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烘干机上的涂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9588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布料烘干机上的涂胶机构,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供胶箱,供胶箱的内顶部设置有隔板一,隔板一的底部设置有顶升机构,顶升机构的底部设置有隔板二,供胶箱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底部之间设置有转动轴一,转动轴一之间设置有第一给胶辊,固定板的顶部之间设置有转动轴二,且转动轴二的内部设置有给胶软管,给胶软管的两端分别与供胶箱的底部两侧连接,固定板的内顶部均设置有与转动轴二的相配合的调节机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给胶辊和第二给胶辊的配合使用,从而使得其可以实现同时进行双面涂胶的效果,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其生产效率。

A gluing mechanism on cloth dr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布料烘干机上的涂胶机构
本技术涉及涂胶设备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布料烘干机上的涂胶机构。
技术介绍
涂胶结构又称为涂覆机,刮胶机、自动喷胶机等。主要用以将液态胶水涂在纺织品、纸盒或者皮革表面上的一种机械设备,现有的涂胶机有很多种款式,如:鼓式涂胶机、双作用涂胶机、双工位升降涂胶机等。然而,传统的涂胶机构存在以下问题:1、不能同时进行双面涂胶,且存在涂胶不均匀现象,因而导致其生产效率不高;2、胶水在涂胶辊体内长时间放置后容易产生沉淀,从而影响胶水的使用效果;3、由于传统的供胶箱内胶水的不断使用,当胶水不能与给胶辊接触时,就必须再次添加胶水,从而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还使得供胶箱内底部的胶水不能被使用,进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布料烘干机上的涂胶机构,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布料烘干机上的涂胶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根支撑杆,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供胶箱,所述供胶箱的内顶部设置有隔板一,所述隔板一的底部设置有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的底部设置有隔板二,且所述隔板二和所述隔板一上均设置有若干个通孔一,所述供胶箱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之间设置有转动轴一,且右侧的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转动轴一相配合的驱动电机一,所述转动轴一之间设置有第一给胶辊,且所述第一给胶辊与所述供胶箱内顶部的胶体接触,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之间设置有转动轴二,且所述转动轴二的内部设置有给胶软管,所述给胶软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供胶箱的底部两侧连接,且所述固定板的内顶部均设置有与所述转动轴二的相配合的调节机构,所述转动轴二的外侧套设有第二给胶辊,且所述第二给胶辊上贯穿开设有若干个通孔二,所述第二给胶辊的内部且位于所述转动轴二上设置有若干搅拌杆,所述转动轴二上且位于所述第二给胶辊的内部两侧均贯穿设置有导管,且所述导管的一端与所述给胶软管连通。进一步的,为了起到很好的密封效果,所述转动轴二与所述第二给胶辊的两端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进一步的,为了解决供胶箱内顶部的胶水浪费问题,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壳体,且所述壳体的底部与所述隔板二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杆,且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一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且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壳体和所述供胶箱并与位于供胶箱一侧的调节螺母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两侧均设置有螺纹线旋向相反的外螺纹,且所述外螺纹上均套设有与之相配合的滑块一,且所述滑块一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一的顶端均贯穿所述壳体并与位于所述壳体顶部的弧形支撑板活动连接,且所述弧形支撑板的顶部与所述隔板一的底部固定连接。进一步的,为了可以适用于不同厚度的布料,从而有效地提高其实用行性能,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固定板内顶部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部设置有丝杆,且所述丝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固定板并与位于所述固定板顶部的驱动电机二连接,且所述丝杆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二与所述安装腔的内顶部和内底部连接,所述丝杆上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滑块二,且所述滑块二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二,且所述连接杆二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固定板并与位于所述固定板一侧的轴承座三连接,且所述轴承座三与所述转动轴二连接。进一步的,为了保证轴承座三只在固定板上进行上下移动,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均设置有与所述轴承座三相配合的滑轨,所述滑轨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槽,且所述轴承座三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块。进一步的,为了便于连接杆二的移动,所述安装腔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杆二相配合的滑槽,且所述滑槽与所述滑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第一给胶辊和第二给胶辊的配合使用,从而使得其可以实现同时进行双面涂胶的效果,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其生产效率,此外,通过第二给胶辊、搅拌杆和通孔一的配合使用,从而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其涂胶效果,而且还有效地避免了胶水沉淀现象的发生,从而为胶水的使用效果提供了有效地保证。2、本技术通过调节机构的使用,使得其可以对第二给胶辊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其可以适用于不同厚度的布料,从而有效地提高其实用行性能。