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防护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9116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护服,具体涉及一种运动防护服。所述运动防护服包括:服装本体,所述服装本体包括连为一体的衣袖、前片和后片,所述前片包括左片和右片,左片和右片之间通过拉链连接;前胸防护层,所述前胸防护层设于所述服装本体前片的胸部位置处;手臂防护层,所述手臂防护层设于所述服装本体的衣袖上;腰部防护带,所述腰部防护带包括防护带本体,所述防护带本体设于所述服装本体后片的后腰位置处,所述防护带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腰部弹性束带和第二腰部弹性束带,第一腰部弹性束带连接端的内表面设有魔术贴的勾面,所述第二腰部弹性束带连接端的外表面设有魔术贴的毛面。所述运动防护服穿戴方便,且能够多方位保护穿戴者免受损伤。

Sports protective clot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运动防护服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护服,具体涉及一种运动防护服。
技术介绍
人们在参加户外体育运动时,会经常穿戴相应的运动防护器具以避免身体损重要伤,例如颈部、胸部、肩部以及关节部位,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护具装备较多,需要充分保护时需要对各个部分依次穿戴对应护具,穿戴麻烦,并且容易出现保护疏忽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运动防护服,所述运动防护服穿戴方便,且能够多方位保护穿戴者免受损伤。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运动防护服,所述运动防护服包括:服装本体,所述服装本体包括连为一体的衣袖、前片和后片,所述前片包括左片和右片,左片和右片之间通过拉链连接;前胸防护层,所述前胸防护层设于所述服装本体前片的胸部位置处;手臂防护层,所述手臂防护层设于所述服装本体的衣袖上;腰部防护带,所述腰部防护带包括防护带本体,所述防护带本体设于所述服装本体后片的后腰位置处,所述防护带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腰部弹性束带和第二腰部弹性束带,第一腰部弹性束带连接端的内表面设有魔术贴的勾面,所述第二腰部弹性束带连接端的外表面设有魔术贴的毛面。进一步地,所述服装本体由经线和纬线织成,所述经线和纬线均包括金属纤维,所述纬线还包括氨纶纤维。进一步地,所述前胸防护层包括左防护层和右防护层,所述左防护层设于服装本体的左片上,所述右防护层设于所述服装本体的右片上;所述左防护层和右防护层均包括前胸防护壳体,所述前胸防护壳体中填充有弹性填充物。进一步地,所述手臂防护层包括肩部防护层、大臂防护层、肘部防护层和小臂防护层;所述肩部防护层设于所述服装本体的肩部位置处,所述大臂防护层设于所述服装本体的衣袖大臂位置处,所述肘部防护层设于所述服装本体的衣袖肘部位置处,所述小臂防护层设于所述服装本体的衣袖小臂位置处。进一步地,所述手臂防护层的肩部防护层、大臂防护层、肘部防护层和小臂防护层均包括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内表面设有弹性减振层。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带本体中设有弹性条。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运动防护服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优点:手臂防护层、腰部防护带以及前胸防护层与服装本体连为一体能够方便穿戴,且多方位保护穿戴者免受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腰部防护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手臂防护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前胸防护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100.服装本体,110.衣袖,120.前片,130.后片,140.拉链,200.前胸防护层,210.左防护层,220.右防护层,231.前胸防护壳体,232.弹性填充物,300.手臂防护层,310.肩部防护层,320.大臂防护层,330.肘部防护层,340.小臂防护层,351.耐磨层,352.弹性减振层,400.腰部防护带,410.防护带本体,411.弹性条,420.第一腰部弹性束带,430.第二腰部弹性束带,441.