既节省燃料,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民用取暖炉,它以上燃式型煤为燃料,适用于冬季室内取暖。近年来由于防治大气污染的需要,我国已大力推广上燃式型煤,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型煤炉具不断出现,这些炉具五花八门,各有所长,但是普遍存在余热利用率不高,不能连续加煤,连续燃烧,而且加煤时灰尘大,污染室内空气等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民用型煤取暖炉具,它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炉体、炉排及用保温材料制成的炉膛,炉体由两部分组成,下部为燃烧室,燃烧室从一端开始依次分为予热区、干馏区、燃烧区、烤渣区,炉体侧面开有一次风及二次风进风口,予热区的侧面炉体上开有进煤口,并在炉体端部设有送煤机构可以采用推杆型式或螺杆型式,炉体的另一端为除渣口,炉口设在燃烧区上部,炉体的上部为烟道,烟道为双环形逆行式。使用时,将煤从进煤口装入,通过送煤机构将其推入到燃烧区,并同时将予热区、干馏区也装满煤,在燃烧区上部的炉口将煤点燃,进行燃烧,烟从炉口进入烟道,在通过双环形逆行式烟道的时候,将热量充分散发,在燃烧区的煤烧过以后,通过送煤机构将其推入烤渣区,并同时将干馏区的煤送入燃烧区进行燃烧,将予热区的煤送入干馏区,并在予热区加入新煤,燃过的煤进入烤渣区以后,继续燃烧,待热量全部散发后,由除渣口将渣清除。本技术由于在炉体上部设有较长的双环形逆行式烟道,所以余热利用效率较高,并且可以实现连续加煤,连续燃烧,加煤时不会对室内空气造成任何污染,采用二次送风,能保证燃料充分燃烧,即可节约燃料,又减少了环境的污染。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例的侧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A-A剖视图。图4是图2中B-B剖视图。参照图1~4,详细叙述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结构。炉体由燃烧室2和烟道1组成,燃烧室2的两侧均开有一次送风口6、7,及二次送风口3,燃烧室2的一端为出渣口8,另一端为送煤机构5,送煤机构5可以制成如图4所示的推杆的结构型式,也可以将推杆制成螺杆,通过一个螺母的转动,带动推煤板运动,燃烧室2的一侧还设有进煤口4,燃烧的型煤通过进煤口4送入燃烧室2内。并通过送煤机构5将煤依次推入予热区、干馏区、燃烧区和烤渣区,在上、下二层二次送风的作用下,充分燃烧后;将煤渣从出渣口8排出,燃烧室2上部为烟道1,烟道1制成双环形逆行式,烟从燃烧室2进入烟道后,如图2中箭头所示,从与排烟口9相反方向进入两侧烟道。由两侧运行,然后从排烟口9排出,作为取暖炉使用时,将炉口10用炉盖11盖住,打开炉盖11就可以作为炊事用炉,图中12为炉排,13为一次通风道,14为二次通风道。16为炉膛。本技术的民用取暖炉还采用燃烧室内封火的形式,配有与型煤形状相似的封火板15,取暖炉不使用时,可以将封火板15盖在型煤上,即可将火封住。使用时,只要将封火板15取下,型煤就可以重新燃烧,这样的封火的形式,避免了由于封火不严而造成烟道及燃烧室内产生的一氧化碳进入室内而造成煤气中毒现象。权利要求1.一种民用取暖炉,它包括炉体、炉排,其特征在于炉体由二部分组成,其下部为燃烧室,燃烧室一端为出渣口,另一端为送煤机构,两侧设有二次送风口,并且在侧面设有进煤口,炉体上部为双环形逆行式烟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民用取暖炉,其特征在于送煤机构为推杆型式或者为螺杆形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民用取暖炉,其特征在于采用在燃烧室内封火的形式,并配有与型煤形状相似的封火板。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民用取暖炉,它包括炉体及炉排,炉体由燃烧室和烟道组成,燃烧室内分为烤渣区、燃烧区、干馏区及预热区,炉体侧壁设有二次送风口、进煤口、排渣口及送煤机构、烟道制成双环形逆行式。本技术的取暖炉热效率较高,并且实现连续加煤,连续燃烧,而且加煤时没有任何粉尘飞扬现象。燃料燃烧充分,既节省燃料,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文档编号F24B13/04GK2050939SQ89210278公开日1990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1989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1989年3月29日专利技术者刘德海, 徐英立, 刘智侠, 栾凤翱 申请人:沈阳市燃料利用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民用取暖炉,它包括炉体、炉排,其特征在于炉体由二部分组成,其下部为燃烧室,燃烧室一端为出渣口,另一端为送煤机构,两侧设有二次送风口,并且在侧面设有进煤口,炉体上部为双环形逆行式烟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海徐英立刘智侠栾凤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市燃料利用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