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电站进水口前水流结构优化设计多功能试验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水电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水电站进水口前水流结构优化设计多功能试验系统。技术背景水库水体建成运行后,深水水体的水温趋向于沿深度分层。取水过程中,深水下泄水温会产生显著影响,尤其会对下游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进水口采取叠梁门是改善下泄水温过低的一种工程措施,现已应用于一些实例工程中。使用叠梁门后水电站的进水口取水断面缩小,进口高程抬高,使得流动过程复杂无序,导致产生大量漩涡。进水口漩涡可能会增强结构振动,增大水能损失,降低发电效率,甚至影响发电安全。因此,有必要采用消涡措施对进口水流进行改善,以减小水流波动,降低旋涡尺度。在实际工程中通常单独设计建造消涡设施和装置,如专利CN107641972A,但其建设造价非常高,使用条件苛刻,并且消涡范围有限,在工程实际效果并不如预期。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水电站进水口前水流结构优化设计多功能试验系统,能针对不同的来水工况,优化拦污栅—叠梁门间距设计,通过调节拦污栅-叠梁门间距改善水电站进水口水流流态,减小水流紊动强度,降低漩涡尺度,提高水电站发电效率和保障机组运行安全,有着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水电站进水口前水流结构优化设计多功能试验系统的运行方法。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水电站进水口前水流结构优化设计多功能试验系统,包括:多功能模拟单元、流速监测装置和控制平台;所述多功能模拟单元包括库区模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电站进水口前水流结构优化设计多功能试验系统,包括:多功能模拟单元、流速监测装置和控制平台;/n所述多功能模拟单元包括库区模拟水槽(1)、拦污栅(2)、叠梁门(3)、联系梁(4)和进水口管道(5);所述库区模拟水槽(1)具有连接水源的供水管道(12);所述拦污栅(2)和所述叠梁门(3)间隔布置;所述水源的水经由所述供水管道(12)进入库区模拟水槽(1),并依次经过拦污栅(2)、叠梁门(3)和联系梁(4)到达所述进水口管道(5);所述供水管道(12)上安装有供水泵(6)和电磁流量计(7),以分别控制和测量上游供水流量;所述进水口管道(5)尾端安装有流量控制阀门(8),以控制下游下泄流量;/n所述流速监测装置用于监测叠梁门(3)顶部流速、联系梁(4)处的流速、进水口管道(5)处的流速,并将监测数据发送至所述控制平台(4);/n所述控制平台(4)基于所述监测数据分别计算叠梁门(3)顶、联系梁(4)、进水口管道(5)处的三维旋涡强度,并基于计算结果调节所述拦污栅(2)和所述叠梁门(3)的间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电站进水口前水流结构优化设计多功能试验系统,包括:多功能模拟单元、流速监测装置和控制平台;
所述多功能模拟单元包括库区模拟水槽(1)、拦污栅(2)、叠梁门(3)、联系梁(4)和进水口管道(5);所述库区模拟水槽(1)具有连接水源的供水管道(12);所述拦污栅(2)和所述叠梁门(3)间隔布置;所述水源的水经由所述供水管道(12)进入库区模拟水槽(1),并依次经过拦污栅(2)、叠梁门(3)和联系梁(4)到达所述进水口管道(5);所述供水管道(12)上安装有供水泵(6)和电磁流量计(7),以分别控制和测量上游供水流量;所述进水口管道(5)尾端安装有流量控制阀门(8),以控制下游下泄流量;
所述流速监测装置用于监测叠梁门(3)顶部流速、联系梁(4)处的流速、进水口管道(5)处的流速,并将监测数据发送至所述控制平台(4);
所述控制平台(4)基于所述监测数据分别计算叠梁门(3)顶、联系梁(4)、进水口管道(5)处的三维旋涡强度,并基于计算结果调节所述拦污栅(2)和所述叠梁门(3)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站进水口前水流结构优化设计多功能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模拟单元的长度比尺λl、流速比尺λv和流量比尺λQ满足以下关系:λv=λl0.5,λQ=λ12.5;所述长度比尺表明所述多功能模拟单元与实际对应物的长度比例为1:λl;其中λl为任意正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站进水口前水流结构优化设计多功能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泵(6)、所述电磁流量计(7)和所述流量控制阀门(8)分别由所述控制平台(4)通过无线信号控制,以调节或测量流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站进水口前水流结构优化设计多功能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库区模拟水槽(1)中还设有稳水格栅(9);所述稳水格栅(9)下半部分为高度为h的挡板,上半部分为由栅条组成的栅板,且
其中,q为试验下游下泄流量,V为试验下游下泄流速,L为库区模拟水槽(1)的宽度,H为试验上游模拟水位高度,n0为关于挡板高度的不确定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站进水口前水流结构优化设计多功能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流速监测装置包括声学多普勒流速仪(15)及其配套的多参数测量支架(16);所述声学多普勒流速仪(15)安装在所述多参数测量支架(16)上;所述多参数测量支架(16)由控制平台通过无线信号控制,以带动所述多普勒流速仪(15)进行移动;所述声学多普勒流速仪(15)通过无线信号将所述监测数据传输到所述控制平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站进水口前水流结构优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杰,毛劲乔,龚轶青,戴会超,惠二青,黄文琴,朱诗洁,蔡海滨,陆堃,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