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窗口引线键合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9771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窗口引线键合夹具,包括底座及盖板,所述底座包括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所述第一板面与第二板面固定且叠放在所述第二板面上,所述第一板面上设置有多个矩形凹槽,多个矩形凹槽呈矩阵排列,所述矩形凹槽中并排设置有两个将所述第二板面贯穿的第一圆孔,各个矩形凹槽的两侧各设置有一T型凹槽;所述盖板包括第三板面和第四板面,所述第三板面与第四板面固定且叠放在所述第四板面上,所述第三板面上设置有多个与矩形凹槽适配、且将所述第四板面贯穿的矩形窗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增设多个引线焊接窗口,使得焊接时设备的拉料次数、加热时间、设备读取电子器件的时间和次数大幅度减少,提高了引线键合的效率。

A multi window lead wire bonding fix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窗口引线键合夹具
本技术涉及集成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窗口引线键合夹具。
技术介绍
引线键合是将集成电路芯片上的焊线区域和引线支架的内部引脚焊接区域用金属焊丝通过键合的方式连通起来的工艺,其以工艺简,成本低廉,适合多种电子封装形式,在连接方式中占有主导地位。随着电子元器件的迅猛发展,品种众多,目前传统的键合夹具的生产效率已经略显低下,跟不上发展的节奏,不利于提高社会平均生产力,不利于达到提高生产效益的目的。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窗口键合夹具,可显著提高集成电路芯片引线键合的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窗口引线键合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所述第一板面与第二板面固定且叠放在所述第二板面上,所述第一板面上设置有多个矩形凹槽,多个矩形凹槽呈矩阵排列,所述矩形凹槽中并排设置有两个将所述第二板面贯穿的第一圆孔,各个矩形凹槽的两侧各设置有一T型凹槽;用于压合在底座上的盖板,所述盖板包括第三板面和第四板面,所述第三板面与第四板面固定且叠放在所述第四板面上,所述第三板面上设置有多个与矩形凹槽适配、且将所述第四板面贯穿的矩形窗口。所述的多窗口引线键合夹具中,所述矩形窗口的长度大于所述矩形凹槽的长度,所述矩形窗口的宽度大于所述矩形凹槽的宽度。所述的多窗口引线键合夹具中,所述矩形凹槽和矩形窗口的数量均为24个,24个矩形凹槽和矩形窗口呈8行3列式矩阵排列。所述的多窗口引线键合夹具中,所述T型凹槽的深度低于所述矩形凹槽的深度。所述的多窗口引线键合夹具中,所述第二板面上还设置有两个U型限位凹槽,两个U型限位凹槽位于矩形凹槽阵列的两侧且相对于所述第二板面的中心对称。所述的多窗口引线键合夹具中,所述第二板面的边缘还设置有两个U型卡紧槽,两个U型卡紧槽相对于所述第二板面的中心对称。所述的多窗口引线键合夹具中,在矩形窗口阵列的两侧各设置有2个弹簧片,所述弹簧片设置在所述第三板面上。所述的多窗口引线键合夹具中,每一行矩形窗口的两侧均设置有一长条形凹槽,所述长条形凹槽设置在所述第四板面上。所述的多窗口引线键合夹具中,所述底座还包括第一螺丝销,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通过第一螺丝销固定连接。所述的多窗口引线键合夹具中,所述盖板还包括圆孔球头销、椭圆孔球头销和两个第二螺丝销,所述圆孔球头销和椭圆孔球头销贯穿所述第三板面和第四板面以将所述盖板固定在引线键合设备上,第三板面和第四板面通过第二螺丝销固定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多窗口引线键合夹具,包括底座及用于压合在底座上的盖板,所述底座包括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所述第一板面与第二板面固定且叠放在所述第二板面上,所述第一板面上设置有多个矩形凹槽,多个矩形凹槽呈矩阵排列,所述矩形凹槽中并排设置有两个将所述第二板面贯穿的第一圆孔,各个矩形凹槽的两侧各设置有一T型凹槽;所述盖板包括第三板面和第四板面,所述第三板面与第四板面固定且叠放在所述第四板面上,所述第三板面上设置有多个与矩形凹槽适配、且将所述第四板面贯穿的矩形窗口。本技术由于增设多个引线焊接窗口,使得焊接时设备的拉料次数、加热时间、设备读取电子器件的时间和次数大幅度减少,提高了集成电路芯片引线键合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多窗口引线键合夹具中,所述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多窗口引线键合夹具中,所述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窗口引线键合夹具,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装设于”、“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还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请参阅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窗口引线键合夹具,包括底座1和盖板2,所述盖板2压合在所述底座1上,在具体使用时,引线键合设备将所述盖板2压合在底座1上,所述键合引线支架被固定住,从而进一步实现引线键合。