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四肢关节处冰敷的冰袋固定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9295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四肢关节处冰敷的冰袋固定套,包括套体和固定绷带,所述套体分为第一空腔、第二空腔,所述固定绷带分为第一绷带、第二绷带,所述第一空腔一侧固定连接第一绷带,在所述第一绷带上设有第一魔术贴公面,所述第二空腔一侧固定连接第二绷带,在所述第二绷带上设有第二魔术贴公面,所述第一空腔表面中间位置设有与第一魔术贴公面相匹配的第一魔术贴母面,在所述第二空腔表面中间位置设有与第二魔术贴公面相匹配的第二魔术贴母面,所述第一绷带长度大于第一空腔的纵向宽度,所述第二绷带长度大于第二空腔的纵向宽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冰袋脱出、移位,患者可自由下地行走及进行恢复锻炼,其使用简单、方便、舒适。

An ice bag fixing cover for ice application at the joints of limb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四肢关节处冰敷的冰袋固定套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护理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四肢关节处冰敷的冰袋固定套。
技术介绍
关节外科术后常使用冰袋冰敷预防关节肿胀,减少局部疼痛。传统的冰敷方法使用冰袋外包毛巾放置于手术部位,随着患者体位改变或肢体活动冰袋经常发生冰袋脱落或移位。目前使用冰袋外包毛巾的方式放置于手术部位,虽然毛巾使用简便,但存在局部无法固定,冰敷部位局限或不到位,同时需患者家属术前自行购买很麻烦,使用时采用毛巾外包冰袋冰敷的方式,但随着体位变动常引起冰袋脱落、移位,影响冰敷效果,患者入睡时也无法及时发现,并且其影响患者的舒适度。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难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难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四肢关节处冰敷的冰袋固定套,该冰袋固定套避免患者由于体位改变或肢体活动冰袋经常发生冰袋脱落或移位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四肢关节处冰敷的冰袋固定套,包括套体和固定绷带,所述套体分为第一空腔、第二空腔,所述固定绷带分为第一绷带、第二绷带,所述第一空腔一侧固定连接第一绷带,在所述第一绷带上设有第一魔术贴公面,所述第二空腔一侧固定连接第二绷带,在所述第二绷带上设有第二魔术贴公面,所述第一空腔表面中间位置设有与第一魔术贴公面相匹配的第一魔术贴母面,在所述第二空腔表面中间位置设有与第二魔术贴公面相匹配的第二魔术贴母面,所述第一空腔表面一侧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空腔表面一侧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绷带长度大于第一空腔的纵向宽度,所述第二绷带长度大于第二空腔的纵向宽度。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开口上设有第一封口扣,所述第二开口上设有第二封口扣。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套体为棉布材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魔术贴公面长度与第一绷带长度相等,所述第二魔术贴公面长度与第二绷带长度相等。所述套体由防水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在第一空腔一侧固定连接第一绷带,在第一绷带上设有第一魔术贴公面,第二空腔一侧固定连接第二绷带,在第二绷带上设有第二魔术贴公面,在第一空腔表面中间位置设有与第一魔术贴公面相匹配的第一魔术贴母面,在第二空腔表面中间位置设有与第二魔术贴公面相匹配的第二魔术贴母面。因此,可在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放入冰袋后冰敷患者局部,此时,将带有冰袋的套体按在患者的上、下肢位置并通过使用第一魔术贴、第二魔术贴实现固定,因此,本技术避免冰袋脱出、移位,并且,患者可自由下地行走及恢复锻炼。其中,套体可使用棉布材质,使用起来简单、方便、舒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套体、2为固定绷带、11为第一空腔、12为第二空腔、21为第一绷带、22为第二绷带、23为第一魔术贴公面、24为第二魔术贴公面、33为第一魔术贴母面、34为第二魔术贴母面、41为第一开口、42为第二开口、51为第一封口扣、52为第二封口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用于四肢关节处冰敷的冰袋固定套,包括套体1和固定绷带2,套体1分为第一空腔11、第二空腔12,固定绷带2分为第一绷带21、第二绷带22,第一空腔11一侧固定连接第一绷带21,在第一绷带21上设有第一魔术贴公面23,第二空腔12一侧固定连接第二绷带22,在第二绷带22上设有第二魔术贴公面24,第一空腔11表面中间位置设有与第一魔术贴公面23相匹配的第一魔术贴母面33,在第二空腔12表面中间位置设有与第二魔术贴公面24相匹配的第二魔术贴母面34,第一空腔11表面一侧设有第一开口41,第二空腔12表面一侧设有第二开口42,第一绷带21长度大于第一空腔11的纵向宽度,所述第二绷带22长度大于第二空腔12的纵向宽度。其中,第一魔术贴公面23和第一魔术贴母面33构成第一魔术贴,第二魔术贴公面24和第二魔术贴母面34构成第二魔术贴。在本技术中,第一开口41上可设有第一封口扣51,第二开口42上可设有第二封口扣52。套体1和固定绷带2可为棉布材质,第一魔术贴公面23长度与第一绷带21长度相等,第二魔术贴公面24长度与第二绷带22长度相等。所述套体1由防水材料制成,如防水布,由于采用防水布制成的套体,从而避免冰袋融化后会产生水份而使套体被浸湿,进而造成术部敷料浸湿,容易造成人为感染。本技术通过在第一空腔11和第二空腔12内放入冰袋后冰敷患者局部,在使用时是将带有冰袋的套体1按在患者上、下肢位置并通过使用第一魔术贴、第二魔术贴实现固定。因此,本技术避免冰袋脱出、移位,并且,患者可自由下地行走及恢复锻炼。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四肢关节处冰敷的冰袋固定套,包括套体(1)和固定绷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1)分为第一空腔(11)、第二空腔(12),所述固定绷带(2)分为第一绷带(21)、第二绷带(22),所述第一空腔(11)一侧固定连接第一绷带(21),在所述第一绷带(21)上设有第一魔术贴公面(23),所述第二空腔(12)一侧固定连接第二绷带(22),在所述第二绷带(22)上设有第二魔术贴公面(24),所述第一空腔(11)表面中间位置设有与第一魔术贴公面(23)相匹配的第一魔术贴母面(33),在所述第二空腔(12)表面中间位置设有与第二魔术贴公面(24)相匹配的第二魔术贴母面(34),所述第一空腔(11)表面一侧设有第一开口(41),所述第二空腔(12)表面一侧设有第二开口(42),所述第一绷带(21)长度大于第一空腔(11)的纵向宽度,所述第二绷带(22)长度大于第二空腔(12)的纵向宽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四肢关节处冰敷的冰袋固定套,包括套体(1)和固定绷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1)分为第一空腔(11)、第二空腔(12),所述固定绷带(2)分为第一绷带(21)、第二绷带(22),所述第一空腔(11)一侧固定连接第一绷带(21),在所述第一绷带(21)上设有第一魔术贴公面(23),所述第二空腔(12)一侧固定连接第二绷带(22),在所述第二绷带(22)上设有第二魔术贴公面(24),所述第一空腔(11)表面中间位置设有与第一魔术贴公面(23)相匹配的第一魔术贴母面(33),在所述第二空腔(12)表面中间位置设有与第二魔术贴公面(24)相匹配的第二魔术贴母面(34),所述第一空腔(11)表面一侧设有第一开口(41),所述第二空腔(12)表面一侧设有第二开口(42),所述第一绷带(21)长度大于第一空腔(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莉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