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油气开采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低渗油气藏复合气驱实验装置,包括注采井装置、饱和油装置、复合驱装置、回收装置,所述注采井装置包括油气藏储层模拟箱体、油井模拟管柱、管线,所述油气藏储层模拟箱体呈长方体状,包括下箱体、盖板;所述油井模拟管柱包括注水井模拟管柱、生产井模拟管柱;所述饱和油装置包括储油罐、流量计、开关、注入泵;所述复合驱装置包括水驱装置、天然气驱装置、泡沫驱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包括油水气三相分离器、废气处理装置、废水处理装置、油相计量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不仅可以进行单独驱替实验,也可以进行多项复合驱替实验,密封性好,环保。
A composite gas drive experimental device for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渗油气藏复合气驱实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低渗油气藏复合气驱实验装置,属于油气开采实验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对油气资源需求日益增长与剩余资源日渐减少的矛盾不断凸显,油田开发的重点逐渐向低渗透、特低渗透油气藏转移,如何有效提高上述不好或未开发油气藏的采收率,成为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重大难题。低渗透、特低渗透油气资源对于我国能源战略的意义非同一般,但是目前我国低渗透油田开发过程中存在注水困难、水淹程度高、注入水利用效率较低的现象,油井地层压力较低,产液量、产油量呈现递减趋势。注气开采时由于气油流度比极为不利,易发生气窜,导致地层中的很大一部分可动用储量无法被开采出来,因此,迫切需要在三次采油阶段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区块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以满足国家日益增长的石油用量需求。泡沫复合驱是在三元复合驱及天然气驱基础上发展的新的三次采油,泡沫复合体系又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及天然气组成,气体侵入充满三元复合体系的孔隙介质中,挤压孔隙中液体形成分离气泡,泡沫的生成使气相渗透率降低而形成较高的视粘度,同时,泡沫液膜的组分是由三元复合体系组成,液膜可以随着泡沫进入储层较差的部分降低油水界面张力,驱替剩余油。为了研究复合气驱的机理,需要一种可以进行水驱、气驱、泡沫驱等的复合驱替实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渗油气藏复合气驱实验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低渗油气藏复合气驱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采井装置、饱和油装置、复合驱装置、回收装置,所述注采井装置包括油气藏储层模拟箱体、油井模拟管柱、管线,所述油气藏储层模拟箱体呈长方体状,包括下箱体、盖板;所述油井模拟管柱包括注水井模拟管柱、生产井模拟管柱,所述注水井模拟管柱设置于油气藏储层模拟箱体中心位置,所述生产井模拟管柱设置于油气藏储层模拟箱体四角位置;所述管线包括注油管线、采出管线,所述注油管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生产井模拟管柱,另一端连接饱和油装置;所述饱和油装置包括储油罐、流量计、开关、注入泵,此处流量计为1号流量计,此处开关为1号开关,此处注入泵为1号注入泵,所述1号注入泵与所述生产井模拟管柱的连接处分别设置开关,此处开关为6、7、8、9号开关;所述采出管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生产井模拟管柱,另一端连接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包括油水气三相分离器、废气处理装置、废水处理装置、油相计量装置,所述油水气三相分离器与所述生产井模拟管柱的连接处分别设置开关,此处开关为10、11、12、13号开关,所述油水气三相分离器的上端连接所述废气处理装置,所述油水气三相分离器的下端连接所述废水处理装置,所述油水气三相分离器的后端连接所述油相计量装置;所述注水井模拟管柱连接复合驱装置,并且连接位置设有开关,此处开关为5号开关,所述复合驱装置包括水驱装置、天然气驱装置、泡沫驱装置,所述水驱装置包括储水罐、流量计、开关、注入泵,此处流量计为2号流量计,此处开关为2号开关,此处注入泵为2号注入泵,所述天然气驱装置包括储气罐、流量计、开关、注入泵,此处流量计为3号流量计,此处开关为3号开关,此处注入泵为3号注入泵,所述泡沫驱装置包括泡沫发生器、流量计、开关、注入泵,此处流量计为4号流量计,此处开关为4号开关,此处注入泵为4号注入泵,进一步的,所述下箱体与所述盖板的四角分别设有螺钉,所述下箱体与所述盖板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胶条。进一步的,所述下箱体与所述盖板为透明的尼龙板。进一步的,所述注油管线、所述采出管线与所述生产井模拟管柱的连接处设有三通,并且分别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注水井模拟管柱与所述复合驱装置连接处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注水井模拟管柱与所述生产井模拟管柱的下端分别设置有孔眼。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设置模拟五点注采井的注采井装置,贴近了真实油气藏的开采情况,使得实验得到的数据更加复合实际情况;复合驱装置中将水驱装置、天然气驱装置、泡沫驱装置并联设置,不仅可以进行单独的驱替实验,而且可以进行复合驱替实验;回收装置中通过油水气三相分离器处理后,对废气和废水进行回收,防止污染环境;油气藏储层模拟箱体中各部件连接处设有密封胶条,使得装置可以防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图1本技术提供的装置示意图;图2本技术提供的油气藏储层模拟箱体示意图;图3本技术提供的油井模拟管柱示意图。