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溶液竖向输送降冲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8277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溶液竖向输送降冲击方法,通过在竖向的输送管道内设置若干沿上下方向分布的缓流环槽,中药溶液从所述输送管道内从上向下流动时以从位于上方的缓流环槽溢流到位于下方的缓流槽内的方式进行流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降低中药溶液输送时的中药溶液竖向输送降冲击方法,解决了现有的中药输送管道进行高落差输送时中药流出时的动能大的问题。

The method of reducing impa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olution by vertical transpor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药溶液竖向输送降冲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生产
,尤其涉及中药溶液竖向输送降冲击方法。
技术介绍
在中药煎药自动化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将煎好的存在中药储存桶内的中药灌装到中药瓶或罐内(以下称为中药灌装)。现有的中药灌装为通过输液管道同中药储存桶连通,然后在中药输液管道的末端设置一个出液嘴,通过出液嘴将中药灌装到中药瓶内。现有的中药灌时为通过现有的等径的管道进行输送的,该方式当中药液体输送的落差大时,中药输出时的动能大,导致输出式容易产生溅出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降低中药溶液输送时的中药溶液竖向输送降冲击方法,解决了现有的中药输送管道进行高落差输送时中药流出时的动能大的问题。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中药溶液竖向输送降冲击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竖向的输送管道内设置若干沿上下方向分布的缓流环槽,中药溶液从所述输送管道内从上向下流动时以从位于上方的缓流环槽溢流到位于下方的缓流槽内的方式进行流动。本技术方案进行输出中药液体时,中药溶液为非直接掉落,而是通过缓流环槽层层溢流后进行排放,从而能够降低中药溶液流出输液管道时的动能,使得液体掉落时不容易产生飞溅。作为优选,所述输送管道包括若干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竖管;相邻的竖管之间,上方的竖管的内径大于下方的竖管的外径,上方的竖管的下端套设在下方的竖管的上端上,上方的竖管的下端和下方的竖管的上端之间形成所述缓流环槽;所述缓流环槽沿竖管周向延伸,位于次上方的竖管的上端套设有挡水罩,挡水罩同位于次上方的竖管之间设有出液间隙,位于最上方的所述竖管连接有进液管同在一起。使用时,中药溶液经进液管输入,然后从位于最下方的竖管流出。设置挡水罩,能够避免中药溶液以直落的方式进入位于次上方的竖管,从而降低防溅出效果。而且通过单管也能够进行方便的回气而不容易产生堵塞现象。作为优选,位于最上方的所述竖管的上端设有大径段,所述大径段的上端设有开口面积从上向下逐渐变大的导流罩,所述导流罩的顶端设有浮渣出口。能够使得中药溶液到达大径段时在大径段内产生浮渣上浮,浮渣从浮渣出口排出。导流罩的设置,使得浮渣量较小时也能够可靠地被排出。作为优选,所述导流罩的上表面上设有浮渣出渣滑槽,所述浮渣出口同所述浮渣出渣滑槽连通。能够将浮渣出口冒出的浮渣方便地被转移走。作为优选,所述浮渣出渣滑槽内设有将浮渣出口冒出的浮渣刮到所述浮渣出渣滑槽内的刮渣机构,所述刮渣机构包括主动辊、从动棍、驱动主动辊转动的动力机构、通过主动辊配合从动棍驱动而转动的环形带和若干连接在环形带上的沿环形带的延伸方向分布的刮渣板条,所述环形带位于所述浮渣出口的正上方。能够将浮渣出口冒出的浮渣推到浮渣出渣滑槽内,以防止在浮渣出口上挤压过高而影响排渣效果。作为优选,所述浮渣出口的上端面为朝向浮渣出渣滑槽倾斜的斜面,所述主动辊的轴线和从动棍的轴线确定的面同浮渣出口的上端面平行。在浮渣出口的开口面积小时,又能够方便地布局小刮渣机构。作为优选,所述大径段的内表面同位于最上方的所述缓流环槽的侧壁的内周面之间为锥面过度。便于中药溶液中的沉渣进入缓流环槽。作为优选,所述挡水罩连接有下端伸入到位于次上方的所述竖管的上端内的回气总管,所述回气总管的上端设有若干伸出位于最上方的所述竖管的外部的回气支管。能够提高中药溶液流下时的通畅性。作为优选,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伸入到位于最上方的所述竖管内且位于所述挡水罩的正上方。能够防止进入的中药容易直接冲击缓流环槽而导致沉渣翻起。作为优选,所述缓流环槽的底壁的内表面为上端小下端大的锥面,所述缓流环槽的外侧壁上设有同所述缓流环槽的底壁的最低点连通的沉渣出口,所述沉渣出口内设有封闭所述沉渣出口的塞,所述塞同所述沉渣出口锥面配合密封抵接在一起。使用时,通过拔出塞而通过沉渣出口将沉渣排出。本技术方案能够较为彻底地排出沉渣。塞磨损后通过调整插入深度能够弥补磨损导致的密封不良。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塞固体机构,所述塞固定结构包括按压在塞的外端上的按压块、固定螺栓和连接在按压块上的拉板,所述缓流环槽的底壁的外表面上设有螺纹盲孔,所述按压块上设有沿按压块和塞的分布方向延伸的腰孔,所述固定螺栓穿过所述腰孔后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盲孔内将拉板固定在所述溢流槽的底壁的下表面上。固定和取下塞时方便。