3、本技术通过顶升机构的使用,使得其可以隔板一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其可以带动供胶箱内部的胶体向上运动,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因第一给胶辊接触不到供胶箱内的胶体而带来的浪费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布料烘干机上的涂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布料烘干机上的涂胶机构中隔板一、隔板二和顶升机构的侧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布料烘干机上的涂胶机构中顶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布料烘干机上的涂胶机构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布料烘干机上的涂胶机构中滑轨与轴承座三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底座;2、支撑杆;3、供胶箱;4、隔板一;5、顶升机构;501、壳体;502、转动杆;503、外螺纹;504、滑块一;505、连接杆一;506、弧形支撑板;507、调节螺母;6、隔板二;7、固定板;8、转动轴一;9、驱动电机一;10、第一给胶辊;11、转动轴二;12、给胶软管;13、调节机构;1301、安装腔;1302、丝杆;1303、滑块二;1304、轴承座三;1305、滑轨;1306、限位槽;1307、限位块;1308、滑槽;1309、驱动电机二;1310、连接杆二;14、第二给胶辊;15、通孔二;16、搅拌杆;17、导管。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5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布料烘干机上的涂胶机构,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根支撑杆2,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供胶箱3,所述供胶箱3的内顶部设置有隔板一4,且所述供胶箱3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隔板一4相配合的滑动槽,所述隔板一4的底部设置有顶升机构5,所述顶升机构5的底部设置有隔板二6,且所述隔板二6与所述供胶箱3的内壁固定连接,为了便于胶体与第一给胶辊10的接触和胶体的下流,所述隔板一4和所述隔板二6的中部均设置有弧形结构,且所述隔板二6和所述隔板一4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通孔一,所述供胶箱3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的底部之间设置有转动轴一8,且右侧的所述固定板7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转动轴一8相配合的驱动电机一9,所述转动轴一8之间设置有第一给胶辊10,且所述第一给胶辊10与所述供胶箱3内顶部的胶体接触,所述固定板7的顶部之间设置有转动轴二11,且所述转动轴二11的内部设置有给胶软管12,所述给胶软管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供胶箱3的底部两侧连接,且所述固定板7的内顶部均设置有与所述转动轴二11的相配合的调节机构13,所述转动轴二11的外侧套设有第二给胶辊14,且所述第二给胶辊14上贯穿开设有若干个通孔二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布料烘干机上的涂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根支撑杆(2),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供胶箱(3),所述供胶箱(3)的内顶部设置有隔板一(4),所述隔板一(4)的底部设置有顶升机构(5),所述顶升机构(5)的底部设置有隔板二(6),且所述隔板二(6)和所述隔板一(4)上均设置有若干个通孔一,所述供胶箱(3)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的底部之间设置有转动轴一(8),且右侧的所述固定板(7)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转动轴一(8)相配合的驱动电机一(9),所述转动轴一(8)之间设置有第一给胶辊(10),且所述第一给胶辊(10)与所述供胶箱(3)内顶部的胶体接触,所述固定板(7)的顶部之间设置有转动轴二(11),且所述转动轴二(11)的内部设置有给胶软管(12),所述给胶软管(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供胶箱(3)的底部两侧连接,且所述固定板(7)的内顶部均设置有与所述转动轴二(11)的相配合的调节机构(13),所述转动轴二(11)的外侧套设有第二给胶辊(14),且所述第二给胶辊(14)上贯穿开设有若干个通孔二(15),所述第二给胶辊(14)的内部且位于所述转动轴二(11)上设置有若干搅拌杆(16),所述转动轴二(11)上且位于所述第二给胶辊(14)的内部两侧均贯穿设置有导管(17),且所述导管(17)的一端与所述给胶软管(12)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布料烘干机上的涂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根支撑杆(2),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供胶箱(3),所述供胶箱(3)的内顶部设置有隔板一(4),所述隔板一(4)的底部设置有顶升机构(5),所述顶升机构(5)的底部设置有隔板二(6),且所述隔板二(6)和所述隔板一(4)上均设置有若干个通孔一,所述供胶箱(3)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的底部之间设置有转动轴一(8),且右侧的所述固定板(7)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转动轴一(8)相配合的驱动电机一(9),所述转动轴一(8)之间设置有第一给胶辊(10),且所述第一给胶辊(10)与所述供胶箱(3)内顶部的胶体接触,所述固定板(7)的顶部之间设置有转动轴二(11),且所述转动轴二(11)的内部设置有给胶软管(12),所述给胶软管(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供胶箱(3)的底部两侧连接,且所述固定板(7)的内顶部均设置有与所述转动轴二(11)的相配合的调节机构(13),所述转动轴二(11)的外侧套设有第二给胶辊(14),且所述第二给胶辊(14)上贯穿开设有若干个通孔二(15),所述第二给胶辊(14)的内部且位于所述转动轴二(11)上设置有若干搅拌杆(16),所述转动轴二(11)上且位于所述第二给胶辊(14)的内部两侧均贯穿设置有导管(17),且所述导管(17)的一端与所述给胶软管(1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烘干机上的涂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二(11)与所述第二给胶辊(14)的两端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烘干机上的涂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5)包括壳体(501),且所述壳体(501)的底部与所述隔板二(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501)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杆(502),且所述转动杆(502)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一与所述壳体(501)的内壁连接,且所述转动杆(502)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会军张建高郭娅萍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华福日新染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