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弘专利>正文

一种脊柱按摩矫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9320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脊柱按摩矫正装置,包括按摩矫正架,固定设置在按摩矫正架下方的气囊;所述按摩矫正架包括与身体接触的弧形支撑面和与气囊固定连接的连接底面,所述连接底面为平面结构,所述气囊在充气状态下底部为弧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根据不同的人群调整使用的高度,起到脊柱矫正的功能,同时,还能够对腰背部进行按摩,达到更好的理疗效果,可广泛应用于脊柱矫正领域。

A kind of spinal massage corr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柱按摩矫正装置
本技术涉及脊柱按摩矫正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脊柱按摩矫正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手机、电脑的日益普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低头族”和“弯腰族”,他们长时间的伏案工作及不良坐姿,导致颈、腰背部肌肉疲劳和痉挛,疼痛,以及颈、腰部生理曲度改变,进而出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病变。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这类疾病,市面上也出现了各类预防和治疗器材,但这些器材大多结构比较复杂,携带不方便。还有一些结构比较简单的矫正器材,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205640193公开了一种腰背脊柱调养纠正辅具,包括拱形板,所述拱形板为两块,对称布置,且在其内侧具有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上铺设有若干条形板,所述条形板与弧形挡板固定连接,且每两块条形板间的间距相同,在条形板间距之间可以放上大小均匀的鹅卵石,鹅卵石可以起到很好的按摩效果。该装置结构简单,但使用效果差,且不能根据每个人的体型进行高度调整,通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脊柱按摩矫正装置,解决现有脊柱矫正装置按摩、矫正效果差且高度不可调,通用性差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脊柱按摩矫正装置,包括按摩矫正架,固定设置在按摩矫正架下方的气囊;所述按摩矫正架包括与身体接触的弧形支撑面和与气囊固定连接的连接底面,所述连接底面为平面结构,所述气囊在充气状态下底部为弧形结构。为方便按摩矫正架的固定,所述气囊与按摩矫正架的粘合面下方设置有与连接底面相适配的内衬板。为提高使用的方便性,防止按摩矫正架倾倒,所述连接底面的宽度小于气囊的宽度。为方便手动调整按摩矫正架的高度,所述气囊连接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的端部设置有手动进气泵,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手动进气阀。为提高按摩矫正架对腰背部穴位的刺激,所述弧形支撑面的两侧均匀分布有一组按摩凸起点,按摩凸起点的顶部为圆弧结构,弧形支撑面中间位置为光滑面结构。为提高舒适性,所述弧形支撑面上设置有海绵层,还设置有套住按摩矫正架和气囊的外套,所述外套采用弹性布料制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按摩矫正架上弧形支撑面实现对腰背,颈椎等部位的按摩矫正,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的优点。同时,将按摩矫正架固定设置在气囊上,一是可以通过气囊调整按摩矫正架的高度,满足不同人群的要求,提高产品的通用性;二是气囊与按摩矫正架的整体结构设计,按摩矫正架的宽度小于气囊的宽度,使得整体呈一个不倒翁的结构,方便使用时来回摆动实现对背部的按摩。所述按摩凸起点能够进一步刺激穴位,加快血液循环。所述按摩凸起点的位置设计,是结合人体腰背部的穴位位置而定的,主要是针对脊柱两侧的穴位进行刺激。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脊柱按摩矫正装置,包括按摩矫正架1,固定设置在按摩矫正架1下方的气囊2;所述按摩矫正架1包括与身体接触的弧形支撑面101和与气囊2固定连接的连接底面102,所述连接底面102为平面结构,所述气囊2与按摩矫正架1的粘合面下方设置有与连接底面102相适配的内衬板3,方便气囊2与按摩矫正架1的连接固定。所述连接底面102的宽度小于气囊2的宽度且所述气囊2在充气状态下底部为弧形结构。该结构使得整体呈上小下大的不倒翁结构,结构的稳定性更好,更不容易倾倒,同时,方便来回的摆动,起到按摩的作用。所述气囊2连接设置有进气管4,进气管4的端部设置有手动进气泵5,所述进气管4上设置有手动进气阀6。可以在使用时,调整按摩矫正架1的高度,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为提高按摩矫正架1的舒适性,所述弧形支撑面101上设置有海绵层8,为提高整体的美观性和更好的保护内部结构不受损坏,还设置有套住按摩矫正架1和气囊2的外套9,所述外套9采用弹性布料制得。为进一步刺激腰背部的穴位,所述弧形支撑面101的两侧均匀分布有一组按摩凸起点7,按摩凸起点7的顶部为圆弧结构;同时,弧形支撑面101中间位置为光滑面结构。本技术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脊柱矫正,人平躺在床上,将按摩矫正架置于颈部或腰部的下方,然后对气囊进行充气,到达合适高度后,利用自身的重力调节颈部和腰部的生理曲度,达到脊柱矫正的目的。使用本装置进行腰背部的按摩,人平躺在床上,本装置置于腰背部下方,双膝关节弯曲,双脚跟用力蹬床,使本装置来回摆动,按摩矫正架的弧形支撑面不断的与腰背部的不同位置接触,给腰背部一定的按压力,起到按摩的作用,同时,按摩凸起点能够更好的刺激腰背部的穴位,增强按摩的效果。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脊柱按摩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摩矫正架(1),固定设置在按摩矫正架(1)下方的气囊(2);所述按摩矫正架(1)包括与身体接触的弧形支撑面(101)和与气囊(2)固定连接的连接底面(102),所述连接底面(102)为平面结构,所述气囊(2)在充气状态下底部为弧形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按摩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摩矫正架(1),固定设置在按摩矫正架(1)下方的气囊(2);所述按摩矫正架(1)包括与身体接触的弧形支撑面(101)和与气囊(2)固定连接的连接底面(102),所述连接底面(102)为平面结构,所述气囊(2)在充气状态下底部为弧形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按摩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与按摩矫正架(1)的粘合面下方设置有与连接底面(102)相适配的内衬板(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按摩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底面(102)的宽度小于气囊(2)的宽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弘余发进余旸
申请(专利权)人:余弘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