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8828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1:11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驱动模块,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扇出区域,所述显示区域中设置有多条数据线,所述扇出区域设置有多条连接线;其中,每一条数据线与一连接线相互连接;所述显示区域包括水平排列的多个子区域;所述驱动模块包括:至少一个芯片承载薄膜,所述芯片承载薄膜包括多个源极驱动单元,所述每个源极驱动单元与一子区域连接;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通过连接引线分别与所述源极驱动单元连接。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显示装置的一般显示原理是通过TFT(ThinFilm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基板上纵横交错的栅线和数据线控制各个像素逐行打开或关闭,以实现理想图像的显示。而控制像素数据信号是从显示装置中的控制芯片发出的,通常需要利用COF(ChipOnFilm,覆晶薄膜)将数据信号分别传输至TFT基板上的数据线。传统的处理方式为扇出(fan-out)布局,所谓扇出布局,就是连接数据线的一部分导线在整体上呈扇形,而扇出布局中位于扇出区域两侧的导线的长度会比位于扇出区域中间的导线长很多,所以两侧导线的阻值比中间导线的阻值大很多,导致数据信号在两侧导线传输时波形严重失真,产生色偏,进而使得该扇出区域两侧导线所控制的像素呈现亮斑或暗斑(fan-outmura),影响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现有面板设计从覆晶薄膜到显示区域之间的走线形成了一个扇形区域,即扇出区。在扇出区内,由于中间区域走线比较短,两侧区域走线比较长,所以两侧阻抗比中间大,使得信号在两侧衰减严重,最终导致两侧与中间区域相比存在严重的充电不足问题,视效上表现为色偏。由于现有面板设计扇出区域走线两侧比中间长,讯息延迟大很多,造成两侧充电不足,视效上表现为色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驱动模块,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扇出区域,所述显示区域中设置有多条数据线,所述扇出区域设置有多条连接线;其中,每一条数据线与一连接线相互连接;所述显示区域包括水平排列的多个子区域;所述驱动模块包括:至少一个芯片承载薄膜,所述芯片承载薄膜包括多个源极驱动单元,所述每个源极驱动单元与一子区域连接;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通过连接引线分别与所述源极驱动单元连接。本申请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芯片承载薄膜的长度小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长度,所述芯片承载薄膜包括2个源极驱动单元,所述显示区域包括水平排列的2个子区域,所述2个源极驱动单元的设置位置以水平均匀间隔排列。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芯片承载薄膜包括3个源极驱动单元,所述显示区域包括水平排列的3个子区域,其中,所述源极驱动单元与所述水平排列的3个子区域互相连接。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芯片承载薄膜的长度小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长度,所述3个源极驱动单元的设置位置以水平均匀间隔排列。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芯片承载薄膜的长度小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长度,所述3个源极驱动单元的设置位置以错开间隔排列。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芯片承载薄膜分成3个源极驱动单元别对这一扇出区域进行驱动。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扇出区域包括第一扇出区域、所述第一扇出区域包括与所述第一源极驱动单元连接的多条第一扇出导线。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扇出区域包括第二扇出区域所述第二扇出区域包括与所述第二源极驱动单元连接的多条第二扇出导线。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扇出区域包括第三扇出区域,所述第三扇出区域包括与所述第三源极驱动单元连接的多条第三扇出导线。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亮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扇出区域,用于检测所述扇出区域中的显示亮度。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扇出区域边缘的覆晶薄膜,所述源极驱动单元设置于所述覆晶薄膜上。本申请改善因面板扇出区域走线长度不均而引起的色偏现象,并且显著降低覆晶薄膜的温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附图中的图式,其中相同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的组件。以下的说明是基于所例示的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申请未在此详述的其它具体实施例。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非用以限制本申请。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夸大了层、膜、面板、区域等的厚度。在附图中,为了理解和便于描述,夸大了一些层和区域的厚度。将理解的是,当例如层、膜、区域或基底的组件被称作“在”另一组件“上”时,所述组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组件。附图和说明被认为在本质上是示出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另外,为了理解和便于描述,附图中示出的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但是本申请不限于此。另外,在说明书中,除非明确地描述为相反的,否则词语“包括”将被理解为意指包括所述组件,但是不排除任何其它组件。此外,在说明书中,“在......上”意指位于目标组件上方或者下方,而不意指必须位于基于重力方向的顶部上。为更进一步阐述本申请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依据本申请提出的一种显示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示意图及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示意图,请参照图1及图2,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一种显示装置10,所述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面板100和驱动模块200,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域110和扇出区域120,所述显示区域110中设置有多条数据线111,所述扇出区域120设置有多条连接线121;其中,每一条数据线111与一连接线121相互连接;所述显示区域110包括水平排列的多个子区域;所述驱动模块200包括:至少一个芯片承载薄膜210,所述芯片承载薄膜210包括多个源极驱动单元230、232、234,所述每个源极驱动单元230、232、234与一子区域连接;控制芯片220,所述控制芯片220通过连接引线分别与所述源极驱动单元230、232、234连接。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芯片承载薄膜210的长度小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长度,所述芯片承载薄膜210包括2个源极驱动单元230、232,所述显示区域110包括水平排列的2个子区域,所述2个源极驱动单元230、232的设置位置以水平均匀间隔排列。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芯片承载薄膜210包括3个源极驱动单元230、232、234,所述显示区域110包括水平排列的3个子区域,其中,所述源极驱动单元230、232、234与所述水平排列的3个子区域互相连接。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芯片承载薄膜210的长度小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长度,所述3个源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扇出区域,所述显示区域中设置有多条数据线,所述扇出区域设置有多条连接线;其中,每一条数据线与一连接线相互连接;/n所述显示区域包括水平排列的多个子区域;/n所述驱动模块包括:/n至少一个芯片承载薄膜,所述芯片承载薄膜包括多个源极驱动单元,所述每个源极驱动单元与一子区域连接;/n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通过连接引线分别与所述源极驱动单元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扇出区域,所述显示区域中设置有多条数据线,所述扇出区域设置有多条连接线;其中,每一条数据线与一连接线相互连接;
所述显示区域包括水平排列的多个子区域;
所述驱动模块包括:
至少一个芯片承载薄膜,所述芯片承载薄膜包括多个源极驱动单元,所述每个源极驱动单元与一子区域连接;
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通过连接引线分别与所述源极驱动单元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承载薄膜的长度小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长度,所述芯片承载薄膜包括2个源极驱动单元,所述显示区域包括水平排列的2个子区域,所述2个源极驱动单元的设置位置以水平均匀间隔排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承载薄膜包括3个源极驱动单元,所述显示区域包括水平排列的3个子区域,其中,所述源极驱动单元与所述水平排列的3个子区域互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承载薄膜的长度小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晓立
申请(专利权)人: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