图中所示:1为油气藏储层模拟箱体、2为油井模拟管柱、3为储油罐、4为储水罐、5为储气罐、6为泡沫发生器、7为油水气三相分离器、8为废气处理装置、9为油相计量装置、10为废水处理装置;1-1为下箱体、1-2为盖板、1-3为螺钉;2-1为注水井模拟管柱、2-2为生产井模拟管柱;11-1为1号流量计、11-2为2号流量计、11-3为3号流量计、11-4为4号流量计;12-1为1号注入泵、12-2为2号注入泵、12-3为3号注入泵、12-4为4号注入泵;13-1为1号开关、13-2为2号开关、13-3为3号开关、13-4为4号开关、13-5为5号开关、13-6为6号开关、13-7为7号开关、13-8为8号开关、13-9为9号开关、13-10为10号开关、13-11为11号开关、13-12为12号开关、13-13为13号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低渗油气藏复合气驱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采井装置、饱和油装置、复合驱装置、回收装置,所述注采井装置包括油气藏储层模拟箱体1、油井模拟管柱2、管线,所述油气藏储层模拟箱体1呈长方体状,包括下箱体1-1、盖板1-2,所述下箱体1-1与所述盖板1-2为透明的尼龙板,所述下箱体1-1与所述盖板1-2的四角分别设有螺钉1-3,所述下箱体1-1与所述盖板1-2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胶条;所述油井模拟管柱2包括注水井模拟管柱2-1、生产井模拟管柱2-2,所述注水井模拟管柱2-1设置于油气藏储层模拟箱体1中心位置,所述生产井模拟管柱2-2设置于油气藏储层模拟箱体1四角位置,所述注水井模拟管柱2-1与所述生产井模拟管柱2-2的下端分别设置有孔眼;所述管线包括注油管线、采出管线,所述注油管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生产井模拟管柱2-2,另一端连接饱和油装置;所述饱和油装置包括储油罐3、流量计11-1、开关13-1、注入泵12-1,此处流量计为1号流量计,此处开关为1号开关,此处注入泵为1号注入泵,所述1号注入泵12-1与所述生产井模拟管柱2-2的连接处分别设置开关,此处开关为6、7、8、9号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渗油气藏复合气驱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采井装置、饱和油装置、复合驱装置、回收装置,所述注采井装置包括油气藏储层模拟箱体、油井模拟管柱、管线,所述油气藏储层模拟箱体呈长方体状,包括下箱体、盖板;所述油井模拟管柱包括注水井模拟管柱、生产井模拟管柱,所述注水井模拟管柱设置于油气藏储层模拟箱体中心位置,所述生产井模拟管柱设置于油气藏储层模拟箱体四角位置;所述管线包括注油管线、采出管线,所述注油管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生产井模拟管柱,另一端连接饱和油装置;所述饱和油装置包括储油罐、1 号流量计、1 号开关、1 号注入泵,所述 1 号注入泵与所述生产井模拟管柱的连接处分别设置 6 号开关、7 号开关、8 号开关、9 号开关;所述采出管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生产井模拟管柱,另一端连接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包括油水气三相分离器、废气处理装置、废水处理装置、油相计量装置,所述油水气三相分离器与所述生产井模拟管柱的连接处分别设置 10 号开关、11 号开关、12 号开关、13 号开关,所述油水气三相分离器的上端连接所述废气处理装置,所述油水气三相分离器的下端连接所述废水处理装置,所述油水气三相分离器的后端连接所述油相计量装置;所述注水井模拟管柱连接复合驱装置,并且连接位置设有 5 号开关,所述复合驱装置包括水驱装置、天然气驱装置、泡沫驱装置,所述水驱装置包括储水罐、2 号流量计、2 号开关、2 号注入泵,所述天然气驱装置包括储气罐、3号流量计、3 号开关、3 号注入泵,所述泡沫驱装置包括泡沫发生器、4 号流量计、4 号开关、4 号注入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渗油气藏复合气驱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采井装置、饱和油装置、复合驱装置、回收装置,所述注采井装置包括油气藏储层模拟箱体、油井模拟管柱、管线,所述油气藏储层模拟箱体呈长方体状,包括下箱体、盖板;所述油井模拟管柱包括注水井模拟管柱、生产井模拟管柱,所述注水井模拟管柱设置于油气藏储层模拟箱体中心位置,所述生产井模拟管柱设置于油气藏储层模拟箱体四角位置;所述管线包括注油管线、采出管线,所述注油管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生产井模拟管柱,另一端连接饱和油装置;所述饱和油装置包括储油罐、1号流量计、1号开关、1号注入泵,所述1号注入泵与所述生产井模拟管柱的连接处分别设置6号开关、7号开关、8号开关、9号开关;所述采出管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生产井模拟管柱,另一端连接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包括油水气三相分离器、废气处理装置、废水处理装置、油相计量装置,所述油水气三相分离器与所述生产井模拟管柱的连接处分别设置10号开关、11号开关、12号开关、13号开关,所述油水气三相分离器的上端连接所述废气处理装置,所述油水气三相分离器的下端连接所述废水处理装置,所述油水气三相分离器的后端连接所述油相计量装置;所述注水井模拟管柱连接复合驱装置,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芷源,汤勇,吴庾,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