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交通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1614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交通显示装置,包括立柱、显示屏、显示屏支架、控制箱、风速检测装置以及气缸装置。首先,由风速检测装置检测所处地的风速,然后将检测出的数值发送给控制箱,通过对比控制箱中的预设风速阈值来判断风速是否能够损坏显示屏。倘若风速小于阈值,控制箱使气缸驱动电路使电磁阀通电,活塞杆弹出。此时活塞杆和显示屏支架底部的凹槽配合以及活塞杆给显示屏支架施加的向上的力使得显示屏支架无法转动,此刻显示屏正常使用;倘若风速大于阈值,控制芯片使气缸驱动电路电磁阀断电,活塞杆缩入缸筒。气流在显示屏表面造成的力使显示屏围绕立柱旋转,直到受力面积达到最小,受力达到最小,从而使得显示屏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保护。

An intelligent traffic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交通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智能交通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交通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智能交通显示装置可以将智能交通系统中一些重要的信息实时、准确、高效显示在公众面前。现有的智能交通显示装置一般设置在道路旁,以便于来往车辆和行人能够获取到信息。当智能交通显示屏安装于多风地带时,经常发生的大风会损坏显示屏。而现有的智能交通显示屏大多是LED显示屏,若是一损坏就更换成本非常高。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智能交通显示装置,能够使智能交通的显示屏部分都面临多风天气时也能够有效地得到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智能交通显示装置,能够使智能交通的显示屏部分都面临多风天气时也能够有效地得到保护。本技术的智能交通显示装置,包括立柱、显示屏、显示屏支架、控制箱、风速检测装置以及气缸装置。进一步,所述显示屏支架为矩形框,矩形框的一边与所述立柱以绕立柱周向转动的方式铰接;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显示屏支架适配并固定安装于显示屏支架上;所述风速检测装置安装于立柱顶部;所述气缸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立柱与所述显示屏支架铰接处下方;所述控制箱用于根据风速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控制气缸装置锁紧或释放显示屏支架,并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显示屏、风速检测装置、气缸装置连接。进一步,所述气缸装置包括气缸以及电磁阀;所述气缸的气孔与所述电磁阀的气孔分别对应连接;所述气缸的缸筒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气缸的活塞杆在完全缩入缸筒时活塞杆顶部低于所述显示屏支架底部,气缸的活塞杆在完全伸出时活塞杆顶部位高于所述显示屏支架底部。进一步,所述控制箱包括箱体、电源、控制芯片、显示电路以及气缸驱动电路;所述电源、控制芯片、显示电路以及气缸驱动电路安装于所述箱体中;所述电源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控制芯片、显示电路以及气缸驱动电路的电源输入端;所述控制芯片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风速检测装置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信号输出端与显示电路和气缸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显示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显示屏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进一步,所述显示屏支架与所述气缸装置的活塞杆接触位置的底部设有一与活塞杆适配的凹槽。所述智能交通的显示装置的控制芯片、气缸驱动电路、显示电路以及风速检测装置都由所述电源供电。首先,由风速检测装置检测所处地的风速,然后将检测出的数值发送给控制芯片,通过对比控制芯片中的预设风速阈值来判断风速是否能够损坏显示屏。倘若判断此时的风速不会破坏显示屏,控制芯片使气缸驱动电路使电磁阀通电,活塞杆弹出。此时活塞杆和显示屏支架底部的凹槽配合以及活塞杆给显示屏支架施加的向上的力使得显示屏支架无法转动,此时该智能交通的显示装置可以作为正常的交通显示牌正常使用,由控制芯片里面的预设程序控制显示屏的显示内容;倘若判断此时的风速会破坏显示屏,控制芯片使气缸驱动电路电磁阀断电,活塞杆缩入缸筒。此刻显示屏的受力面积为显示屏面积S*cosα(α为气流与显示屏面夹角),气流在显示屏表面造成的力使显示屏围绕立柱旋转,直到显示屏面与气流夹角为0,受力面积达到最小,受力达到最小,从而使得显示屏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保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智能交通显示装置,通过绕柱旋转的屏幕,使智能交通显示装置在面临大风时可以通过改变受力面积来时显示屏受到气流的力达到最小。