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涂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9588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涂胶机,有物料输入端和物料输出端,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上压辊组、下压辊组、驱动机构和胶水回收槽;机架分别与上压辊组、下压辊组可转动地连接,上压辊组装设在下压辊组的上方;胶水回收槽包括出胶口和底板,底板沿出胶口方向斜向设置,胶水回收槽装设在上压辊组和下压辊组的下方;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上压辊组和下压辊组转动。相比现有技术,通过在上下压辊组的下方设置胶水回收槽,对从辊组上流下的胶水进行回收,且沿出胶口方向斜向设置的底板可以加快胶水的流动,提高胶水的回收速度,同时避免胶水在槽内静止凝固;上述设置的结构紧凑,有效回收胶水,节约生产资源,提高胶水的利用率。

A double-sided glue applic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涂胶机
本技术涉及KT板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面涂胶机。
技术介绍
KT板是PS颗粒经过发泡生成板芯,经过表面覆膜压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材料,随着社会的发展,KT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包装行业、广告行业等。在KT板生产工艺中,KT板芯的两面需要贴上面皮,通常采用双面涂胶机对KT板芯的两面进行涂胶,然后贴上面皮。现有技术中,双面涂胶机通常包括上压辊和下压辊,胶水供给到上压辊和下压辊上,随着上下压辊转动,KT板从带有胶水的上下压辊之间穿过,胶水涂抹在KT板芯的两面。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辊体上的胶水容易滴落,影响车间的生产环境;同时,该部分胶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生产资源浪费。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涂胶机,旨在实现胶水的回收,节约生产资源。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面涂胶机,有物料输入端和物料输出端,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上压辊组、下压辊组、驱动机构和胶水回收槽;机架分别与上压辊组、下压辊组可转动地连接,上压辊组装设在下压辊组的上方;胶水回收槽包括出胶口和底板,底板沿出胶口方向斜向设置,胶水回收槽装设在上压辊组和下压辊组的下方;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上压辊组和下压辊组转动。所述的双面涂胶机,其中,所述上压辊组和下压辊组错开设置,上压辊组的错开方向为物料输入端的方向,下压辊组的错开方向为物料输出端的方向。所述的双面涂胶机,其中,所述上压辊组包括一对相互靠近且并排设置的上压辊;所述下压辊组包括一对相互靠近且并排设置的下压辊。所述的双面涂胶机,其中,所述上压辊组还包括弧形挡板,所述上压辊的两端沿圆周方向开有与弧形挡板相适配的环形槽,弧形挡板通过环形槽插置在两上压辊之间。所述的双面涂胶机,其中,所述下压辊组还包括弧形挡板,所述下压辊的两端沿圆周方向开有与弧形挡板相适配的环形槽,弧形挡板通过环形槽插置在两下压辊之间。所述的双面涂胶机,其中,所述弧形挡板的两端左右对称设置有支承部。所述的双面涂胶机,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承托机构,承托机构包括托轮轴、托轮、导引组件和横梁;若干托轮同轴心且均匀地转动连接在托轮轴上,导引组件竖直设置在横梁上,托轮轴与导引组件连接,横梁相对下压辊组平行地设置在下压辊组的物料输出的一边。所述的双面涂胶机,其中,所述导引组件包括手轮、导引槽和设置在导引槽内的导引柱,导引柱与导引槽滑动连接,手轮通过螺杆穿过导引槽底部与导引柱的底部连接;所述托轮轴的两端与导引柱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面涂胶机,相比现有技术,通过在上下压辊组的下方设置胶水回收槽,对从辊组上流下的胶水进行回收,且沿出胶口方向斜向设置的底板可以加快胶水的流动,提高胶水的回收速度,同时避免胶水在槽内静止凝固;上述设置的结构紧凑,有效回收胶水,节约生产资源,提高胶水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双面涂胶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b”为“物料输入-输出”的方向。