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前置方向性光源的立体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1517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前置方向性光源的立体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由方向性光源、垂直散射层、反射层及液晶显示面板组成。方向性光源、垂直散射层及反射层用于控制该装置中光线传播的方向,通过选择控制方向性光源中的部分光源点亮,其发射的光线经反射层反射,可形成多个光投射区域,液晶显示面板提供与之对应的视差图像,从而可在空间中形成多个视区,当人眼分处于不同的视区时,可以看到与之对应的视差图像,从而产生立体视觉。

A stereo display device based on front directional light sou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前置方向性光源的立体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立体显示技术。
技术介绍
立体显示装置可用于立体图像的显示。常见的立体显示装置由柱透镜光栅、2D显示面板等元器件构成,其通过2D显示面板提供视差合成图像,并利用柱透镜分光作用实现立体图像显示。然而,传统立体显示装置难以实现全分辨率的图像显示,因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前置方向性光源的立体显示装置,其通过利用液晶显示面板提供视差图像,并利用前置方向性光源控制视差图像的投射方向,从而实现立体图像显示。相对于传统立体显示装置,其同一时间片隙内,液晶显示面板仅提供一幅视差图像,并利用前置方向性光源将其投射到指定视区位置。时分复用地,其可在不同的视区位置投射不同的视差图像,从而实现高分辨率的立体显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前置方向性光源的立体显示装置。附图1为该基于前置方向性光源的立体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基于前置方向性光源的立体显示装置由方向性光源、垂直散射层、反射层及液晶显示面板组成。液晶显示面板、垂直散射层及反射层前后依次紧贴放置。其中,所述方向性光源由光源阵列及第一柱透镜光栅组成,第一柱透镜光栅由多个柱透镜在水平方向上排列而成,用于在水平方向上定向投射光线。所述垂直散射层置于反射层之前,其由第二柱透镜光栅构成,第二柱透镜光栅由多个柱透镜在垂直方向上排列而成,用于垂直方向上散射光线。所述反射层为平面反射层,可对入射光线进行镜面反射。液晶显示面板用于提供视差图像,其采用低散射面板,其不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br>所述方向性光源、垂直散射层及反射层用于控制该装置中光线传播的方向。所述方向性光源中,光源阵列发射的光线通过方向性光源中的第一柱透镜光栅进行投射,其光线可被投射至垂直散射层、反射层及液晶显示面板位置处,并经反射层反射。点亮光源阵列中不同位置的光源,其光线可以通过第一柱透镜光栅的水平分光作用进行定向投射,并经反射层反射后,汇聚到不同的水平空间位置。在上述过程中,垂直散射层可将光线在垂直方向上进行散射,以使得投射光线可分布于各个水平空间位置的垂直投影区域内。同一时刻,所述光源阵列中的部分光源点亮,使得该时刻内仅有唯一的水平空间位置具有光线投射,同时,液晶显示面板提供与之对应的视差图像,故可在该水平空间位置上形成视区。时分复用地,光源阵列中的光源依次打开,液晶显示面板提供与之对应的视差图像,从而可在空间中形成多个视区。当人眼分处于不同的视区时,可以看到与之对应的视差图像,从而产生立体视觉。具体地,光源阵列中,部分光源点亮,其所发出的光线通过方向性光源中的第一柱透镜光栅进行投射,入射至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不改变光线的转播方向,光线穿过液晶显示面板后,到达第二柱透镜光栅。此时,分垂直和水平方向对光线的传播进行说明。水平方向上,因第二柱透镜光栅由多个柱透镜在垂直方向上排列而成,其在水平方向上不具有透镜聚光作用,其在水平方向上不会改变光线传播方向,故可以忽略第二柱透镜光栅。因此,光线由反射层反射后,最终在水平方向上汇聚形成视区。此过程可以理解为,因反射层的平面反射作用,方向性光源在反射层中所成的镜像将光线汇聚投射至视区位置。垂直传播方向上,因第二柱透镜光栅由多个柱透镜在垂直方向上排列而成,其在垂直方向上具有透镜聚光作用。故光线经过第二柱透镜光栅后,在垂直方向上发生传播方向的改变。随后,光线到达反射层并被镜面反射后,再次经过第二柱透镜光栅,并再次在垂直传播方向上产生散射。因此,光线可通过上述过程在水平方向上形成不同的视区,在视区内的垂直投影区域内均可以看到与之对应的视差图像。