勾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使用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本技术提供一种运动防护服,如图1~图4所示,所述运动防护服包括:服装本体100,所述服装本体100包括连为一体的衣袖110、前片120和后片130,所述前片120包括左片和右片,左片和右片之间通过拉链140连接;所述服装本体100的面料由经线和纬线织成,所述经线和纬线均包括金属纤维,所述纬线还包括氨纶纤维,所述氨纶纤维为一种弹性纤维其能够使得所述服装本体100在纬向上具有弹性;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金属纤维前胸防护层200,所述前胸防护层200设于所述服装本体100前片120的胸部位置处,具体地,所述前胸防护层200包括左防护层210和右防护层220,所述左防护层210设于服装本体100的左片上,所述右防护层220设于所述服装本体100的右片上;所述左防护层210和右防护层220均包括前胸防护壳体231,所述前胸防护壳体231为塑料材质或金属材质,所述前胸防护壳体231中填充有海绵体或者橡胶类的弹性填充物232。手臂防护层300,所述手臂防护层300设于所述服装本体100的衣袖110上,所述手臂防护层300包括肩部防护层310、大臂防护层320、肘部防护层330和小臂防护层340,所述肩部防护层310设于所述服装本体100的肩部位置处,所述大臂防护层320设于所述服装本体100衣袖110的上部外侧表面,所述肘部防护层330设于所述服装本体100衣袖110肘部位置处,所述小臂防护层340设于所述服装本体100衣袖110的下部外侧表面;具体地,所述手臂防护层300的肩部防护层310、大臂防护层320、肘部防护层330和小臂防护层340均包括耐磨层351,所述耐磨层351的内表面设有弹性减振层352,所述弹性减振层352采用海绵体或者硅胶等弹性材料。腰部防护带400,所述腰部防护带400包括防护带本体410,所述防护带本体410设于所述服装本体100后片130的后腰位置处,所述防护带本体41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腰部弹性束带420和第二腰部弹性束带430,第一腰部弹性束带420连接端的内表面设有魔术贴的勾面441,所述第二腰部弹性束带430连接端的外表面设有魔术贴的毛面,所述魔术贴的勾面441和毛面对应连接能够使得所述腰部防护带400贴紧穿着者的腰部,防止穿着者的腰部扭伤。需要解释的是所述手臂防护层、腰部防护带以及前胸防护层与服装本体连为一体。为了提高所述腰部防护带400对穿着者腰部的支撑力,所述防护带本体410中设有弹性条411。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主旨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防护服包括:/n服装本体(100),所述服装本体(100)包括连为一体的衣袖(110)、前片(120)和后片(130),所述前片(120)包括左片和右片,左片和右片之间通过拉链(140)连接;/n前胸防护层(200),所述前胸防护层(200)设于所述服装本体(100)前片(120)的胸部位置处;/n手臂防护层(300),所述手臂防护层(300)设于所述服装本体(100)的衣袖(110)上;/n腰部防护带(400),所述腰部防护带(400)包括防护带本体(410),所述防护带本体(410)设于所述服装本体(100)后片(130)的后腰位置处,所述防护带本体(41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腰部弹性束带(420)和第二腰部弹性束带(430),第一腰部弹性束带(420)连接端的内表面设有魔术贴的勾面(441),所述第二腰部弹性束带(430)连接端的外表面设有魔术贴的毛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防护服包括:
服装本体(100),所述服装本体(100)包括连为一体的衣袖(110)、前片(120)和后片(130),所述前片(120)包括左片和右片,左片和右片之间通过拉链(140)连接;
前胸防护层(200),所述前胸防护层(200)设于所述服装本体(100)前片(120)的胸部位置处;
手臂防护层(300),所述手臂防护层(300)设于所述服装本体(100)的衣袖(110)上;
腰部防护带(400),所述腰部防护带(400)包括防护带本体(410),所述防护带本体(410)设于所述服装本体(100)后片(130)的后腰位置处,所述防护带本体(41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腰部弹性束带(420)和第二腰部弹性束带(430),第一腰部弹性束带(420)连接端的内表面设有魔术贴的勾面(441),所述第二腰部弹性束带(430)连接端的外表面设有魔术贴的毛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服装本体(100)由经线和纬线织成,所述经线和纬线均包括金属纤维,所述纬线还包括氨纶纤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胸防护层(200)包括左防护层(210)和右防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振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成龙服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