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遮阳伞的高稳定性旋转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8471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遮阳伞的高稳定性旋转底座,涉及遮阳伞伞座机构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第一旋转安装通槽内壁面上开设有连通上侧贮油槽、底侧贮油槽的反向交互油线槽;反向交互油线槽倾斜设置并与油线槽相通;第二底侧卡扣环槽上配合安装开口式的底侧卡扣环;底座基体底侧安装有底侧密封盖。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传统的遮阳伞旋转底座的轴承旋转支撑结构,改变为贮油槽、油线槽的结构,通过旋转产热对贮油槽内的固态油进行液化膨胀,并快速的填充油线槽,对第一旋转安装通槽与转动管杆之间进行液态填充支撑,大大提升了上侧旋转体与底座基体之间转动时的稳定性,避免了轴承支撑转动方式的不稳定和高磨损问题。

A high stability rotating base for sunsha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遮阳伞的高稳定性旋转底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遮阳伞伞座机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遮阳伞的高稳定性旋转底座。
技术介绍
遮阳伞是夏季遮阳、户外设点、摆摊等必不可少的户外工具,普通的遮阳伞一般是由伞面、立柱和底座组成,在对普通的遮阳伞进行安装时,需要搬一些石头、砖块等重物将底座固定好,底座固定后再撑开伞面,这种安装遮阳伞的方式不仅浪费劳力,而且安装后不便进行伞面转动、位置迁移;为了解决上述普通遮阳伞出现的问题,便出现了底座可以旋转改变伞面的位置的旋转底座,一般是由固定盘和旋转盘两部分组成,旋转盘套接设置在固定盘上,在旋转盘和固定盘的接触面之间设置钢珠,使旋转盘在钢珠构成的外圆周上转动,同时在旋转盘和固定盘之间的中部设置轴承,此类旋转底座虽然可以方便伞面的旋转;但是这种依靠中部设置轴承的旋转底座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在转动遮阳伞支撑杆时,普通的轴承内部的钢珠与轴承环槽之间本身就存在较大缝隙,再加上支撑杆底部的旋转盘承受遮阳伞较大的重力、旋转力等,用于支撑旋转的轴承磨损就会加快,遮阳伞在转动调节时就容易大幅度晃动,导致轴承磨损的恶性循环,其使用寿命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遮阳伞的高稳定性旋转底座,通过旋转产热对贮油槽内的固态油进行液化膨胀,并快速的填充油线槽,对第一旋转安装通槽与转动管杆之间进行液态填充支撑,大大提升了上侧旋转体与底座基体之间转动时的稳定性,避免了轴承支撑转动方式的不稳定和高磨损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r>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遮阳伞的高稳定性旋转底座,包括底座基体,底座基体上侧设有第一上侧环板;第一上侧环板的四个边角位置处都设置有第一边角延伸板;底座基体上包括有用于加固第一边角延伸板的第一边侧加固板;第一上侧环板的上侧面开设有第一上侧钢珠环槽;底座基体上开设有第一旋转安装通槽;底座基体的一侧设置有一对第一边侧连接板;底座基体的底侧设有向下凸起的第一底侧凸出环板;底座基体的底侧设有向下凸起的第一底侧外环板;第一底侧外环板位于第一底侧凸出环板的外围侧;第一底侧凸出环板与第一底侧外环板之间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底侧加固板;第一旋转安装通槽的上部位置开设有上侧贮油槽;第一旋转安装通槽的下部位置开设有底侧贮油槽;第一旋转安装通槽内壁面上开设有连通上侧贮油槽、底侧贮油槽的螺旋状的油线槽;第一旋转安装通槽内壁面上开设有连通上侧贮油槽、底侧贮油槽的反向交互油线槽;反向交互油线槽与油线槽反向交错相通。包括活动安装在底座基体上侧的上侧旋转体;上侧旋转体的四个边角位置处都设置有第二边角延伸板;上侧旋转体上设有用于加固第二边角延伸板的第二边侧加固板;上侧旋转体的底侧面设有第二底侧盘体;第二底侧盘体上开设有第二下侧钢珠环槽;第二底侧盘体的外围环侧设有若干环侧卡位齿板;上侧旋转体上设有位于第二底侧盘体下侧的转动管杆;转动管杆活动安装在底座基体的第一旋转安装通槽内;转动管杆的环侧底部开设有第二底侧卡扣环槽;第二底侧卡扣环槽上配合安装开口式的底侧卡扣环;上侧旋转体上开设有纵向贯穿第二底侧盘体/转动管杆的内侧安装通槽。