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花园雨水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0733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9:06
屋顶花园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屋顶,屋顶顶部四个屋角处均固定安装立柱,立柱的上端固定安装盒体,位于前侧的两个盒体之间及位于后侧的两个盒体之间均设有丝杠,丝杠的左端位于对应的盒体内部并与该盒体侧壁轴承活动连接,丝杠的右端与右侧的对应的盒体侧部轴承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功能多样,既能收集雨水,积水面积大能获得很高的集水效率,还能根据植物的生长调整阳光照射量,还能使人们乘凉,能极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下大雨时能避免大雨将屋顶花园内的泥土冲走,能保护屋顶花园的建设。

Roof garden rainwater coll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屋顶花园雨水收集装置
本技术属于雨水收集装置
,具体地说是一种屋顶花园雨水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建筑群密集,缺乏植被绿化,路面铺设柏油路和水泥路,城市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吸热快而热容量小,使得城市出现热岛效应。对建筑进行园林化,将更多的绿色引入到建筑中,不仅顺应了当下低碳生活的号召,同时也美化了空间。充分利用屋顶空间,做好屋顶的绿化处理,不仅可以提供休憩和娱乐的场所,使人们进一步亲近大自然,还可以为城市建筑增添艺术魅力,体现出屋顶花园的实用性与美观性。然而普通的屋顶花园很难管理,首先浇灌植物就需要很多水,传统的屋顶集水装置功能单一,集水效率低,不具备保护屋顶花园的功能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屋顶花园雨水收集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屋顶花园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屋顶,屋顶顶部四个屋角处均固定安装立柱,立柱的上端固定安装盒体,位于前侧的两个盒体之间及位于后侧的两个盒体之间均设有丝杠,丝杠的左端位于对应的盒体内部并与该盒体侧壁轴承活动连接,丝杠的右端与右侧的对应的盒体侧部轴承活动连接,丝杠上通过轴承套装数个均匀分布的套环,套环的右侧均设有内螺纹环,内螺纹环与对应的丝杠螺纹配合,位于前后两根丝杠上位置相对应的两个套环上部之间均设有第一斜板,第一斜板的两端底部与对应的套环顶部均铰接连接,位于前后两根丝杠上位置相对应的两个内螺纹环上部之间均设有第二斜板,第二斜板的两端底部与对应的内螺纹环顶部均铰接连接,第一斜板与相邻的第二斜板的上端铰接连接,第一斜板与第二斜板尺寸相同,第一斜板与第二斜板的外侧靠近下端处均固定安装第三斜板,丝杠底部均设有导流槽管,导流槽管的两端均与对应的盒体内侧固定连接,导流槽管的其中一端底部固定安装排水管,排水管的下端设有蓄水罐,蓄水罐安装在屋顶顶部,左侧的盒体内左侧壁固定安装横向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对应的丝杠左端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屋顶花园雨水收集装置,左侧的其中一根所述的立柱侧部固定安装控制器,控制器与两个电机相连。如上所述的屋顶花园雨水收集装置,所述的第三斜板的下端均固定安装橡胶条。如上所述的屋顶花园雨水收集装置,所述的第一斜板与对应的第二斜板上端铰接处套设弧形件,弧形件为下部开口的管状。如上所述的屋顶花园雨水收集装置,所述的蓄水罐一侧设置过滤器与水箱,蓄水罐与过滤器及水箱依次相连。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使用时两个电机同时转动,带动两根丝杠同步转动,当丝杠正转时,在螺纹配合下,内螺纹环右移,当内螺纹环的右端与位于其右侧相邻的套环左端接触后电机停转,此过程中第一斜板与第二斜板均绕铰接处慢慢转动至如图所示的状态,此时第三斜板转动到水平的状态,相对应的两个第三斜板的下端相互接触,此时本技术处于关闭状态,相接触的两个第三斜板上部与对应的第一斜板及第二斜板形成倒梯形的集水槽,集水槽内收集的雨水流入位于两端的导流槽管内,导流槽管内的水经过排水管流入到蓄水罐内储存,储存的雨水可以经过过滤后用于屋顶花园内植物的灌溉以及动物的饮用,还可以用于人们的生活用水,经过净水器的进一步净化后还可以用于人们的饮用,可以节约水源,提高对雨水的利用;当雨过天晴后,通过电机控制两根丝杠同步反转,内螺纹环左移复位至初始状态,此时阳光可以通过相邻的两个第三斜板之间的间隙照射到屋顶上部花园内的植物,让植物接受阳光的照射,健康生长,夏天很多植物不能接受阳光的暴晒,此时可以调整相邻的两个第三斜板之间的距离,可以调整阳光透过本专利技术照射到屋顶上的量,既能保证植物的光合作用正常进行,还能避免植物受到暴晒而受到伤害,通过该设计可以方便的调整植物受到阳光照射的量,有利于植物健康的生长;人们需要在屋顶花园内做喝茶等休闲的事情时,可以将本技术关闭,给人们遮挡炎热的阳光,便于人们乘凉休息,本技术功能多样,既能收集雨