塞磨损后又能够按压到塞子而使得塞子进行可靠的密封。本专利技术具有下述优点:高落差输送中药溶液时,中药溶液在下落的过程中为溢流的方式进行下降,能够有效防止产生溅出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输送管道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进液管8、竖管9、缓流环槽10、缓流环槽的底壁11、缓流环槽的外侧壁12、缓流环槽的内侧壁13、缓流环槽的底壁的内表面14、沉渣出口15、塞16、按压块17、固定螺栓18、拉板19、螺纹盲孔20、腰孔21、挡水罩22、出液间隙23、竖管28、大径段24、导流罩25、浮渣出口26、位于最上方的缓流环槽27、位于最上方的竖管28、位于次上方的竖管29、回气总管30、回气支管31、浮渣出渣滑槽32、主动辊33、从动棍34、环形带35、刮渣板条36、浮渣出口的上端面37、位于最下方的竖管3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和图2,一种降中药溶液竖向输送降冲击方法,通过在竖向的输送管道内设置若干沿上下方向分布的缓流环槽10,中药溶液从输送管道内从上向下流动时以从位于上方的缓流环槽溢流到位于下方的缓流槽内的方式进行流动。输送管道包括进液管8和若干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竖管9;相邻的竖管之间,上方的竖管的内径大于下方的竖管的外径,上方的竖管的下端套设在下方的竖管的上端上,上方的竖管的下端和下方的竖管的上端之间形成沿竖管周向延伸的缓流环槽10,上方的竖管的下端设有内翻遍而构成缓流环槽的底壁11,上方的竖管构成缓流环槽的外侧壁12,下方的竖管构成缓流环槽的内侧壁13。缓流环槽的底壁的内表面14为上端小下端大的锥面。缓流环槽的外侧壁上设有同缓流环槽的底壁的最低点连通的沉渣出口15。沉渣出口内设有封闭沉渣出口的塞16。塞为橡胶结构。塞同沉渣出口锥面配合密封抵接在一起。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塞固体机构。塞固定结构包括按压在塞的外端上的按压块17、固定螺栓18和连接在按压块上的拉板19。缓流环槽的底壁的外表面上设有螺纹盲孔20。按压块上设有沿按压块和塞的分布方向延伸的腰孔21。固定螺栓穿过腰孔后螺纹连接在螺纹盲孔内将拉板固定在溢流槽的底壁的下表面上。位于次上方的竖管的上端套设有挡水罩22,挡水罩同位于次上方的竖管之间设有出液间隙23。位于最上方的竖管28的上端设有大径段24。大径段的上端设有开口面积从上向下逐渐变大的导流罩25。导流罩的顶端设有浮渣出口26。进液管穿设到大径段内且位于挡水罩的正上方。横杆同大径段密封连接在一起。大径段的内表面同位于最上方的缓流环槽27的外侧壁的内周面之间为锥面过度。挡水罩连接有下端伸入到位于次上方的竖管29的上端内的回气总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溶液竖向输送降冲击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竖向的输送管道内设置若干沿上下方向分布的缓流环槽,中药溶液从所述输送管道内从上向下流动时以从位于上方的缓流环槽溢流到位于下方的缓流槽内的方式进行流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溶液竖向输送降冲击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竖向的输送管道内设置若干沿上下方向分布的缓流环槽,中药溶液从所述输送管道内从上向下流动时以从位于上方的缓流环槽溢流到位于下方的缓流槽内的方式进行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溶液竖向输送降冲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道包括若干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竖管;相邻的竖管之间,上方的竖管的内径大于下方的竖管的外径,上方的竖管的下端套设在下方的竖管的上端上,上方的竖管的下端和下方的竖管的上端之间形成所述缓流环槽;所述缓流环槽沿竖管周向延伸,位于次上方的竖管的上端套设有挡水罩,挡水罩同位于次上方的竖管之间设有出液间隙,位于最上方的所述竖管连接有进液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溶液竖向输送降冲击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上方的所述竖管的上端设有大径段,所述大径段的上端设有开口面积从上向下逐渐变大的导流罩,所述导流罩的顶端设有浮渣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溶液竖向输送降冲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的上表面上设有浮渣出渣滑槽,所述浮渣出口同所述浮渣出渣滑槽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溶液竖向输送降冲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渣出渣滑槽内设有将浮渣出口冒出的浮渣刮到所述浮渣出渣滑槽内的刮渣机构,所述刮渣机构包括主动辊、从动棍、驱动主动辊转动的动力机构、通过主动辊配合从动棍驱动而转动的环形带和若干连接在环形带上的沿环形带的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永潮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伊尹健康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