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再生水深度处理的生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547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再生水深度处理的生态结构,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用于再生水深度处理的生态结构包括栽种池、水箱、淤泥箱以及隔热箱,栽种池、水箱以及淤泥箱均埋在土地中,隔热箱固定连接在土地的顶部,栽种池右侧的底部与水箱左侧的顶部之间通过导水管固定连接,水箱右侧的底部与淤泥箱左侧的顶部之间通过导淤管固定连接,淤泥箱的顶部设置有排淤管,排淤管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淤泥箱的内腔,排淤管的顶端位于土地的顶部。该用于再生水深度处理的生态结构,使水蒸发在空气中,使淤泥留在水箱的内部,可以对污水进行深入的处理,将污水中的淤泥全部清除,避免污水对河流造成影响;且利用自然生态的能量,减少电能的消耗。

An ecological structure for advanced treatment of reclaimed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再生水深度处理的生态结构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用于再生水深度处理的生态结构。
技术介绍
在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人们每天产生污水的量也越来越多。污水都是通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然后排入生态结构中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使其清澈之后在排入河流中,避免污水将河流弄得很浑浊,但是污水在通过生态结构的时候,并不能将融合在水中的淤泥去除,这样导致污水没法处理清澈,如果排入河流中依旧会使河流变得浑浊,影响人们对河流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再生水深度处理的生态结构,解决了现有生态结构对污水的处理效果不好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再生水深度处理的生态结构,包括栽种池、水箱、淤泥箱以及隔热箱,栽种池从上到下分别填充黑泥土、营养物以及碎石,在黑泥土内部栽种树木,水箱以及隔热箱均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栽种池、水箱以及淤泥箱均埋在土地中,所述隔热箱固定连接在土地的顶部,且栽种池的底部与水箱的顶部在同一水平线,所述淤泥箱的顶部与水箱的底部在同一水平线,所述栽种池右侧的底部与水箱左侧的顶部之间通过导水管固定连接,导水管与水箱以及栽种池之间均处于连通状态,使栽种池内部的水可以流向水箱中,所述水箱右侧的底部与淤泥箱左侧的顶部之间通过导淤管固定连接,所述淤泥箱的顶部设置有排淤管,所述排淤管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淤泥箱的内腔,当污水经过栽种池内部的树木砂石进行过滤后,会流入水箱的内部,且由于水箱的底部设置为倾斜状态,而淤泥较重,因此沉积在水箱内部的淤泥会流入淤泥箱的内部,所述排淤管的顶端位于土地的顶部,且排淤管的顶部焊接有阀门,阀门可用于水泵之间进行连接,方便将淤泥箱内部的淤泥抽出。所述隔热箱的顶部开设有与隔热箱大小相适配的孔,所述隔热箱顶部孔的内部焊接有导热盖,所述土地的内部设置有导热柱,所述导热柱的顶端贯穿并延伸至隔热箱的内腔,所述导热柱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水箱的内腔,所述导热柱的外部套接有隔热套,所述隔热套的顶端以及底端分别于隔热箱的底部以及水箱的顶部焊接在一起,所述水箱的顶部焊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顶端位于土地的顶部,利用导热盖将太阳中的热量吸收,然后传递隔热箱内部的水中,在利用导热柱将热量传递到水箱内部的污水中,利用热量使污水进行蒸发,使水融入空气中排除,使淤泥留在水箱内部。优选的,所述导水管的内部卡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孔径为两毫米,避免碎石流入水箱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导热柱的顶部焊接有吸热板,所述吸热板位于隔热箱的内部,利用吸热板快速的将热量传递到导热柱上。优选的,所述导热柱的底部焊接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位于水箱的内部,且散热板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在水箱内壁的顶部,利用散热板快速的将导热柱上的热量散发到水箱内部的污水中。优选的,所述导热盖的顶部设置有凸面镜,所述凸面镜通过弧形板固定连接在土地的顶部,利用凸面镜对太阳进行聚光,使照射到导热板上的光束更加集中,从而提高对太阳能的利用。优选的,所述排气管的顶部设置有盖子,所述盖子通过弧形杆焊接在排气管的顶部,避免外界的灰尘进入水箱的内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再生水深度处理的生态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用于再生水深度处理的生态结构,当污水进入栽种池内部后,树木会将水进行吸收,将淤泥隔绝在黑泥土的顶部,然后多余的污水向下流动会进入水箱的内部,水箱内部的水利用太阳能的热量进行蒸发,使水蒸发在空气中,使淤泥留在水箱的内部,这样可以对污水进行深入的处理,将污水中的淤泥全部清除,避免污水对河流造成影响;且利用自然生态的能量,减少电能的消耗。(2)、该用于再生水深度处理的生态结构,由于淤泥的密度高于水的密度,因此水箱内部的淤泥会逐渐的滑向淤泥箱的内部,这样方便人们对水箱内部的淤泥进行清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的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栽种池、2水箱、3淤泥箱、4隔热箱、5导水管、6过滤网、7导淤管、8排淤管、9阀门、10导热盖、11导热柱、12吸热板、13散热板、14连接柱、15隔热套、16凸面镜、17弧形板、18排气管、19弧形杆、20盖子。