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单侧升降功能的预装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827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单侧升降功能的预装车,包括:固定车架、可移动车架、两个主支撑点、Y型拉杆、导轨、调整手轮和四个车轮,可移动车架通过导轨与固定车架连接,调整手轮设置在固定车架上,使可移动车架可在固定车架上左右移动,两个主支撑点以及Y型拉杆设置在可移动支撑架上,具有单侧升降功能的预装车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四个升降装置,所述四个升降装置位于在固定车架下方,且两两并排设置在发动机轴线的左侧和右侧,升降装置的一端与固定车架连接,另一端与地面接触,使预装车的左侧或右侧升降,在保持发动机挂架的状态不变的情况下,利用预装车的单侧升降功能解决遇到挂架承力销与发动机安装节不能对中的问题。

A pre assembled car with one side lift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单侧升降功能的预装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单侧升降功能的预装车。
技术介绍
预装车是发动机台架安装中的专用设备,其用途是利用发动机的辅助支撑点固定发动机,将发动机的主、辅支撑支点腾出,以便向发动机挂架的主承力销与发动机连接,固定发动机。预装车可以具备发动机轴向、水平方向的微调功能,但不具备垂直方向的升降功能,垂直方向的位置调整一般由发动机挂架的升降系统控制。如图1所示,由于发动机挂架上安装的设备不是对称分布,挂架在使用吊车进行轴线方向两点固定时,会存在挂架的主承力销不水平情况,给固定在预装车上的发动机承力销的安装带来很大的不便。如果在安装中操作不当,挂架的重量会通过主承力销施加给发动机承力机匣,无形中造成承力机匣受力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提出一种具有单侧升降功能的预装车。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单侧升降功能的预装车,包括:固定车架、可移动车架、两个主支撑点、Y型拉杆、导轨、调整手轮和四个车轮,可移动车架位于固定车架上,并通过导轨与固定车架连接,调整手轮设置在固定车架上,使可移动车架可在固定车架上左右移动,两个主支撑点以及Y型拉杆设置在可移动支撑架上,用于将发动机固定在预装车上,车轮安装在固定车架下端面,并沿固定车架下端面周向设置;具有单侧升降功能的预装车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四个升降装置,所述四个升降装置位于固定车架下方,且两两并排设置发动机轴线的左侧和右侧,升降装置的一端与固定车架连接,另一端与地面接触,可使预装车的左侧或右侧升降。优选地,所述升降装置为带有自封式液压接头的液压升降装置,包括:活塞杆和筒体,筒体与固定车架相连接,活塞杆在筒体内伸缩,当活塞杆伸出时,与地面接触。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液压加载器和同步装置,所述液压加载器的数量和同步装置的数量均为为两个,同步装置的一端与液压加载器连接,另一端与并排设置在发动机轴线左侧的两升降装置或并排设置在发动机轴线右侧的两升降装置均连接,使并排设置在发动机轴线左侧的两升降装置或并排设置在发动机轴线右侧的两升降装置同步升降。优选地,所述同步装置为分流阀。优选地,所述液压加载器通过软管连接分流阀的进口,分流阀的出口通过软管分别与并排设置在发动机轴线左侧的两液压升降装置的自封式液压接头或并排设置在发动机轴线右侧的两液压升降装置的自封式液压接头相连接。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四个L型支架,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L型支架上,L型支架与固定车架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带有侧向升降装置的预装车,可实现预装车左侧或右侧的两个液压升降装置的同步升降,在保持发动机挂架的状态不变的情况下,利用预装车的单侧升降功能解决遇到挂架承力销与发动机安装节不能对中的问题,可以减少安装过程中对发动机不必要的伤害,并且不改变原有挂架结构以及对预装车原有部件不进行大量改动实现了预装车单侧升降功能,节约成本,实施方法简便。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预装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预装车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预装车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预装车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预装车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预装车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预装车的液压加载器和同步装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预装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挂架1;2、发动机;3、承力销;4、预装车;41、固定车架;42、可移动车架;43、主支撑点、44、Y型拉杆;45、导轨;46、调整手轮;47、车轮;5、主安装节;6、升降装置7、L型支架;8、液压加载器;9、同步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面参照图2至图8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所述一种具有单侧升降功能的预装车。