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水泵节能云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8546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水泵节能云控制系统,包括智能变流量节能控制模块,与所述智能变流量节能控制模块相配合的地源热泵系统,与所述智能变流量节能控制模块信号互联且与所述地源热泵系统相配合的信号采集模块,与所述智能变流量节能控制模块配合使用的执行模块,以及与所述智能变流量节能控制模块信号互联的云检测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适用于满足原有流量的情况下且对室内舒适度要求高,同时还能够对管网水的温度、压力、流量的变化进行自动调节。

Energy saving cloud control system for circulating water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水泵节能云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云控制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循环水泵节能云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中央空调循环水泵进行节能的方式,多数在循环水泵上加装变频器,以此来降低频率,以设定的固定频率运行,但其以降低管网内水的流量和牺牲室内舒适度为代价,以此来达到节能的效果,但这种方式不能满足原有流量,室内舒适度高的条件,从而不能够达到节能为目的,同时用于管网水的温度、压力、流量的变化进行自动调节较为困难,不能实现智能变流量节能控制,因此需要一种控制系统以此来实现对循环水泵节能的智能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满足原有流量且对室内舒适度要求高,同时能够对管网水的温度、压力、流量的变化进行自动调节的循环水泵节能云控制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水泵节能云控制系统,包括智能变流量节能控制模块,与所述智能变流量节能控制模块相配合的地源热泵系统,与所述智能变流量节能控制模块信号互联且与所述地源热泵系统相配合的信号采集模块,与所述智能变流量节能控制模块配合使用的执行模块,以及与所述智能变流量节能控制模块信号互联的云检测模块;所述地源热泵系统包括与地热进行热交换的多个地源热泵主机,设置在多个所述地源泵主机冷暖水供水管端的分水器,与所述分水器相连通的多个室内热交换器,与多个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相连通的集水器,一端与所述集水器相连通且另一端与地源热泵主机相连通的多个冷暖水泵;与多个地源热泵主机相连通用于与地热源进行热量交换的多个地源泵。所述信号采集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分水器与所述地源热泵主机之间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流量计,设置在所述集水器与冷暖泵之间的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地源泵向地源送水端的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地源泵主机与地源水回水端的第四温度传感器,以及设置在室外的第五温度传感器。所述执行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多个所述冷暖水泵之间的多个第一节能控制柜,以及用于控制多个所述地源泵的多个第二节能控制柜。所述云检测模块包括与所述智能变流量节能控制模块信号互联的上位机,与所述上位机信号互联的多台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或个人计算机。所述智能变流量节能控制模块为PLC或计算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智能变流量节能控制模块能够实时监测到整个系统内的流量和温度变化,并将获得参数进行分析,同时结合采集到的室外温度,将运算的结果反馈至各个水泵来调节流量,以达到室内温度舒适,同时又降低了能耗,达到了节能的效果,然后将数据上传至上位机,采用的上位机优选的采用PLC或计算机的方式,通过分层运算各自控制各自系统的方式,从而降低了数据出错的概率,同时能够实时将数据传输至云系统,能够通过智能终端能够获得实时的调整,同时本专利技术在实际使用中,一般能够节能量最低保障30%,实际运行工况下,节能量在35%-55%之间,受气候环境影响,节能量也不低于30%,节能效果显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智能变流量控制系统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云控制系统连接示意图;图中:1.第五温度传感器;2.上位机;3.智能变流量节能控制模块;4.第三温度传感器;5.地源泵;6.第四温度传感器;7.地源热泵主机;8.流量计;9.冷暖水泵;10.第一温度传感器;11.第二温度传感器;12.分水器;13.集水器;14.第二节能控制柜;15.第一节能控制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循环水泵节能云控制系统,包括智能变流量节能控制模块,与所述智能变流量节能控制模块3相配合的地源热泵系统,与所述智能变流量节能控制模块3信号互联且与所述地源热泵系统相配合的信号采集模块,与所述智能变流量节能控制模块3配合使用的执行模块,以及与所述智能变流量节能控制模块信号互联的云检测模块;所述地源热泵系统包括与地热进行热交换的地源热泵主机7,设置在所述地源泵主机7冷暖水供水管端的分水器12,与分水器12相连通的五个室内热交换器(图上未示出),与一个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相连通的集水器13,一端与所述集水器13相连通且另一端与一个地源热泵主机7相连通的三个冷暖水泵9;与三个地源热泵主机7分别相连通用于与地热源进行热量交换的三个地源泵5。