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点胶后的固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9597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点胶后的固化装置,涉及点胶固化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安装在固定底板上,固定支架上安装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的输出端与压力传感器连接,压力传感器与压紧块连接且压紧块通过滑动装置固定在固定支架上,压紧块正下方位置设有分隔圆盘,分隔圆盘底部设有凸轮分割器且凸轮分割器位于固定底板下方,固定底板上设有正极供电装置、负极供电装置、整齐装置A及整齐装置B,通过设置整齐装置A、整齐装置B及压紧块,在使用时,防止金属产品在固化时出现轻微挪动,保证了产品在固化工序的良率。

Solidification device after metal dispen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点胶后的固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点胶固化
,具体涉及一种金属点胶后的固化装置。
技术介绍
国家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自动化技术,正逐步推动国内工业制造模式的转变与革新;而随着工业的发展趋势,点胶固化设备在各个行业中运用广泛,如通讯电子行业、LED照明行业、汽车行业、家电/五金行业等。伴随着点胶固化设备市场规模不断增加,也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深入,点胶固化这种高度重复性工作,使用自动化设备已经成为供求市场双方的主要选择。稳定可靠的固化技术,是决定点胶固化设备性能指标的关键环节,是众多点胶固化设备制造厂商需要掌握的核心技术,因此,对一种金属产品点胶后的固化机构的需求日益增长。现有市场上存在的点胶机存在以下缺点:1、在金属产品固化过程中,没有相对的定位装置,使金属产品出现轻微挪动,影响产品良率;2、在金属产品固化过程中,固化温度控制不够准确,造成固化效果差,没能通过推力测试;3、在金属产品固化过程中,由于固化时间长,大大减少了用户的经济效益;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点胶后的固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点胶后的固化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安装在固定底板上,固定支架上安装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的输出端与压力传感器连接,压力传感器与压紧块连接且压紧块通过滑动装置固定在固定支架上,压紧块正下方位置设有分隔圆盘,分隔圆盘底部设有凸轮分割器且凸轮分割器位于固定底板下方,固定底板上设有正极供电装置、负极供电装置、整齐装置A及整齐装置B。所述的固定支架与固定底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连接板包括立板及横板,所述的立板与固定支架连接且两者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立板与横板连接且两者之间所成的角度为90度,横板与固定底板连接且两者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正极供电装置与负极供电装置相对放置。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伺服电机、移动装置及固定架,所述的固定架固定在固定支架上,固定架上固定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一端与压力传感器连接,移动装置另一端与伺服电机连接。所述的移动装置包括外壳、丝杆、推板、轨道及顶针,所述的外壳固定在固定架上,外壳内部设有丝杆,丝杆一端与伺服电机输出轴连接,丝杆上设有推板且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推板与轨道连接且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轨道固定在外壳内部,推板与顶针一端连接,顶针另一端穿过外壳与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的滑动装置包括移动板及滑轨,所述的滑轨固定在固定支架上,滑轨与移动板连接且两者之间的连接关系为滑动连接,移动板上固定有压紧块。所述的整齐装置A与整齐装置B具有相同结构,所述的整齐装置A包括支撑板、气缸、推板及固定夹,所述的支撑板固定在固定底板上,支撑板内部设有气缸,气缸输出端与推板连接,推板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夹。该金属点胶后的固化装置还包括冷却装置,所述的冷却装置包括连接管、调节阀、冷却腔及冷却口,所述的冷却腔固定在固定支架上,冷却腔与调节阀连接,调节阀与连接管连接,冷却腔上开有不少于一个冷却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整齐装置A、整齐装置B及压紧块,在使用时,防止金属产品在固化时出现轻微挪动,保证了产品在固化工序的良率;2、通过设置正极供电装置、负极供电装置及压紧块,三者之间配合使用进行固化,比传统的UV灯固化、LED灯固化,所表现的固化性能更加好,且可以一次固化十二个产品之多,大大缩短了固化时间;3、通过设置正极供电装置、负极供电装置、压紧块、分割圆盘及冷却装置,采用大电流低电压的方式进行通电发热固化,使其更为环保、节能,从而增加了经济效益;4、此装置中包括固定底板、分割圆盘、固定支架、正极供电装置、负极供电装置、整齐装置A、整齐装置B、压紧块及冷却装置,所采用的结构比传统的UV灯固化、LED灯固化的结构的体积都要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齐装置A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金属点胶后的固化装置,包括固定支架17,固定支架17安装在固定底板9上,固定支架17上安装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的输出端与压力传感器4连接,压力传感器4与压紧块6连接且压紧块6通过滑动装置固定在固定支架17上,压紧块6正下方位置设有分隔圆盘11,分隔圆盘11底部设有凸轮分割器12且凸轮分割器12位于固定底板9下方,固定底板9上设有正极供电装置8、负极供电装置10、整齐装置A7及整齐装置B15。