该装置结构简单,维护方便,适合于各类多风地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控制箱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工作流程图。图中:1、立柱,2、显示屏,3、显示屏支架,4、控制箱,5、风速检测装置,6、气缸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智能交通显示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装置包括立柱1、显示屏2、显示屏支架3、控制箱4、风速检测装置5以及气缸装置6。显示屏支架3为矩形金属框,并使用加固件连接显示屏2和显示屏支架3,矩形框的一边与所述立柱1以绕立柱1周向转动的方式铰接;显示屏2与显示屏支架3适配并固定安装于显示屏支架3上;风速检测装置5安装于立柱1的顶部;气缸装置6固定安装在立柱1与所述显示屏支架3铰接处的下方;控制箱4用于根据风速检测装置5的检测信号控制气缸装置6锁紧或释放显示屏支架3,并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显示屏2、风速检测装置5、气缸装置6连接。如图2所示,控制箱4包括电源、控制芯片(本实施案例中为51单片机)、显示电路和气缸驱动电路。电源分别连接控制单片机、显示电路、气缸驱动电路以及风速检测装置5的电源输入端。气缸装置包括气缸和电磁阀,气缸和电磁阀的通气孔对应连接,电磁阀与气缸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气缸的活塞杆在完全伸出时活塞杆的顶部高度大于显示屏支架3的底部高度,完全缩入缸筒时活塞杆的顶部高度小于显示屏支架3的底部高度。并且,在活塞杆与显示屏支架3底部的接触位置上,显示屏支架3底部有一个与活塞杆顶部匹配的凹槽。活塞杆为圆柱杆时,该凹槽就为一圆孔。如图3所示,本装置在工作时,首先由风速检测装置5检测所处地的风速,然后将检测出的风速数值发送给控制芯片,通过对比控制芯片中的预设风速阈值来判断风速是否能够损坏显示屏。倘若判断此时的风速不会破坏显示屏2,控制芯片使气缸驱动电路使电磁阀通电,活塞杆弹出。此时活塞杆和显示屏支架3底部的凹槽配合以及活塞杆给显示屏支架3施加的向上的力使得显示屏支架3无法转动,此时该智能交通的显示装置可以作为正常的交通显示牌正常使用,由控制芯片里面的预设程序控制显示屏的显示内容;倘若判断此时的风速会破坏显示屏2,控制芯片使气缸驱动电路电磁阀断电,活塞杆缩入缸筒。此刻显示屏2的受力面积为显示屏面积S*cosα(α为气流与显示屏面夹角),气流在显示屏2表面造成的力使显示屏围绕立柱1旋转,直到显示屏2面与气流夹角为0,受力面积达到最小,受力达到最小,从而使得显示屏2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保护。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交通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显示屏、显示屏支架、控制箱、风速检测装置以及气缸装置;所述显示屏支架为矩形框,矩形框的一边与所述立柱以绕立柱周向转动的方式铰接;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显示屏支架适配并固定安装于显示屏支架上;所述风速检测装置安装于立柱顶部;所述气缸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立柱与所述显示屏支架铰接处下方;所述控制箱用于根据风速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控制气缸装置锁紧或释放显示屏支架,并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显示屏、风速检测装置、气缸装置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交通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显示屏、显示屏支架、控制箱、风速检测装置以及气缸装置;所述显示屏支架为矩形框,矩形框的一边与所述立柱以绕立柱周向转动的方式铰接;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显示屏支架适配并固定安装于显示屏支架上;所述风速检测装置安装于立柱顶部;所述气缸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立柱与所述显示屏支架铰接处下方;所述控制箱用于根据风速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控制气缸装置锁紧或释放显示屏支架,并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显示屏、风速检测装置、气缸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交通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装置包括气缸以及电磁阀;所述气缸的气孔与所述电磁阀的气孔分别对应连接;所述气缸的缸筒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气缸的活塞杆在完全缩入缸筒时活塞杆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飞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佐力智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