所述信号采集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分水器12与所述地源热泵主机7之间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0和流量计8,设置在所述集水器13与冷暖泵9之间的第二温度传感器11,设置在所述地源泵5向地源送水端的第三温度传感器4,设置在所述地源泵主机7与地源水回水端的第四温度传感器6,以及设置在室外的第五温度传感器1。所述执行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1与多个所述冷暖水泵9之间的多个第一节能控制柜15,以及用于控制多个所述地源泵的第二控制柜14。所述云检测模块包括与所述智能变流量节能控制模块信号互联的上位机2,与所述上位机信号互联的多台智能终端16。所述智能终端16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或个人计算机。所述智能变流量节能控制模块3为PLC或计算机。该实施例中将整个控制系统分为五个模块,通过各个模块实现不同的功能,以此来实现系统的高效精准运行;采用的地源热泵系统包括与地热进行热交换的地源热泵主机其能够实现从与地下热源的热量交换与室内热量交换的两大功能,而与地源热泵主机相连通的分水器能够将温度适宜的供暖或制冷水传递至分水器,并由分水器分配给室内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优选的采用风冷风机的方式,当然还可采用暖气片的方式,还可采用散热片的方式,在将供暖或制冷水分配至各个室内热交换器后,由集水器将变冷或变热的水进行收集,然后通过冷暖水泵传递给地源热泵主机,由于采用的地源热泵主机数量为三个,因此采用的冷暖水泵数量也为三个,而采用的地源泵的数量也为三个,使得其能够实现单独控制,以此来实现控制工作的数量,确保制冷或制热的效果。另外,为了进一步的提高系统的智能化,采用的信号采集模块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第五温度传感器和流量计,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流量计能够采集到进入分水器中的温度和水流量,而从第二温度传感器能够获得集水器进入地源热泵主机时的温度,并与检测室外温度的第五传感器进行配合,以此来进行整体协调,来确保温度的舒适性,并兼顾节能的效果,而采用的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能够实现对向地源送水和回水时的温度检测,来确保制冷或制热的效果,同时采用的温度传感器均为半导体热电偶传感器,当然还可以是PN结温度传感器或集成温度传感器。另外,采用的执行模块包括四个第一节能控制柜,以及用于控制三个所述地源泵的第二节能控制柜;采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水泵节能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变流量节能控制模块,与所述智能变流量节能控制模块相配合的地源热泵系统,与所述智能变流量节能控制模块信号互联且与所述地源热泵系统相配合的信号采集模块,与所述智能变流量节能控制模块配合使用的执行模块,以及与所述智能变流量节能控制模块信号互联的云检测模块;/n所述地源热泵系统包括与地热进行热交换的多个地源热泵主机,设置在多个所述地源泵主机冷暖水供水管端的分水器,与所述分水器相连通的多个室内热交换器,与多个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相连通的集水器,一端与所述集水器相连通且另一端与地源热泵主机相连通的多个冷暖水泵;/n与多个地源热泵主机相连通用于与地热源进行热量交换的多个地源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水泵节能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变流量节能控制模块,与所述智能变流量节能控制模块相配合的地源热泵系统,与所述智能变流量节能控制模块信号互联且与所述地源热泵系统相配合的信号采集模块,与所述智能变流量节能控制模块配合使用的执行模块,以及与所述智能变流量节能控制模块信号互联的云检测模块;
所述地源热泵系统包括与地热进行热交换的多个地源热泵主机,设置在多个所述地源泵主机冷暖水供水管端的分水器,与所述分水器相连通的多个室内热交换器,与多个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相连通的集水器,一端与所述集水器相连通且另一端与地源热泵主机相连通的多个冷暖水泵;
与多个地源热泵主机相连通用于与地热源进行热量交换的多个地源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泵节能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采集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分水器与所述地源热泵主机之间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流量计,设置在所述集水器与冷暖泵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文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休伦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