进一步的,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底座1包括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所述第一板面与第二板面固定且叠放在所述第二板面上,所述第一板面上设置有多个矩形凹槽11,多个矩形凹槽11呈矩阵排列,所述矩形凹槽11中并排设置有两个将所述第二板面贯穿的第一圆孔12,各个矩形凹槽11的两侧各设置有一T型凹槽13;所述盖板2包括第三板面和第四板面,所述第三板面与第四板面固定且叠放在所述第四板面上,所述第三板面上设置有多个与矩形凹槽11适配、且将所述第四板面贯穿的矩形窗口21。具体来说,矩形凹槽11位于第一板面的中间,引线键合设备的真空吸附装置通过两个第一圆孔12将需进行引线键合的电子器件吸附在矩形凹槽11中,使得所述电子器件可以被固定住,由于本技术设置有多个矩形凹槽,故可以同时固定住多个电子器件,引线键合设备的焊接装置通过盖板2上的各个矩形窗口21对电子器件进行焊接,从而使得焊接时设备的拉料次数、加热时间、设备读取电子器件的时间和次数均大幅度减少,提高集成电路芯片引线键合的效率;所述T型凹槽13位于矩形凹槽阵列的左右两侧,深度略深于矩形凹槽11,用于放置电子器件引线支架的定位和提供压合后引线支架局部位置产生可逆形变所需空间,底座的矩形凹槽11与T型凹槽13配合,将电子器件引线支架定位于底座上,盖板1将电子器件引线支架进行压紧固定,方便于电子器件进行引线键。优选的,所述矩形窗口21的长度大于所述矩形凹槽11的长度,所述矩形窗口21的宽度大于所述矩形凹槽11的宽度,即所述矩形窗口21的尺寸略大于所述矩形凹槽11的尺寸,从而方便设备进行焊接。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矩形凹槽和矩形窗口的数量均为24个,24个矩形凹槽和矩形窗口呈8行3列式矩阵排列,以达到提高集成电路芯片引线键合的效率的目的,其中矩阵的行高和列宽可相同或不相同。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第二板面上还设置有两个U型限位凹槽14,两个U型限位凹槽14位于矩形凹槽阵列的两侧且相对于所述第二板面的中心对称,所述U型限位凹槽14用于底座在引线键合设备上的定位。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第二板面的边缘还设置有两个U型卡紧槽15,两个U型卡紧槽15相对于所述第二板面的中心对称,所述U型卡紧槽15用于卡紧底座,防止在进行引线键合时底座位置发生移动而导致键合失败,在使用时,通过U型限位凹槽14与所述U型卡紧槽15配合将底座1固定于设备上,所述盖板1固定于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窗口引线键合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所述底座包括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所述第一板面与第二板面固定且叠放在所述第二板面上,所述第一板面上设置有多个矩形凹槽,多个矩形凹槽呈矩阵排列,所述矩形凹槽中并排设置有两个将所述第二板面贯穿的第一圆孔,各个矩形凹槽的两侧各设置有一T型凹槽;/n用于压合在底座上的盖板,所述盖板包括第三板面和第四板面,所述第三板面与第四板面固定且叠放在所述第四板面上,所述第三板面上设置有多个与矩形凹槽适配、且将所述第四板面贯穿的矩形窗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窗口引线键合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包括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所述第一板面与第二板面固定且叠放在所述第二板面上,所述第一板面上设置有多个矩形凹槽,多个矩形凹槽呈矩阵排列,所述矩形凹槽中并排设置有两个将所述第二板面贯穿的第一圆孔,各个矩形凹槽的两侧各设置有一T型凹槽;
用于压合在底座上的盖板,所述盖板包括第三板面和第四板面,所述第三板面与第四板面固定且叠放在所述第四板面上,所述第三板面上设置有多个与矩形凹槽适配、且将所述第四板面贯穿的矩形窗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窗口引线键合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窗口的长度大于所述矩形凹槽的长度,所述矩形窗口的宽度大于所述矩形凹槽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窗口引线键合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凹槽和矩形窗口的数量均为24个,24个矩形凹槽和矩形窗口呈8行3列式矩阵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窗口引线键合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凹槽的深度低于所述矩形凹槽的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窗口引线键合夹具,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康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