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收集雨水的骨架护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733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收集雨水的骨架护坡,属于路基防护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边坡和骨架,骨架沿边坡铺设而成,骨架包括主骨架和支骨架,主骨架两侧分别与支骨架连接,支骨架沿与主骨架的连接处斜向上延伸;主骨架两侧设有第一挡水缘,支骨架与第二挡水缘形成导水槽,排水槽延长至边坡,边坡上且位于主骨架下端开设泄水孔,泄水孔连通有汇集管,汇集管远离泄水孔的一端设有集水装置。降雨时,雨水通过排水槽流入泄水孔,再从泄水孔经过汇集管流至集水装置,通过集水装置收集雨水以备后续使用,具有收集雨水、节约资源的优点。

A skeleton slope protection for rainwater coll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收集雨水的骨架护坡
本技术涉及路基防护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收集雨水的骨架护坡。
技术介绍
骨架护坡使指公路、铁路路基边坡使用混凝土或浆砌片石形成的框架式构筑物,框架中间植草防护,以防止路基边坡溜坍。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3716160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混凝土空心骨架护坡结构,包括空心骨架、顶镶边、底镶边和基础横架,利用预制混凝土空心块沿边坡铺设成拱型、人字型、方格型的空心骨架结构,并与边坡底部混凝土浇筑的基础横架结合,以实现对土质边坡的防护。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降雨时,雨水直接排入水沟,若出现水土干旱,则需要额外的水源进行喷洒,无法将雨水进行收集再次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收集雨水的骨架护坡,具有便于收集雨水,节约资源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收集雨水的骨架护坡,包括边坡和骨架,骨架沿边坡铺设而成,骨架包括主骨架和支骨架,主骨架两侧分别与支骨架连接,支骨架沿与主骨架的连接处斜向上延伸;主骨架两侧设有第一挡水缘,支骨架顶面下侧设有第二挡水缘,主骨架与第一挡水缘形成排水槽,排水槽延长至边坡,边坡上且位于主骨架下端开设泄水孔,泄水孔连通有汇集管,汇集管远离泄水孔的一端设有集水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雨时,第二挡水缘与支骨架形成导水槽,将雨水引至排水槽,雨水通过排水槽流入泄水孔,再从泄水孔经过汇集管流至集水装置,通过集水装置收集雨水以备后续使用。进一步的,集水装置包括滤水箱和蓄水箱,滤水箱内垂直底面设有滤板,滤板将滤水箱分割成沉淀区和净化区,沉淀区与汇集管连通,净化区连通有过水管,过水管远离净化区的一端与蓄水箱连接,蓄水箱内设有潜水泵,潜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蓄水箱一侧的上端设有溢水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先流入滤水箱,进入滤水箱的沉淀区,而后通过滤板进行过滤,随后进入净化区流向过水管,最后流至蓄水箱。若蓄水箱内充满水后,多余的水则通过溢水管排出;若出现水土干旱,则启动潜水泵,将蓄水箱内的水通过出水管送至所需部位。进一步的,滤板内填充有石英砂滤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石英砂滤料将雨水中的杂物过滤,滤掉雨水中大颗粒杂物。进一步的,过水管靠近净化区的一端覆盖有过滤膜,过滤膜为水系混合纤维滤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通过过滤膜再次滤掉杂质,进一步滤掉雨水中小颗粒杂质。进一步的,滤水箱上端面为可拆卸的盖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操作人员检查滤水箱内的情况,清掏杂物。进一步的,坡面上每隔50m~100m处设有踏步,踏步两侧分别设置第三挡水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踏步便于操作人员维护保养骨架,第三挡水缘可防止降水时雨水流向踏步,避免踏步上雨水积累。进一步的,踏步上均匀排设有防滑凸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凸条可避免行人滑倒。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主骨架两侧设有第一挡水缘,支骨架顶面下侧设有第二挡水缘,主骨架与第一挡水缘形成排水槽,排水槽延长至边坡,边坡上且位于主骨架下端开设泄水孔,泄水孔连通有汇集管,汇集管远离泄水孔的一端设有集水装置。