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翼身柔性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8224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1:57
本申请提供一种翼身柔性连接装置,所述翼身柔性连接装置300包括运动机构310和缓冲器320,所述运动机构310包括前轨道311、后轨道312、滑车313和止动装置314,所述柔性连接装置300用于连接机身100和机翼200,其中:机翼200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竖直方向的前轨道311和后轨道312,前轨道311和后轨道312均为长条状结构,前轨道311和后轨道312的顶端分别设置在机翼200左右侧的下表面;滑车313为用于在前轨道311和后轨道312上滑动的两个滑块组件,前轨道311上设置两个可滑动的滑车313,后轨道312上设置两个可滑动的滑车313,所述滑车313均固定设置在机身100侧面;前轨道31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止动装置314,后轨道31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止动装置314。

A flexible connection device of wing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翼身柔性连接装置
本申请涉及飞行器结构设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翼身柔性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固定翼飞行器的机翼与机身之间采用刚性连接,即通过螺栓、插销等连接件将机身和机翼上的加强点连接成一个较刚性的整体。这种结构存在一个固有的问题:在机翼受到突风的扰动时,机翼的运动会直接传递到机身上,使机身内部的人员或设备以及全机结构承受较大的过载,舒适性差,并且影响结构疲劳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机身内部乘员的舒适性,以及飞机结构在突风条件下承受的载荷。本申请提供一种翼身柔性连接装置,所述翼身柔性连接装置300包括运动机构310和缓冲器320,所述运动机构310包括前轨道311、后轨道312、滑车313和止动装置314,所述柔性连接装置300用于连接机身100和机翼200,其中:机翼200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竖直方向的前轨道311和后轨道312,前轨道311和后轨道312均为长条状结构,前轨道311和后轨道312的顶端分别设置在机翼200左右侧的下表面;滑车313为用于在前轨道311和后轨道312上滑动的两个滑块组件,前轨道311上设置两个可滑动的滑车313,后轨道312上设置两个可滑动的滑车313,所述滑车313均固定设置在机身100侧面;前轨道31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止动装置314,后轨道31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止动装置314;缓冲器320的一端连接在机翼连接接头202上,缓冲器320的另一端连接在机身连接接头328上。优选的,缓冲器320包括弹簧装置和阻尼装置。优选的,所述缓冲器320包括螺栓321、螺母322、关节轴承323、缓冲器上接头324、缓冲器内筒325、缓冲器外筒326和缓冲器下接头327。优选的,机翼连接接头202为双耳结构,机身连接接头328为双耳结构,所述缓冲器320的两端为单耳结构。优选的,缓冲器320的轴向方向与前轨道311的轴向方向、后轨道312的轴向方向均平行。优选的,缓冲器320的弹性系数和阻尼系数根据机翼重量、机身重量和突风频率设置。优选的,所述机身连接接头328设置在机身侧壁结构329上。优选的,所述机翼连接接头202设置在机翼表面201上。与现有飞机机翼与机身的连接结构相比,这种机身和机翼的连接结构具有更好的传载特性,可以改善机身的运动特性和乘员的舒适性,同时降低机翼与机身连接处的作用力,有利于提高飞机结构的疲劳寿命。从另一个方面讲,可以减小飞机集中传力处的结构重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固定翼飞机的轴测图;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固定翼飞机的左视图;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固定翼飞机的前视图;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缓冲器与机翼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翼身柔性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缓冲器与机身的连接示意图;其中:100-机身、200-机翼、300-柔性连接装置、310-运动机构、320-缓冲器、201-机翼下表面、202-机翼连接接头、311-前轨道、312-后轨道、313-滑车、314-止动装置、321-螺栓、322-螺母、323-关节轴承、324-缓冲器上接头、325-缓冲器内筒、326-缓冲器外筒、327-缓冲器下接头、328-机身连接接头、329-机身侧壁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乘员的舒适性和飞机结构承受的过载主要与机身的运动有关。机翼是飞机的主要气动面,受突风影响最为严重。当遭遇突风时,机翼上的气动力会快速变化,并且力会通过机翼与机身之间的接头传递到机身,使机身与机翼一起产生振动和起伏。这些对舒适性和结构载荷都不利。为了避免运动和载荷在机翼和机身中直接传递,本专利技术在机翼和机身中间增加了可以使两者发生相对运动的环节,即通过运动机构使两者相连。为了约束两者不至于碰撞到一起或完全脱离,需要在运动行程的末端设置止动结构。另外,为了使运动能平缓地传递,需要在机翼和机身之间设置缓冲器。缓冲器由弹簧装置和阻尼装置组成。通过合理地选择弹性系数和阻尼系数,可以针对一定频率范围内的突风产生显著的减震减载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翼身柔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身柔性连接装置(300)包括运动机构(310)和缓冲器(320),所述运动机构(310)包括前轨道(311)、后轨道(312)、滑车(313)和止动装置(314),所述柔性连接装置(300)用于连接机身(100)和机翼(200),其中:/n机翼(200)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竖直方向的前轨道(311)和后轨道(312),前轨道(311)和后轨道(312)均为长条状结构,前轨道(311)和后轨道(312)的顶端分别设置在机翼(200)左右侧的下表面;滑车(313)为用于在前轨道(311)和后轨道(312)上滑动的两个滑块组件,前轨道(311)上设置两个可滑动的滑车(313),后轨道(312)上设置两个可滑动的滑车(313),所述滑车(313)均固定设置在机身(100)侧面;前轨道(31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止动装置(314),后轨道(31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止动装置(314);缓冲器(320)的一端连接在机翼连接接头(202)上,缓冲器(320)的另一端连接在机身连接接头(328)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翼身柔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身柔性连接装置(300)包括运动机构(310)和缓冲器(320),所述运动机构(310)包括前轨道(311)、后轨道(312)、滑车(313)和止动装置(314),所述柔性连接装置(300)用于连接机身(100)和机翼(200),其中:
机翼(200)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竖直方向的前轨道(311)和后轨道(312),前轨道(311)和后轨道(312)均为长条状结构,前轨道(311)和后轨道(312)的顶端分别设置在机翼(200)左右侧的下表面;滑车(313)为用于在前轨道(311)和后轨道(312)上滑动的两个滑块组件,前轨道(311)上设置两个可滑动的滑车(313),后轨道(312)上设置两个可滑动的滑车(313),所述滑车(313)均固定设置在机身(100)侧面;前轨道(31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止动装置(314),后轨道(31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止动装置(314);缓冲器(320)的一端连接在机翼连接接头(202)上,缓冲器(320)的另一端连接在机身连接接头(32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身柔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器(3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强蔡栋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