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再生水深度处理的生态结构,包括栽种池1、水箱2、淤泥箱3以及隔热箱4,栽种池1从上到下分别填充黑泥土、营养物以及碎石,在黑泥土内部栽种树木,水箱2以及隔热箱4均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栽种池1、水箱2以及淤泥箱3均埋在土地中,隔热箱4固定连接在土地的顶部,且栽种池1的底部与水箱2的顶部在同一水平线,淤泥箱3的顶部与水箱2的底部在同一水平线,栽种池1右侧的底部与水箱2左侧的顶部之间通过导水管5固定连接,导水管5与水箱2以及栽种池1之间均处于连通状态,使栽种池1内部的水可以流向水箱2中,导水管5的内部卡接有过滤网6,过滤网6的孔径为两毫米,避免碎石流入水箱2的内部,水箱2右侧的底部与淤泥箱3左侧的顶部之间通过导淤管7固定连接,淤泥箱3的顶部设置有排淤管8,排淤管8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淤泥箱3的内腔,当污水经过栽种池1内部的树木砂石进行过滤后,会流入水箱2的内部,且由于水箱2的底部设置为倾斜状态,而淤泥较重,因此沉积在水箱2内部的淤泥会流入淤泥箱3的内部,排淤管8的顶端位于土地的顶部,且排淤管8的顶部焊接有阀门9,阀门9可用于水泵之间进行连接,方便将淤泥箱3内部的淤泥抽出。隔热箱4的顶部开设有与隔热箱4大小相适配的孔,隔热箱4顶部孔的内部焊接有导热盖10,导热盖10的顶部设置有凸面镜16,凸面镜16通过弧形板17固定连接在土地的顶部,利用凸面镜16对太阳进行聚光,使照射到导热板10上的光束更加集中,从而提高对太阳能的利用,土地的内部设置有导热柱11,导热柱11的顶端贯穿并延伸至隔热箱4的内腔,导热柱11的顶部焊接有吸热板12,吸热板12位于隔热箱4的内部,利用吸热板12快速的将热量传递到导热柱11上,导热柱11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水箱2的内腔,导热柱11的底部焊接有散热板13,散热板13位于水箱2的内部,且散热板13通过连接柱14固定连接在水箱2内壁的顶部,利用散热板13快速的将导热柱11上的热量散发到水箱2内部的污水中,导热柱11的外部套接有隔热套15,隔热套15的顶端以及底端分别于隔热箱4的底部以及水箱2的顶部焊接在一起,水箱2的顶部焊接有排气管18,排气管18的顶端位于土地的顶部,排气管18的顶部设置有盖子20,盖子20通过弧形杆19焊接在排气管18的顶部,避免外界的灰尘进入水箱2的内部,利用导热盖10将太阳中的热量吸收,然后传递隔热箱4内部的水中,在利用导热柱11将热量传递到水箱2内部的污水中,利用热量使污水进行蒸发,使水融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再生水深度处理的生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栽种池(1)、水箱(2)、淤泥箱(3)以及隔热箱(4),所述栽种池(1)、水箱(2)以及淤泥箱(3)均埋在土地中,所述隔热箱(4)固定连接在土地的顶部,且栽种池(1)的底部与水箱(2)的顶部在同一水平线,所述淤泥箱(3)的顶部与水箱(2)的底部在同一水平线,所述栽种池(1)右侧的底部与水箱(2)左侧的顶部之间通过导水管(5)固定连接,所述水箱(2)右侧的底部与淤泥箱(3)左侧的顶部之间通过导淤管(7)固定连接,所述淤泥箱(3)的顶部设置有排淤管(8),所述排淤管(8)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淤泥箱(3)的内腔,所述排淤管(8)的顶端位于土地的顶部,且排淤管(8)的顶部焊接有阀门(9);/n所述隔热箱(4)的顶部开设有与隔热箱(4)大小相适配的孔,所述隔热箱(4)顶部孔的内部焊接有导热盖(10),所述土地的内部设置有导热柱(11),所述导热柱(11)的顶端贯穿并延伸至隔热箱(4)的内腔,所述导热柱(11)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水箱(2)的内腔,所述导热柱(11)的外部套接有隔热套(15),所述隔热套(15)的顶端以及底端分别于隔热箱(4)的底部以及水箱(2)的顶部焊接在一起,所述水箱(2)的顶部焊接有排气管(18),所述排气管(18)的顶端位于土地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再生水深度处理的生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栽种池(1)、水箱(2)、淤泥箱(3)以及隔热箱(4),所述栽种池(1)、水箱(2)以及淤泥箱(3)均埋在土地中,所述隔热箱(4)固定连接在土地的顶部,且栽种池(1)的底部与水箱(2)的顶部在同一水平线,所述淤泥箱(3)的顶部与水箱(2)的底部在同一水平线,所述栽种池(1)右侧的底部与水箱(2)左侧的顶部之间通过导水管(5)固定连接,所述水箱(2)右侧的底部与淤泥箱(3)左侧的顶部之间通过导淤管(7)固定连接,所述淤泥箱(3)的顶部设置有排淤管(8),所述排淤管(8)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淤泥箱(3)的内腔,所述排淤管(8)的顶端位于土地的顶部,且排淤管(8)的顶部焊接有阀门(9);
所述隔热箱(4)的顶部开设有与隔热箱(4)大小相适配的孔,所述隔热箱(4)顶部孔的内部焊接有导热盖(10),所述土地的内部设置有导热柱(11),所述导热柱(11)的顶端贯穿并延伸至隔热箱(4)的内腔,所述导热柱(11)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水箱(2)的内腔,所述导热柱(11)的外部套接有隔热套(15),所述隔热套(15)的顶端以及底端分别于隔热箱(4)的底部以及水箱(2)的顶部焊接在一起,所述水箱(2)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利利郭敏王骁段能兵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森淼环境建设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