底座基体底侧安装有底侧密封盖;底侧密封盖内安装有内侧密封垫圈;底座基体的第一边侧连接板上活动安装有边侧踩踏体;边侧踩踏体上包括有与第一边侧连接板活动连接的踏板前连块;踏板前连块上开设有与环侧卡位齿板相配合的踏板卡齿缺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边角延伸板上开设有纵向的第一边角通孔;第二边角延伸板上开设有纵向的第二边角通孔;第二边角通孔的开孔位置与第一边角通孔的开孔位置相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底侧外环板的凸出尺寸大于第一底侧凸出环板的凸出尺寸;底座基体的底侧面上开设有位于第一底侧外环板内侧的第一底侧安装槽;底侧密封盖卡合安装在底座基体底侧的第一底侧安装槽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二下侧钢珠环槽与底座基体上的第一上侧钢珠环槽的位置相配合;第一上侧钢珠环槽与第二下侧钢珠环槽的组合槽体内安装若干滚动钢珠。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侧旋转体安装在底座基体后的转动管杆底侧的第二底侧卡扣环槽的位置位于第一底侧凸出环板的下方侧;内侧密封垫圈的内径尺寸大于底侧卡扣环的外围尺寸。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旋转安装通槽内的上侧贮油槽/底侧贮油槽的槽体径向深度尺寸大于油线槽的槽体径向深度尺寸;反向交互油线槽的槽体开口宽度尺寸与油线槽的槽体开口宽度尺寸相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边侧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边板通孔;踏板前连块上开设有与第一边侧连接板上的第一边板通孔相配合的踏板安装轴孔;边侧踩踏体的底侧设有用于加固支撑踏板前连块的踏板加固底块;边侧踩踏体上开设有踏板防滑槽;踏板防滑槽内设有若干踏板摩擦凸条板。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传统的遮阳伞旋转底座的轴承旋转支撑结构,改变为贮油槽、油线槽的结构,通过旋转产热对贮油槽内的固态油进行液化膨胀,并快速的填充油线槽,对第一旋转安装通槽与转动管杆之间进行液态填充支撑,大大提升了上侧旋转体与底座基体之间转动时的稳定性,避免了轴承支撑转动方式的不稳定和高磨损问题;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旋转安装通槽内设置倾斜的反向交互油线槽,既满足顺向旋转操作,也能够实现反向快速旋转操作,使得遮阳伞的转动顺滑响应速度更快。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遮阳伞的高稳定性旋转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置部件分离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底座基体上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底座基体底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底座基体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上侧旋转体底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边侧踩踏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座基体,101-第一上侧环板,102-第一边侧加固板,103-第一边角延伸板,104-第一边角通孔,105-第一上侧钢珠环槽,106-第一旋转安装通槽,107-第一边侧连接板,108-第一边板通孔,109-第一底侧凸出环板,110-第一底侧外环板,111-第一底侧加固板,112-第一底侧安装槽,113-上侧贮油槽,114-底侧贮油槽,115-油线槽,116-反向交互油线槽;2-上侧旋转体,201-第二边角延伸板,202-第二边侧加固板,203-第二边角通孔,204-第二底侧盘体,205-第二下侧钢珠环槽,206-转动管杆,207-内侧安装通槽,208-环侧卡位齿板;209-第二底侧卡扣环槽;3-底侧密封盖;4-内侧密封垫圈;5-边侧踩踏体,501-踏板前连块,502-踏板卡齿缺口,503-踏板安装轴孔,504-踏板加固底块,505-踏板防滑槽,506-踏板摩擦凸条板;6-底侧卡扣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遮阳伞的高稳定性旋转底座,其特征在于:/n包括底座基体(1),所述底座基体(1)上侧设有第一上侧环板(101);/n所述第一上侧环板(101)的四个边角位置处都设置有第一边角延伸板(103);/n所述底座基体(1)上包括有用于加固第一边角延伸板(103)的第一边侧加固板(102);/n所述第一上侧环板(101)的上侧面开设有第一上侧钢珠环槽(105);/n所述底座基体(1)上开设有第一旋转安装通槽(106);/n所述底座基体(1)的一侧设置有一对第一边侧连接板(107);/n所述底座基体(1)的底侧设有向下凸起的第一底侧凸出环板(109);/n所述底座基体(1)的底