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台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137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0:18
一种智能台灯,该台灯包括底座、灯杆和灯头,其特征在于,在底座内设有无线充电线圈和PCBA,在底座表面上设有触摸开关,该触摸开关与底座内的PCBA电性连接,而无线充电线圈与PCBA电性连接;灯杆底端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灯杆顶端通过万向转动结构与灯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智能台灯,设有触控按键,可以通过触摸的方式进行控制和操作,避免机械按键容易损坏的可能性,另外在台灯上设计了无线充电功能的底座,让台灯兼具更多功能性。灯杆顶端通过万向转动结构与灯头连接,实现了让台灯具有灵活和精巧的结构设计,使用起来更加便利和符合使用习惯。

Intelligent desk 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台灯
本技术涉及日常家用电器产品,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台灯。
技术介绍
台灯是放置于工作台面之上用来照明的用电产品,随着技术革新,台灯的种类和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不仅需要在结构上对台灯提出了更多的结构精简要求,而且对外形和功能有更多更明确的设计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触控台灯,该智能触控台灯可以通过触摸的方式进行控制和操作,避免机械按键容易损坏的可能性,另外在台灯上设计了无线充电功能的底座,让台灯兼具更多功能性。且台灯具有灵活和精巧的结构设计,让使用起来更加便利和符合使用习惯。本技术所述涉及一种智能台灯,该台灯包括底座、灯杆和灯头,其特征在于,在底座内设有无线充电线圈和PCBA,在底座表面上设有触摸开关,该触摸开关与底座内的PCBA电性连接,而无线充电线圈与PCBA电性连接;灯杆底端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灯杆顶端通过万向转动结构与灯头连接。该灯头包括灯罩、灯板和透光面盖,灯板安装在灯罩内,发光面上罩盖透光面盖。灯罩还包括罩体和灯罩上盖,灯罩上盖就盖在罩体上。该万向转动结构包括转动灯杆、灯杆接口、万向头、垫片和螺母,其中转动灯杆通过螺栓固定在灯杆顶端,万向头通过灯杆接口与转动灯杆连接,而万向头通过垫片和螺母与灯罩的罩体固定安装在一起。该底座包括底座上盖和底座底盘,在底座上盖上设有固定孔,在底座上盖和底座底盘之间对应固定孔设有灯杆固定件。灯杆固定件包括金属固定环和固定螺丝,将灯杆底端插入固定孔,穿过底座上盖并套入金属固定环,从底座内侧锁入固定螺丝,从而固定灯杆。该触摸开关包括触摸按键、触摸铜箔、导光圈和控制PCBA。触摸铜箔贴附在触摸按键底部,触摸铜箔感应到信号驱动控制PCBA对台灯的调节,导光圈受控制PCBA控制发光。在底座下面还设有防滑脚垫。本技术所涉及的智能台灯,设有触控按键,可以通过触摸的方式进行控制和操作,避免机械按键容易损坏的可能性,另外在台灯上设计了无线充电功能的底座,让台灯兼具更多功能性。灯杆顶端通过万向转动结构与灯头连接,实现了让台灯具有灵活和精巧的结构设计,使用起来更加便利和符合使用习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涉及的智能台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涉及的智能台灯的转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A;其中:10、底座;11、无线充电线圈;12、PCBA;13、底座上盖;131、固定孔;14、底座底盘;15、金属固定环;16、固定螺丝;20、灯杆;30、灯头;31、灯罩;311、罩体;312、灯罩上盖;32、灯板;33、透光面盖;40、触摸开关;41、触摸按键;42、触摸铜箔;43、导光圈;44、控制PCBA;50、转动结构;51、转动灯杆;52、灯杆接口;53、万向头;54、垫片;55、螺母;60、防滑脚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说明,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考附图1,其中示出了一种智能台灯,该台灯包括底座10、灯杆20和灯头30,灯杆20底部对接底座10,顶部衔接灯头30。在底座10内设有无线充电线圈11和PCBA12,在底座10表面上设有触摸开关40,该触摸开关40与底座10内的PCBA12电性连接,而无线充电线圈11与PCBA12电性连接;灯杆20底端固定安装在底座10上,灯杆20顶端通过万向转动结构50与灯头30连接。该灯头30包括灯罩31、灯板32和透光面盖33,灯板32安装在灯罩31内,发光面上罩盖透光面盖33。灯罩31还包括罩体311和灯罩上盖312,灯罩上盖312就盖在罩体311上。请参考附图2,该万向转动结构50包括转动灯杆51、灯杆接口52、万向头53、垫片54和螺母55,其中转动灯杆51通过螺栓固定在灯杆20顶端,万向头53通过灯杆接口52与转动灯杆51连接,而万向头53通过垫片54和螺母55与灯罩31的罩体311固定安装在一起。请参考附图3,该底座10包括底座上盖13和底座底盘14,在底座上盖13上设有固定孔131,在底座上盖13和底座底盘14之间对应固定孔131设有灯杆固定件。灯杆固定件包括金属固定环15和固定螺丝16,将灯杆底端插入固定孔131,穿过底座上盖13并套入金属固定环15,从底座10内侧锁入固定螺丝,从而固定灯杆。该触摸开关40包括触摸按键41、触摸铜箔42、导光圈43和控制PCBA44。触摸铜箔42贴附在触摸按键41底部,触摸铜箔42感应到信号驱动控制PCBA44对台灯的调节,导光圈43受控制PCBA44控制发光。通过触摸控制和调节的方式,开启和关闭台灯,接通电源时导光圈43指示灯显示红色。打开台灯后导光圈43显示蓝色。无线充电工作时,红灯处于呼吸状态。长按触摸按键41,启动WiFi连接状态,导光圈处于红灯与蓝灯交替闪烁状态,连接成功后显示为蓝灯。这种显示方式可调,本实施例中只为举例说明。在底座10下面还设有防滑脚垫60。能够防止台灯在桌面上有滑动窜动。定位比较稳定。本技术所涉及的智能台灯,设有触控按键,可以通过触摸的方式进行控制和操作,避免机械按键容易损坏的可能性,另外在台灯上设计了无线充电功能的底座,让台灯兼具更多功能性。灯杆顶端通过万向转动结构与灯头连接,实现了让台灯具有灵活和精巧的结构设计,使用起来更加便利和符合使用习惯。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台灯,该台灯包括底座、灯杆和灯头,其特征在于,在底座内设有无线充电线圈和PCBA,在底座表面上设有触摸开关,该触摸开关与底座内的PCBA电性连接,而无线充电线圈与PCBA电性连接;灯杆底端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灯杆顶端通过万向转动结构与灯头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台灯,该台灯包括底座、灯杆和灯头,其特征在于,在底座内设有无线充电线圈和PCBA,在底座表面上设有触摸开关,该触摸开关与底座内的PCBA电性连接,而无线充电线圈与PCBA电性连接;灯杆底端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灯杆顶端通过万向转动结构与灯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台灯,其特征在于,该灯头包括灯罩、灯板和透光面盖,灯板安装在灯罩内,发光面上罩盖透光面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智能台灯,其特征在于,灯罩还包括罩体和灯罩上盖,灯罩上盖就盖在罩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智能台灯,其特征在于,该万向转动结构包括转动灯杆、灯杆接口、万向头、垫片和螺母,其中转动灯杆通过螺栓固定在灯杆顶端,万向头通过灯杆接口与转动灯杆连接,而万向头通过垫片和螺母与灯罩的罩体固定安装在一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乔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