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转子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4745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吊具,吊杆的环状区域中部的圆孔与转子轴A的轴身构成活动式插套配合,吊杆上环状区域处包括径向延伸的周向间隔对称布置的臂杆,圆孔外侧端面处的转子轴A轴身上的环形槽卡置有开口式弹性卡环。先将吊杆的圆孔对准转子轴A轴身插入,再将弹性卡环卡置在转子轴A的环形槽内,用行车吊起臂杆时,吊杆的上端面与弹性卡环的下端面相贴合,从而吊起转子放入定子铁芯内。

Motor rotor s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转子吊具
本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电机转子吊具。
技术介绍
在电机的组装过程中,分横向和竖向将电机转子插入到有绕组的定子铁芯中。将电机转子竖向插入定子铁芯时,由于转子较重,人工搬运困难且不安全,因此需要在转子后端轴头加工螺纹孔,将吊环螺母旋进螺纹孔内,用行车勾起吊环后放入定子铁芯内。这样不仅多了加工工序,增加了成本;当此转子为非标转子时,由于非标转子本身后端设有螺纹孔,而为了方便转运在普通转子后端也加设了螺纹孔,这就造成了非标转子和普通转子混淆,不便于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吊具,便于将转子插入至定子铁芯中。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转子吊具,吊杆的环状区域中部的圆孔与转子轴A的轴身构成活动式插套配合,吊杆上环状区域处包括径向延伸的周向间隔对称布置的臂杆,圆孔外侧端面处的转子轴A轴身上的环形槽卡置有开口式弹性卡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吊杆的圆孔对准转子轴A轴身插入,再将弹性卡环卡置在转子轴A的环形槽内,用行车吊起臂杆时,吊杆的上端面与弹性卡环的下端面相贴合,从而吊起转子放入定子铁芯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与转子配合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B-B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3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电机转子吊具,吊杆10的环状区域中部的圆孔11与转子轴A的轴身构成活动式插套配合,吊杆10上环状区域处包括径向延伸的周向间隔对称布置的臂杆12,圆孔11外侧端面处的转子轴A轴身上的环形槽卡置有开口式弹性卡环20。先将吊杆10的圆孔11对准转子轴A轴身插入,再将弹性卡环20卡置在转子轴A的环形槽内,用行车吊起臂杆12时,吊杆10的上端面与弹性卡环20的下端面相贴合,从而吊起转子A放入定子铁芯内。所述的臂杆12设置两个且两者一字型布置。通过对称布置且两者呈一字型的臂杆12,方便行车稳定的吊起转子A。臂杆12的杆端连有吊环13。行车上的吊钩勾住吊环13后将转子A吊起放入定子铁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转子吊具,其特征在于:吊杆(10)的环状区域中部的圆孔(11)与转子轴A的轴身构成活动式插套配合,吊杆(10)上环状区域处包括径向延伸的周向间隔对称布置的臂杆(12),圆孔(11)外侧端面处的转子轴A轴身上的环形槽卡置有开口式弹性卡环(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转子吊具,其特征在于:吊杆(10)的环状区域中部的圆孔(11)与转子轴A的轴身构成活动式插套配合,吊杆(10)上环状区域处包括径向延伸的周向间隔对称布置的臂杆(12),圆孔(11)外侧端面处的转子轴A轴身上的环形槽卡置有开口式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兵汪军施银军侯文娟许锦辉王奔奔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