所述的压紧块6内部安装有弹簧,在伺服电机1动作使压紧块下压时,通过压力传感器4来设定固化产品时所需要的压力值,并在末端沾有特殊的陶瓷片进行隔热,保持这个压力值进行通电固化。所述的固定支架17与固定底板9之间通过连接板14连接,连接板包括立板及横板,所述的立板与固定支架17连接且两者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立板与横板连接且两者之间所成的角度为90度,横板与固定底板9连接且两者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正极供电装置8与负极供电装置10相对放置。所述正极供电装置8上安装有正极平移气缸,通过活塞杆连接件连接正极线给产品进行供电,并在气缸上安装有绝缘件进行绝缘。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伺服电机1、移动装置2及固定架3,所述的固定架3固定在固定支架17上,固定架3上固定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一端与压力传感器4连接,移动装置另一端与伺服电机1连接。所述的移动装置包括外壳、丝杆、推板、轨道及顶针,所述的外壳固定在固定架上,外壳内部设有丝杆,丝杆一端与伺服电机1输出轴连接,丝杆上设有推板且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推板与轨道连接且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轨道固定在外壳内部,推板与顶针一端连接,顶针另一端穿过外壳与压力传感器4连接。所述的滑动装置包括移动板5及滑轨16,所述的滑轨16固定在固定支架17上,滑轨16与移动板5连接且两者之间的连接关系为滑动连接,移动板5上固定有压紧块6。所述的整齐装置A7与整齐装置B15具有相同结构,所述的整齐装置A7包括支撑板701、气缸702、推板703及固定夹704,所述的支撑板701固定在固定底板9上,支撑板701内部设有气缸702,气缸702输出端与推板703连接,推板703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夹704。所述的冷却装置包括连接管131、调节阀132、冷却腔133及冷却口134,所述的冷却腔133固定在固定支架17上,冷却腔133与调节阀132连接,调节阀132与连接管131连接,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点胶后的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安装在固定底板上,固定支架上安装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的输出端与压力传感器连接,压力传感器与压紧块连接且压紧块通过滑动装置固定在固定支架上,压紧块正下方位置设有分隔圆盘,分隔圆盘底部设有凸轮分割器且凸轮分割器位于固定底板下方,固定底板上设有正极供电装置、负极供电装置、整齐装置A及整齐装置B。/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点胶后的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安装在固定底板上,固定支架上安装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的输出端与压力传感器连接,压力传感器与压紧块连接且压紧块通过滑动装置固定在固定支架上,压紧块正下方位置设有分隔圆盘,分隔圆盘底部设有凸轮分割器且凸轮分割器位于固定底板下方,固定底板上设有正极供电装置、负极供电装置、整齐装置A及整齐装置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点胶后的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支架与固定底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连接板包括立板及横板,所述的立板与固定支架连接且两者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立板与横板连接且两者之间所成的角度为90度,横板与固定底板连接且两者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点胶后的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供电装置与负极供电装置相对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点胶后的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伺服电机、移动装置及固定架,所述的固定架固定在固定支架上,固定架上固定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一端与压力传感器连接,移动装置另一端与伺服电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点胶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辉张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玉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