降雨时,第二挡水缘与支骨架形成导水槽,将雨水引至排水槽,雨水通过排水槽流入泄水孔,再从泄水孔经过汇集管流至集水装置,通过集水装置收集雨水以备后续使用,具有收集雨水,节约资源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集水装置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边坡;2、骨架;21、主骨架;22、支骨架;3、第一挡水缘;4、第二挡水缘;5、泄水孔;6、汇集管;7、集水装置;71、滤水箱;711、沉淀区;712、净化区;72、蓄水箱;8、滤板;9、过水管;10、潜水泵;11、出水管;12、溢水管;13、石英砂滤料;14、过滤膜;15、盖板;16、踏步;17、第三挡水缘;18、防滑凸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一种便于收集雨水的骨架护坡,如图1所示,包括边坡1和骨架2,骨架2沿边坡1铺设而成,利用混凝土铺成“人”字形骨架2结构,骨架2包括主骨架21和支骨架22,主骨架21两侧分别与支骨架22连接,支骨架22沿与主骨架21的连接处斜向上延伸。主骨架21两侧设有第一挡水缘3,支骨架22顶面下侧设有第二挡水缘4,第一挡水缘3和第二挡水缘4表面光滑,棱角整齐。主骨架21与第一挡水缘3形成排水槽,排水槽延长至边坡1,边坡1上且位于主骨架21下端开设泄水孔5,泄水孔5连通有汇集管6,汇集管6远离泄水孔5的一端设有集水装置7。坡面上每隔50m~100m处设有踏步16,如图2所示,踏步16两侧分别设置第三挡水缘17,第三挡水缘17高于第一挡水缘3。踏步16便于操作人员维护保养骨架2,第三挡水缘17可防止降水时雨水流向踏步16,避免踏步16上雨水积累。踏步16上均匀排设有防滑凸条18,防滑凸条18可避免行人滑倒。如图3所示,集水装置7包括滤水箱71和蓄水箱72,滤水箱71内垂直底面设有滤板8,滤水箱71上端面设有可拆卸的盖板15,每隔一段时间,操作人员可将盖板15拆掉,检查滤水箱71内的情况,便于清掏杂物。滤板8内填充有石英砂滤料13,通过石英砂滤料13将水中的杂物过滤,滤掉雨水中大颗粒杂物。滤板8将滤水箱71分割成沉淀区711和净化区712,沉淀区711与汇集管6连通,净化区712连通有过水管9,过水管9靠近净化区712的一端覆盖有过滤膜14(参见图4),过滤膜14为水系混合纤维滤膜,可再次滤掉雨水中的小颗粒杂质,过水管9远离净化区712的一端与蓄水箱72连接。蓄水箱72内设有潜水泵10,潜水泵10的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11,蓄水箱72一侧的上端设有溢水管12。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降雨时,第二挡水缘4与支骨架22形成导水槽,将雨水引至排水槽,雨水通过排水槽流入泄水孔5,再从泄水孔5经过汇集管6流至滤水箱71,进入滤水箱71的沉淀区711,而后通过滤板8进行过滤,随后进入净化区712流向过水管9,最后流至蓄水箱72。若蓄水箱72内充满水后,多余的水则通过溢水管12排出;若出现水土干旱,则启动潜水泵10,将蓄水箱72内的水通过出水管11送至所需部位。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收集雨水的骨架护坡,包括边坡(1)和骨架(2),所述骨架(2)沿边坡(1)铺设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2)包括主骨架(21)和支骨架(22),所述主骨架(21)两侧分别与支骨架(22)连接,所述支骨架(22)从与主骨架(21)的连接处斜向上延伸;所述主骨架(21)两侧设有第一挡水缘(3),所述支骨架(22)顶面下边沿设有第二挡水缘(4),所述主骨架(21)与第一挡水缘(3)形成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延长至边坡(1)底端,所述边坡(1)上且位于主骨架(21)下端开设泄水孔(5),所述泄水孔(5)连通有汇集管(6),所述汇集管(6)远离泄水孔(5)的一端设有集水装置(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收集雨水的骨架护坡,包括边坡(1)和骨架(2),所述骨架(2)沿边坡(1)铺设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2)包括主骨架(21)和支骨架(22),所述主骨架(21)两侧分别与支骨架(22)连接,所述支骨架(22)从与主骨架(21)的连接处斜向上延伸;所述主骨架(21)两侧设有第一挡水缘(3),所述支骨架(22)顶面下边沿设有第二挡水缘(4),所述主骨架(21)与第一挡水缘(3)形成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延长至边坡(1)底端,所述边坡(1)上且位于主骨架(21)下端开设泄水孔(5),所述泄水孔(5)连通有汇集管(6),所述汇集管(6)远离泄水孔(5)的一端设有集水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收集雨水的骨架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装置(7)包括滤水箱(71)和蓄水箱(72),所述滤水箱(71)内垂直底面设有滤板(8),所述滤板(8)将滤水箱(71)分割成沉淀区(711)和净化区(712),所述沉淀区(711)与汇集管(6)连通,所述净化区(712)连通有过水管(9),所述过水管(9)远离净化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华林龙元勇张娜黄利吴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航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