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导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弧形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弧形挡板的侧视图,其中B为弧形挡板的正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机架100、上压辊组200、下压辊组300、驱动机构400、胶水回收槽500、弧形挡板600、承托机构700;上压辊210、下压辊310、环形槽610、支承部620;托轮轴710、托轮720、导引组件730、手轮731、导引槽732、导引柱733、螺杆734、横梁740。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双面涂胶机,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其中a指示物料输入端,b指示物料输出端,“a-b”为“物料输入-输出”的方向。本技术提供一种双面涂胶机,有物料输入端和物料输出端,包括机架100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上压辊组200、下压辊组300、驱动机构400和胶水回收槽500;机架分别与上压辊组、下压辊组可转动地连接,上压辊组装设在下压辊组的上方;胶水回收槽包括出胶口510和底板520,底板沿出胶口方向斜向设置,胶水回收槽装设在上压辊组和下压辊组的下方;其中驱动机构优选为电机,可以通过齿条传动、链条传动、皮带传动等常规手段驱动上压辊组和下压辊组转动。KT板芯涂胶工序中,操作人员先将胶水供给上压辊组200和下压辊组300,再将KT板芯放入物料输入端,KT板随着上压辊组和下压辊组转动,从物料输出端输出,完成双面涂胶。由于重力作用,胶水会从上压辊组和下压辊组滴落至设置在下方的胶水回收槽500,胶水沿底板520的斜向方向从出胶口510流出,便于加快胶水的流动,提高胶水的回收速度,同时避免槽内的胶水静止凝固。操作人员可在出胶口放置收集容器或者接上导管连接至供胶设备等方式完成胶水的回收利用。上述设置结构紧凑,有效回收利用胶水,节约生产资源,提高胶水的利用率。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压辊组200和下压辊组300错开设置,上压辊组往物料输入端的方向错开,下压辊组往物料输出端的方向错开。上下压辊组错开后,能避免上压辊组的胶水滴落到下压辊组;否则,相对上压辊组,下压辊组的胶水量较多,这样KT板芯两面的胶水涂抹量差别较大,影响产品质量。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上压辊组200包括一对上压辊210,两上压辊相互靠近且并排设置,利用两者并排的辊体形成一个凹陷处,往凹陷处加入胶水,起到一定的存储作用,避免胶水一下子大量流下,导致需要反复或者保持供胶。同理地,下压辊组300包括一对下压辊310,两下压辊相互靠近且并排设置。进一步地,上压辊组200还包括弧形挡板600,所述上压辊的两端沿圆周方向开有与弧形挡板相适配的环形槽610,弧形挡板通过环形槽插置在两上压辊210之间。下压辊组300还包括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涂胶机,有物料输入端和物料输出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上压辊组、下压辊组、驱动机构和胶水回收槽;机架分别与上压辊组、下压辊组可转动地连接,上压辊组装设在下压辊组的上方;胶水回收槽包括出胶口和底板,底板沿出胶口方向斜向设置,胶水回收槽装设在上压辊组和下压辊组的下方;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上压辊组和下压辊组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涂胶机,有物料输入端和物料输出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上压辊组、下压辊组、驱动机构和胶水回收槽;机架分别与上压辊组、下压辊组可转动地连接,上压辊组装设在下压辊组的上方;胶水回收槽包括出胶口和底板,底板沿出胶口方向斜向设置,胶水回收槽装设在上压辊组和下压辊组的下方;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上压辊组和下压辊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涂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辊组和下压辊组错开设置,上压辊组的错开方向为物料输入端的方向,下压辊组的错开方向为物料输出端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涂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辊组包括一对相互靠近且并排设置的上压辊;所述下压辊组包括一对相互靠近且并排设置的下压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涂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辊组还包括弧形挡板,所述上压辊的两端沿圆周方向开有与弧形挡板相适配的环形槽,弧形挡板通过环形槽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栋彭小兵李增洪李国梁陈忠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爱博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