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加热系统及油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90819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循环加热系统及油炸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食品油炸效果不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循环加热系统,包括:储油容器,加热炉,所述加热炉内设有热交换管,所述加热炉对所述热交换管加热,所述热交换管的两端均通过主管和所述储油容器连通形成一个串联的循环回路,所述主管上设有水泵;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主管上,所述过滤组件位于所述热交换管的进油端。

Circulation heating system and fry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循环加热系统及油炸装置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循环加热系统及油炸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的油炸食品在加工时加热往往采用的是直接加热,其存在的问题为加热较为集中,存在部分区域油温过高,部分区域油温较低,影响产品的整体加工质量,在油对食品进行一次或者多次油炸以后,油里面往往会有残渣,随着积累的沉淀其会影响加热效果和食品的口感。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加热系统及油炸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食品油炸效果不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循环加热系统,包括:储油容器,加热炉,所述加热炉内设有热交换管,所述加热炉对所述热交换管加热,所述热交换管的两端均通过主管和所述储油容器连通形成一个串联的循环回路,所述主管上设有水泵;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主管上,所述过滤组件位于所述热交换管的进油端。可选的,所述热交换管包括螺旋部分。可选的,所述加热炉包括喷气管,所述喷气管在所述加热炉的燃烧室内且位于所述燃烧室的上侧,所述加热炉的出气管位于所述燃烧室的上侧。可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粗过滤设备和精过滤设备,所述精过滤设备和所述粗过滤设备串联。可选的,所述主管上设有副管,所述副管和所述精过滤设备并联,所述副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精过滤设备的进油端和出油端均设有第二控制阀。可选的,所述储油容器上设有补油管和出油管。可选的,所述储油容器为油锅,所述油锅内设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上包括网带、固定在所述网带上的刮板,所述网带部分浸入到所述油锅的油内;所述网带依次包括入料倾斜部、中间浸入部和出料倾斜部,所述入料倾斜部用于接收油炸材料,所述中间浸入部浸入到所述油锅的油内,所述出料倾斜部的出料端高于所述油锅的油面;所述油锅内还设有压料机构,所述压料机构位于所述油锅的油面上方,所述压料机构用于将油炸材料压入到所述油锅的油内。可选的,所述压料机构包括一对滑槽、活动杆和压板,所述活动杆两端置于所述滑槽内且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所述压板能够转动且所述压板安装在所述活动杆上。可选的,所述储油容器为油筒,所述油筒内设有螺旋叶片。一种油炸装置,包括所述的循环加热系统,当所述循环加热系统至少有两组时,各组之间的所述循环加热系统之间通过输送机连接。如上所述,本技术的循环加热系统及油炸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管路循环的方式实现对储油容器内的油的加热,使得能够让储油容器内的油温更加均匀,从而提高食品的加工质量。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的循环加热系统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的油炸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技术的压料机构的示意图。图4显示为本技术的液位浮球传感机构的示意图。图5显示为第一感应头和第二感应头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支架2触发组3感应组21浮球22支杆23触发件31第一感应头32第二感应头231倒角结构311滚轮312传感器313安装座314弹性件315支耳11横梁4储油容器5测量容器6盖板7加热炉8过滤组件71热交换管711主管7111水泵81粗过滤设备82精过滤设备7112副管71121第一控制阀821第二控制阀401补油管402出油管41油锅411输送机构4111网带4112刮板41111入料倾斜部41112中间浸入部41113出料倾斜部412压料机构4121滑槽4122活动杆4123压板42油筒421螺旋叶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4和图5。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以下各个实施例仅是为了举例说明。各个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组合,其不仅仅限于以下单个实施例展现的内容。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循环加热系统,包括:储油容器4、加热炉7和过滤组件8,所述加热炉7内设有热交换管71,所述加热炉7对所述热交换管71加热,所述热交换管71的两端均通过主管711和所述储油容器4连通形成一个串联的循环回路,所述主管711上设有水泵7111;所述过滤组件8设置在所述主管711上,所述过滤组件8位于所述热交换管71的进油端。通过循环管路实现对储油容器4内的油的循环,能够让油温控制更加准确,同时受热更加均匀,同一批的油炸食品能够保证较好的一致性,从而提高食品的质量。具体工作原理为,水泵7111提供动力实现油的循环,油在热交换管71的位置被加热炉7加热,然后回到储油容器4中,往复循环。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热交换管71包括螺旋部分。螺旋部分能够实现在加热炉7空间一定的情况下,让螺旋部分的加热面积尽量的多,提高加热的效率。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加热炉7包括喷气管,所述喷气管在所述加热炉7的燃烧室内且位于所述燃烧室的上侧,所述加热炉7的出气管位于所述燃烧室的上侧。喷气管喷处的燃料向下喷出且燃烧,然后火焰及烟气到达底侧后再向上窜动,然后排出加热炉7,使得温度较高的烟气能够和螺旋部分接触更长的时间,其加热效果较好。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过滤组件8包括粗过滤设备81和精过滤设备82,所述精过滤设备82和所述粗过滤设备81串联。能够分阶段过滤,对其过滤的效果更好,将粗过滤设备81和精过滤设备82分开,使得粗过滤设备81和精过滤设备82在维修时较为方便。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主管711上设有副管7112,所述副管7112和所述精过滤设备82并联,所述副管7112上设有第一控制阀71121,所述精过滤设备82的进油端和出油端均设有第二控制阀821。通过副管7112的设置,当精过滤设备82发生堵塞时,副管7112仍然能够处于连通状态,保证循环运行且提高了安全性,在堵塞时,可以将第二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储油容器,/n加热炉,所述加热炉内设有热交换管,所述加热炉对所述热交换管加热,所述热交换管的两端均通过主管和所述储油容器连通形成一个串联的循环回路,所述主管上设有水泵;/n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主管上,所述过滤组件位于所述热交换管的进油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油容器,
加热炉,所述加热炉内设有热交换管,所述加热炉对所述热交换管加热,所述热交换管的两端均通过主管和所述储油容器连通形成一个串联的循环回路,所述主管上设有水泵;
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主管上,所述过滤组件位于所述热交换管的进油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包括螺旋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包括喷气管,所述喷气管在所述加热炉的燃烧室内且位于所述燃烧室的上侧,所述加热炉的出气管位于所述燃烧室的上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粗过滤设备和精过滤设备,所述精过滤设备和所述粗过滤设备串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循环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上设有副管,所述副管和所述精过滤设备并联,所述副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精过滤设备的进油端和出油端均设有第二控制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容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坤龙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南川区陈吉旺福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