优选地,液晶显示面板的像素节距应大于第二柱透镜光栅节距。可选地,液晶显示面板和垂直散射层的前后位置可以互换。可选地,方向性光源中的第一柱透镜光栅可替换为狭缝光栅。可选地,第二柱透镜光栅可替换为如柱状凹透镜阵列、全息光学元件、非规则棱镜阵列等其他具有一维散射能力的光学结构。本技术中,由于每一视区中的视差图像分辨率均和液晶显示面板的分辨率一致,故无传统结构中的分辨率损失,可实现高分辨率的立体图像显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方向性光源的结构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中水平方向的光路图。图4为本技术中垂直方向的光路图。图标:010-基于前置方向性光源的立体显示装置;100-反射层;200-垂直散射层;300-液晶显示面板;400-方向性光源;020-方向性光源结构图;410-光源阵列;420-第一柱透镜光栅;030-水平方向分光原理;301-液晶显示面板在反射层中的像;411-光源阵列在反射层中的像;421-第一柱透镜光栅在反射层中的像;040-垂直方向散射原理,210-第二柱透镜光栅。应该理解上述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没有按比例绘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实施例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前置方向性光源的立体显示装置010的结构示意图。图中x坐标表示空间中的水平方向,y坐标表示空间中的垂直方向,z表示与x-y平面垂直的方向。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前置方向性光源的立体显示装置010,其由方向性光源400、垂直散射层200、反射层100及液晶显示面板300组成。液晶显示面板300、垂直散射层200及反射层100前后依次紧贴放置。其中,所述方向性光源400由光源阵列410及第一柱透镜光栅420组成,第一柱透镜光栅420由多个柱透镜在水平方向上排列而成,用于在水平方向上定向投射光线,请参考图2。所述垂直散射层200置于反射层100之前,其由第二柱透镜光栅210构成,第二柱透镜光栅210由多个柱透镜在垂直方向上排列而成,用于垂直方向上散射光线。所述反射层100为平面反射层,可对入射光线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前置方向性光源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前置方向性光源的立体显示装置由方向性光源、垂直散射层、反射层及液晶显示面板组成,液晶显示面板、垂直散射层及反射层前后依次紧贴放置,其中,所述方向性光源由光源阵列及第一柱透镜光栅组成,第一柱透镜光栅由多个柱透镜在水平方向上排列而成,用于在水平方向上定向投射光线,所述垂直散射层置于反射层之前,其由第二柱透镜光栅构成,第二柱透镜光栅由多个柱透镜在垂直方向上排列而成,用于垂直方向上散射光线,所述反射层为平面反射层,可对入射光线进行镜面反射,液晶显示面板用于提供视差图像,其采用低散射面板,其不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前置方向性光源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前置方向性光源的立体显示装置由方向性光源、垂直散射层、反射层及液晶显示面板组成,液晶显示面板、垂直散射层及反射层前后依次紧贴放置,其中,所述方向性光源由光源阵列及第一柱透镜光栅组成,第一柱透镜光栅由多个柱透镜在水平方向上排列而成,用于在水平方向上定向投射光线,所述垂直散射层置于反射层之前,其由第二柱透镜光栅构成,第二柱透镜光栅由多个柱透镜在垂直方向上排列而成,用于垂直方向上散射光线,所述反射层为平面反射层,可对入射光线进行镜面反射,液晶显示面板用于提供视差图像,其采用低散射面板,其不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前置方向性光源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性光源、垂直散射层及反射层用于控制该装置中光线传播的方向,所述方向性光源中,光源阵列发射的光线通过方向性光源中的第一柱透镜光栅进行投射,其光线可被投射至垂直散射层、反射层及液晶显示面板位置处,并经反射层反射,点亮光源阵列中不同位置的光源,其光线可以通过第一柱透镜光栅的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国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工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