水,积水面积大能获得很高的集水效率,还能根据植物的生长调整阳光照射量,还能使人们乘凉,能极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下大雨时能避免大雨将屋顶花园内的泥土冲走,能保护屋顶花园的建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关闭时的使用状态图;图3时图2的Ⅱ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2的俯视图;图5是图1的Ⅰ部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屋顶花园雨水收集装置,如图所示,包括屋顶1,屋顶1顶部四个屋角处均固定安装立柱2,立柱2的上端固定安装盒体3,位于前侧的两个盒体3之间及位于后侧的两个盒体3之间均设有丝杠4,丝杠4的左端位于对应的盒体3内部并与该盒体3侧壁轴承活动连接,丝杠4的右端与右侧的对应的盒体3侧部轴承活动连接,丝杠4上通过轴承套装数个均匀分布的套环5,套环5的右侧均设有内螺纹环6,内螺纹环6与对应的丝杠4螺纹配合,位于前后两根丝杠4上位置相对应的两个套环5上部之间均设有第一斜板7,第一斜板7的两端底部与对应的套环5顶部均铰接连接,位于前后两根丝杠4上位置相对应的两个内螺纹环6上部之间均设有第二斜板8,第二斜板8的两端底部与对应的内螺纹环6顶部均铰接连接,第一斜板7与相邻的第二斜板8的上端铰接连接,第一斜板7与第二斜板8尺寸相同,第一斜板7与第二斜板8的外侧靠近下端处均固定安装第三斜板9,丝杠4底部均设有导流槽管10,导流槽管10的两端均与对应的盒体3内侧固定连接,导流槽管10的其中一端底部固定安装排水管11,排水管11的下端设有蓄水罐12,蓄水罐12安装在屋顶1顶部,左侧的盒体3内左侧壁固定安装横向的电机13,电机13的输出轴与对应的丝杠4左端固定连接。本技术使用时两个电机13同时转动,带动两根丝杠4同步转动,当丝杠4正转时,在螺纹配合下,内螺纹环6右移,当内螺纹环6的右端与位于其右侧相邻的套环5左端接触后电机13停转,此过程中第一斜板7与第二斜板8均绕铰接处慢慢转动至如图2所示的状态,此时第三斜板9转动到水平的状态,相对应的两个第三斜板9的下端相互接触,此时本技术处于关闭状态,相接触的两个第三斜板9上部与对应的第一斜板7及第二斜板8形成倒梯形的集水槽,集水槽内收集的雨水流入位于两端的导流槽管10内,导流槽管10内的水经过排水管11流入到蓄水罐内储存,储存的雨水可以经过过滤后用于屋顶花园内植物的灌溉以及动物的饮用,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屋顶花园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顶(1),屋顶(1)顶部四个屋角处均固定安装立柱(2),立柱(2)的上端固定安装盒体(3),位于前侧的两个盒体(3)之间及位于后侧的两个盒体(3)之间均设有丝杠(4),丝杠(4)的左端位于对应的盒体(3)内部并与该盒体(3)侧壁轴承活动连接,丝杠(4)的右端与右侧的对应的盒体(3)侧部轴承活动连接,丝杠(4)上通过轴承套装数个均匀分布的套环(5),套环(5)的右侧均设有内螺纹环(6),内螺纹环(6)与对应的丝杠(4)螺纹配合,位于前后两根丝杠(4)上位置相对应的两个套环(5)上部之间均设有第一斜板(7),第一斜板(7)的两端底部与对应的套环(5)顶部均铰接连接,位于前后两根丝杠(4)上位置相对应的两个内螺纹环(6)上部之间均设有第二斜板(8),第二斜板(8)的两端底部与对应的内螺纹环(6)顶部均铰接连接,第一斜板(7)与相邻的第二斜板(8)的上端铰接连接,第一斜板(7)与第二斜板(8)尺寸相同,第一斜板(7)与第二斜板(8)的外侧靠近下端处均固定安装第三斜板(9),丝杠(4)底部均设有导流槽管(10),导流槽管(10)的两端均与对应的盒体(3)内侧固定连接,导流槽管(10)的其中一端底部固定安装排水管(11),排水管(11)的下端设有蓄水罐(12),蓄水罐(12)安装在屋顶(1)顶部,左侧的盒体(3)内左侧壁固定安装横向的电机(13),电机(13)的输出轴与对应的丝杠(4)左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屋顶花园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顶(1),屋顶(1)顶部四个屋角处均固定安装立柱(2),立柱(2)的上端固定安装盒体(3),位于前侧的两个盒体(3)之间及位于后侧的两个盒体(3)之间均设有丝杠(4),丝杠(4)的左端位于对应的盒体(3)内部并与该盒体(3)侧壁轴承活动连接,丝杠(4)的右端与右侧的对应的盒体(3)侧部轴承活动连接,丝杠(4)上通过轴承套装数个均匀分布的套环(5),套环(5)的右侧均设有内螺纹环(6),内螺纹环(6)与对应的丝杠(4)螺纹配合,位于前后两根丝杠(4)上位置相对应的两个套环(5)上部之间均设有第一斜板(7),第一斜板(7)的两端底部与对应的套环(5)顶部均铰接连接,位于前后两根丝杠(4)上位置相对应的两个内螺纹环(6)上部之间均设有第二斜板(8),第二斜板(8)的两端底部与对应的内螺纹环(6)顶部均铰接连接,第一斜板(7)与相邻的第二斜板(8)的上端铰接连接,第一斜板(7)与第二斜板(8)尺寸相同,第一斜板(7)与第二斜板(8)的外侧靠近下端处均固定安装第三斜板(9),丝杠(4)底部均设有导流槽管(10),导流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美清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