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珩磨液收集及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9891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珩磨液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珩磨液收集及冷却装置,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排热管,所述排热管的底部延伸至收集箱的内部,所述排热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抽风扇,所述收集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进水口固定连通有收集管,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固定连通有出水管。该珩磨液收集及冷却装置,通过抽水泵将珩磨液导入收集箱内,以便于收集珩磨液,而使用后的珩磨液温度过高,因此将散热管通入水流,使得水流在散热管中流通,并从另一端导出,从而带出一部分热量,而抽风扇将收集箱内部的热量抽走,从而进行散热。解决了珩磨液在过高的温度下,容易使珩磨产生振动,影响磨精度的问题。

A device for collecting and cooling honing flu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珩磨液收集及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珩磨液处理
,具体为一种珩磨液收集及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水剂珩磨液冷却性和冲洗性较好,适用于粗珩,油剂珩磨液宜加入适量的硫化物,以改善珩磨过程,另外,珩磨液的粘度也影响珩磨效率,对高硬度或脆性材料的研磨宜用低粘度的磨液,树脂结合剂油石不得采用含碱的珩磨液,因它会降低油石的结合强度,立方氮化硼油石不得使用水剂珩磨液,否则会由于水解作用,使油石出现急剧磨损。珩磨液在使用后,液体内夹杂一些金属废屑,而这些废屑重新使用容易对设备的导管造成阻塞,且珩磨液的工作温度达到35-40℃后,容易使珩磨产生振动,影响磨精度,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珩磨液收集及冷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珩磨液收集及冷却装置,具备冷却和过滤的优点,解决了珩磨液在使用后,液体内夹杂一些金属废屑,而这些废屑重新使用容易对设备的导管造成阻塞,且珩磨液的工作温度达到35-40℃后,容易使珩磨产生振动,影响磨精度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珩磨液收集及冷却装置,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排热管,所述排热管的底部延伸至收集箱的内部,所述排热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抽风扇,所述收集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进水口固定连通有收集管,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固定连通有出水管,所述收集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定位管,所述定位管的底部延伸至收集箱的内部,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延伸至定位管的内部;所述收集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多组散热管,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均贯穿收集箱并延伸至收集箱的外侧,所述收集箱外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收集箱外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漏液管。优选的,所述排热管的顶部活动套接有防尘网。优选的,所述收集箱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散热片。优选的,所述定位管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安装有定位环和限位环,所述定位管的内部设置有位于定位环上方的盖板,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贯穿盖板,所述定位管的内部设置有位于限位环上方的过滤网。优选的,所述过滤网的外侧直径小于定位环内侧的直径。优选的,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调节阀。优选的,所述收集箱由箱盖和箱体两个部分组成,且两者之间通过法兰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珩磨液收集及冷却装置,通过抽水泵将珩磨液导入收集箱内,以便于收集珩磨液,而使用后的珩磨液温度过高,因此将散热管通入水流,使得水流在散热管中流通,并从另一端导出,从而带出一部分热量,而抽风扇将收集箱内部的热量抽走,从而进行散热,且配合过滤网对抽水泵导入的珩磨液进行过滤,使得珩磨液中的杂质被过滤,如此以便于珩磨液从新投入使用,达到过滤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结构放大图。图中:1、收集箱;2、排热管;3、抽风扇;4、抽水泵;5、收集管;6、出水管;7、定位管;8、散热管;9、排水管;10、漏液管;11、防尘网;12、散热片;13、定位环;14、限位环;15、盖板;16、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还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请参阅图1-3,一种珩磨液收集及冷却装置,包括收集箱1,收集箱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排热管2,排热管2的底部延伸至收集箱1的内部,排热管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抽风扇3,收集箱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抽水泵4,抽水泵4的进水口固定连通有收集管5,抽水泵4的出水口固定连通有出水管6,收集箱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定位管7,定位管7的底部延伸至收集箱1的内部,出水管6的一端延伸至定位管7的内部,通过抽水泵4将珩磨液导入收集箱1内,以便于收集珩磨液,而使用后的珩磨液温度过高,因此通过抽风扇3将收集箱1内部的热量抽走,从而进行散热;收集箱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多组散热管8,散热管8的两端均贯穿收集箱1并延伸至收集箱1的外侧,收集箱1外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水管9,收集箱1外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漏液管10,将散热管8通入水流,使得水流在散热管8中流通,并从另一端导出,从而带出一部分热量,而漏液管10用于防止收集箱1的珩磨液过多,一旦珩磨液过多,超过漏液管10的珩磨液会导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排热管2的顶部活动套接有防尘网11,利用防尘网11对排热管2进行遮挡,避免灰尘进入,且不影响抽风扇3带动空气的流动。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收集箱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散热片12,利用散热片12对收集箱1进行散热,增大散热面积,加快散热速度。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定位管7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安装有定位环13和限位环14,定位管7的内部设置有位于定位环13上方的盖板15,出水管6的一端贯穿盖板15,定位管7的内部设置有位于限位环14上方的过滤网16,通过出水管6可拉出盖板15,对过滤网16的过滤情况进行查看,若残留在过滤网16上的杂质过多,可取出过滤网16,进行清洗或更换。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过滤网16的外侧直径小于定位环13内侧的直径,过滤网16取出需要经过定位环13,因此过滤网16的直径必须小于定位环13。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排水管9上设置有调节阀,通过调节阀可控制排水管9导出珩磨液。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收集箱1由箱盖和箱体两个部分组成,且两者之间通过法兰固定连接,箱盖和箱体可分开,以便于对箱体的内部进行清理,避免箱体长时间没有清理,而附着过多的杂质。以上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专利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珩磨液收集及冷却装置,包括收集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排热管(2),所述排热管(2)的底部延伸至收集箱(1)的内部,所述排热管(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抽风扇(3),所述收集箱(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抽水泵(4),所述抽水泵(4)的进水口固定连通有收集管(5),所述抽水泵(4)的出水口固定连通有出水管(6),所述收集箱(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定位管(7),所述定位管(7)的底部延伸至收集箱(1)的内部,所述出水管(6)的一端延伸至定位管(7)的内部;/n所述收集箱(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多组散热管(8),所述散热管(8)的两端均贯穿收集箱(1)并延伸至收集箱(1)的外侧,所述收集箱(1)外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水管(9),所述收集箱(1)外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漏液管(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珩磨液收集及冷却装置,包括收集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排热管(2),所述排热管(2)的底部延伸至收集箱(1)的内部,所述排热管(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抽风扇(3),所述收集箱(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抽水泵(4),所述抽水泵(4)的进水口固定连通有收集管(5),所述抽水泵(4)的出水口固定连通有出水管(6),所述收集箱(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定位管(7),所述定位管(7)的底部延伸至收集箱(1)的内部,所述出水管(6)的一端延伸至定位管(7)的内部;
所述收集箱(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多组散热管(8),所述散热管(8)的两端均贯穿收集箱(1)并延伸至收集箱(1)的外侧,所述收集箱(1)外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水管(9),所述收集箱(1)外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漏液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珩磨液收集及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热管(2)的顶部活动套接有防尘网(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淑兰喻战清魏红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南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