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单侧升降功能的预装车4,包括:固定车架41、可移动车架42、两个主支撑点43、Y型拉杆44、导轨45、调整手轮46和四个车轮47,可移动车架42位于固定车架41上,并通过导轨45与固定车架41连接,调整手轮46设置在固定车架41上,使可移动车架42可在固定车架41上左右移动,两个主支撑点43以及Y型拉杆44设置在可移动支撑架上,用于将发动机2固定在预装车4上,车轮47安装在固定车架41下端面,并沿固定车架41下端面周向设置;具有单侧升降功能的预装车4还包括: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四个升降装置6,四个升降装置6位于固定车架41下方,且两两并排设置在发动机2轴线的左侧和右侧,并与发动机2重心间隔一定距离,升降装置6的一端与固定车架41连接,另一端与地面接触,根据需要使预装车4的左侧或右侧升降。在该实施例中,具有单侧升降功能的预装车4,包括:固定车架41、可移动车架42、两个主支撑点43、Y型拉杆44、导轨45、调整手轮46和四个车轮47,可移动车架42平行设置于固定车架41上,并通过导轨45与固定车架41连接,导轨45设置在固定车架41的上端面,导轨45的滑块与可移动车架42下端面相连接,调整手轮46设置在固定车架41上,调整手轮46通过滚轴丝杠与导轨45配合连接,调整手轮46带动滚轴丝杠运动,滚轴丝杠带动滑块在滑轨上运动,从而使可移动车架42可在固定车架41上左右移动,两个主支撑点43以及Y型拉杆44设置在可移动支撑架上,两个主支撑点43分别设置在可移动车架42近左右边侧的位置且与发动机2的辅助安装点配合,以支撑发动机2,主支撑点为具有支撑作用的部件,比如定位支架,Y型拉杆44设置在可移动车架42近后端侧的位置,Y形拉杆与发动机2后机匣连接,从后部拉住发动机2,使发动机2前部呈悬臂状态固定在预装车上,车轮47安装在固定车架41下端面,并沿固定车架41下端面周向设置,具有单侧升降功能的预装车4还包括: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四个升降装置6,升降装置6的行程为125mm,单个升降装置6的承载力不小于1t,四个升降装置6位于固定车架下方,靠近固定车架41前后边侧的位置,且两两并排设置在发动机2轴线的左侧和右侧,从俯视图看,发动机轴向方向上,升降装置6位于车轮47的内侧,发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单侧升降功能的预装车,包括:固定车架、可移动车架、两个主支撑点、Y型拉杆、导轨、调整手轮和四个车轮,可移动车架位于固定车架上,并通过导轨与固定车架连接,调整手轮设置在固定车架上,使可移动车架可在固定车架上左右移动,两个主支撑点以及Y型拉杆设置在可移动支撑架上,用于将发动机固定在预装车上,车轮安装在固定车架下端面,并沿固定车架下端面周向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四个升降装置,所述四个升降装置位于在固定车架下方,且两两并排设置在发动机轴线的左侧和右侧,升降装置的一端与固定车架连接,另一端与地面接触,可使预装车的左侧或右侧升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单侧升降功能的预装车,包括:固定车架、可移动车架、两个主支撑点、Y型拉杆、导轨、调整手轮和四个车轮,可移动车架位于固定车架上,并通过导轨与固定车架连接,调整手轮设置在固定车架上,使可移动车架可在固定车架上左右移动,两个主支撑点以及Y型拉杆设置在可移动支撑架上,用于将发动机固定在预装车上,车轮安装在固定车架下端面,并沿固定车架下端面周向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四个升降装置,所述四个升降装置位于在固定车架下方,且两两并排设置在发动机轴线的左侧和右侧,升降装置的一端与固定车架连接,另一端与地面接触,可使预装车的左侧或右侧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单侧升降功能的预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为带有自封式液压接头的液压升降装置,包括:活塞杆和筒体,筒体与固定车架相连接,活塞杆在筒体内伸缩,当活塞杆伸出时,与地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单侧升降功能的预装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刚乔恕立樊瑞华李瑞民巩晓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