侧设有向下凸起的第一底侧外环板(110);/n所述第一底侧外环板(110)位于第一底侧凸出环板(109)的外围侧;/n所述第一底侧凸出环板(109)与第一底侧外环板(110)之间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底侧加固板(111);/n所述第一旋转安装通槽(106)的上部位置开设有上侧贮油槽(113);/n所述第一旋转安装通槽(106)的下部位置开设有底侧贮油槽(114);/n所述第一旋转安装通槽(106)内壁面上开设有连通上侧贮油槽(113)、底侧贮油槽(114)的螺旋状的油线槽(115);/n所述第一旋转安装通槽(106)内壁面上开设有连通上侧贮油槽(113)、底侧贮油槽(114)的反向交互油线槽(116);/n所述反向交互油线槽(116)与油线槽(115)反向交错相通;/n包括活动安装在底座基体(1)上侧的上侧旋转体(2);/n所述上侧旋转体(2)的四个边角位置处都设置有第二边角延伸板(201);/n所述上侧旋转体(2)上设有用于加固第二边角延伸板(201)的第二边侧加固板(202);/n所述上侧旋转体(2)的底侧面设有第二底侧盘体(204);/n所述第二底侧盘体(204)上开设有第二下侧钢珠环槽(205);/n所述第二底侧盘体(204)的外围环侧设有若干环侧卡位齿板(208);/n所述上侧旋转体(2)上设有位于第二底侧盘体(204)下侧的转动管杆(206);/n所述转动管杆(206)活动安装在底座基体(1)的第一旋转安装通槽(106)内;/n所述转动管杆(206)的环侧底部开设有第二底侧卡扣环槽(209);/n所述第二底侧卡扣环槽(209)上配合安装开口式的底侧卡扣环(6);/n所述上侧旋转体(2)上开设有纵向贯穿第二底侧盘体(204)/转动管杆(206)的内侧安装通槽(207);/n所述底座基体(1)底侧安装有底侧密封盖(3);/n所述底侧密封盖(3)内安装有内侧密封垫圈(4);/n所述底座基体(1)的第一边侧连接板(107)上活动安装有边侧踩踏体(5);/n所述边侧踩踏体(5)上包括有与第一边侧连接板(107)活动连接的踏板前连块(501);/n所述踏板前连块(501)上开设有与环侧卡位齿板(208)相配合的踏板卡齿缺口(5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遮阳伞的高稳定性旋转底座,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座基体(1),所述底座基体(1)上侧设有第一上侧环板(101);
所述第一上侧环板(101)的四个边角位置处都设置有第一边角延伸板(103);
所述底座基体(1)上包括有用于加固第一边角延伸板(103)的第一边侧加固板(102);
所述第一上侧环板(101)的上侧面开设有第一上侧钢珠环槽(105);
所述底座基体(1)上开设有第一旋转安装通槽(106);
所述底座基体(1)的一侧设置有一对第一边侧连接板(107);
所述底座基体(1)的底侧设有向下凸起的第一底侧凸出环板(109);
所述底座基体(1)的底侧设有向下凸起的第一底侧外环板(110);
所述第一底侧外环板(110)位于第一底侧凸出环板(109)的外围侧;
所述第一底侧凸出环板(109)与第一底侧外环板(110)之间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底侧加固板(111);
所述第一旋转安装通槽(106)的上部位置开设有上侧贮油槽(113);
所述第一旋转安装通槽(106)的下部位置开设有底侧贮油槽(114);
所述第一旋转安装通槽(106)内壁面上开设有连通上侧贮油槽(113)、底侧贮油槽(114)的螺旋状的油线槽(115);
所述第一旋转安装通槽(106)内壁面上开设有连通上侧贮油槽(113)、底侧贮油槽(114)的反向交互油线槽(116);
所述反向交互油线槽(116)与油线槽(115)反向交错相通;
包括活动安装在底座基体(1)上侧的上侧旋转体(2);
所述上侧旋转体(2)的四个边角位置处都设置有第二边角延伸板(201);
所述上侧旋转体(2)上设有用于加固第二边角延伸板(201)的第二边侧加固板(202);
所述上侧旋转体(2)的底侧面设有第二底侧盘体(204);
所述第二底侧盘体(204)上开设有第二下侧钢珠环槽(205);
所述第二底侧盘体(204)的外围环侧设有若干环侧卡位齿板(208);
所述上侧旋转体(2)上设有位于第二底侧盘体(204)下侧的转动管杆(206);
所述转动管杆(206)活动安装在底座基体(1)的第一旋转安装通槽(106)内;
所述转动管杆(206)的环侧底部开设有第二底侧卡扣环槽(209);
所述第二底侧卡扣环槽(209)上配合安装开口式的底侧卡扣环(6);
所述上侧旋转体(2)上开设有纵向贯穿第二底侧盘体(204)/转动管杆(206)的内侧安装通槽(207);
所述底座基体(1)底侧安装有底侧密封盖(3);
所述底侧密封盖(3)内安装有内侧密封垫圈(4);
所述底座基体(1)的第一边侧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泮礼礼
申请(专利权)人:临海市东塍伞业辅材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