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806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2 0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送器,包括中空的内芯管和与所述内芯管的远端连接的中空的端头,以及套设于所述内芯管远端的端套,所述端套的远端与所述端头的近端连接,所述端套的外表面光滑,且所述端头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排气孔,所述端套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排气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排气孔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排气孔连通,以使流体从所述端套的近端流入后,经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排气孔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排气孔从所述端头流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输送器不会在经皮穿刺时刮擦体内组织,也不会造成输送器穿刺不顺畅,还能使输送器的内部清洗和排气更彻底。

Conve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送器
本技术涉及介入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输送支架等植入体的输送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多采用覆膜支架介入治疗动脉瘤等疾病,由于该治疗方法成本低、治疗周期短、对人体创伤小,因而逐渐成为治疗主动脉瘤等疾病的主流。覆膜支架的输送器在覆膜支架介入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现有输送器的远端设有相互连接的端头和端套,端套上具有一个台阶结构,端套远端的外径大于端套近端的外径,当输送器上的鞘管沿输送器的轴向移动并套接在端套的外表面上后,可通过鞘管与端套之间的径向间隙进行清洗和排气。然而,正是由于端套上这一台阶结构的存在,使得输送器在经皮穿刺时,由于端套的外表面不光滑,台阶部分存在明显的尖锐处,因而容易刮擦体内组织,且使得输送器经皮穿刺不顺畅。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输送器在经皮穿刺时存在的容易刮擦体内组织且穿刺不顺畅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输送器。一种输送器,包括中空的内芯管和与所述内芯管的远端连接的中空的端头,以及套设于所述内芯管远端的端套,所述端套的远端与所述端头的近端连接,所述端套的外表面光滑,且所述端头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排气孔,所述端套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排气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排气孔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排气孔连通,以使流体从所述端套的近端流入后,经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排气孔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排气孔从所述端头流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头的侧壁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排气槽,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排气孔与一个所述第一排气槽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器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内芯管的鞘管,所述端套的最大外径与所述鞘管的远端内径相等。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头的近端外径与所述端套的远端外径相等。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鞘管的远端为锥形管,所述锥形管的侧面与所述鞘管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45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鞘管套在所述端套上时,所述鞘管与所述端套的沿所述鞘管轴向的重叠长度的取值范围为3mm-200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套的远端设有一个第一中空管,所述第一中空管的内径与所述端套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一中空管的壁厚小于所述端套的壁厚,所述第一中空管可插入到所述端头的近端以固定所述端头和所述端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气槽的最大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排气孔的孔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器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内芯管和所述鞘管之间的外芯管,所述外芯管的远端套设有一个固定锚,所述固定锚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排气槽,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排气槽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排气孔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套包括第二中空管和设于所述端套远端的封盖,所述封盖具有一个中心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排气孔设于所述封盖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排气孔和所述中心孔均与所述第二中空管的腔体连通。上述输送器中,端套的外表面光滑,因而不会在经皮穿刺时刮擦体内组织,也不会造成输送器穿刺不顺畅,此外,由于端头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排气孔,端套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排气孔,至少一个第一排气孔与至少一个第二排气孔连通,从而使流体能够从端套的近端经各个第二排气孔流入后,再经过端头上的各个第一排气孔流出,也即从端头的内部流出,使得输送器的内部能够清洗和排气更彻底。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输送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端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端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的输送器的端套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的输送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端头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3的输送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端套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端套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介入医疗器械领域,一般将植入人体或动物体内的医疗器械的距离操作者较近的一端称为“近端”,将距离操作者较远的一端称为“远端”,并依据此原理定义医疗器械的任一部件的“近端”和“远端”。“轴向”一般是指医疗器械在被输送时的长度方向,“径向”一般是指医疗器械的与其“轴向”垂直的方向,并依据此原理定义医疗器械的任一部件的“轴向”和“径向”。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实施例1提出一种输送器,包括中空的内芯管和与内芯管的远端连接的中空的端头,以及套设于内芯管的远端的端套,端套的远端与端头的近端连接,端头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排气孔,端套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排气孔,至少一个第一排气孔与至少一个第二排气孔连通,以使流体从端套的近端流入后,经第二排气孔和第一排气孔从端头流出。具体地,请参考图1,实施例1的输送器100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设的中空的内芯管110、中空的推杆120和中空的鞘管130,以及与内芯管110的远端连接且腔体连通的端头140,固定地套设于内芯管110的远端上的端套150,端套150的远端与端头140的近端固定连接,内芯管110上还套设有一个外芯管160,推杆120的远端与外芯管160的近端固定连接,外芯管160和推杆120可相对内芯管110进行轴向移动,鞘管130可相对外芯管160进行轴向移动。请参考图2,端头140上沿其周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孔141,多个第一排气孔141的长度方向与端头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一排气孔141位于端头140的侧壁内部且两端的开口分别与外部连通。请参考图3,端套150上设有多个第二排气孔151,端套150上的多个第二排气孔151与端头140上的多个第一排气孔141分别一一对应连通,从而使流体(液体和/或气体)能够从端套150的近端经各个第二排气孔151流入后,再经过端头140上的各个第一排气孔141流出,也即从端头140的内部流出。由此,当鞘管130将支架等植入体压缩并收容在输送器100上时,从输送器100的近端注入肝素华生理盐水等液体后,液体可由输送器100的近端经输送器100的内部流入到端套150的近端,并由端套150的近端流入后从端头140上的各个第一排气孔141的远端流出,从而实现对整个输送器100的内部和支架等植入体的清洗,并能够将输送器100内的气体全部排出。本实施例中,第一排气孔141的个数与第二排气孔151的个数相等,且第一排气孔141的孔径与第二排气孔151的孔径相等,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排气孔151的个数可多于第一排气孔141的个数,或者第一排气孔141的个数多于第二排气孔151的个数,只要每个第一排气孔141能够与至少一个第二排气孔151对应连通,或者每个第二排气孔151能够与至少一个第一排气孔141连通即可。优选地,第一排气孔141和/或第二排气孔151的最大孔径大于或等于0.7mm,使得第一排气孔141和第二排气孔151配合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送器,包括中空的内芯管和与所述内芯管的远端连接的中空的端头,以及套设于所述内芯管远端的端套,所述端套的远端与所述端头的近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套的外表面光滑,且所述端头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排气孔,所述端套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排气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排气孔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排气孔连通,以使流体从所述端套的近端流入后,经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排气孔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排气孔从所述端头流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器,包括中空的内芯管和与所述内芯管的远端连接的中空的端头,以及套设于所述内芯管远端的端套,所述端套的远端与所述端头的近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套的外表面光滑,且所述端头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排气孔,所述端套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排气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排气孔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排气孔连通,以使流体从所述端套的近端流入后,经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排气孔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排气孔从所述端头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的侧壁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排气槽,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排气孔与一个所述第一排气槽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器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内芯管的鞘管,所述端套的最大外径与所述鞘管的远端内径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的近端外径与所述端套的远端外径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的远端为锥形管,所述锥形管的侧面与所述鞘管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45度。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江巍李郴飞
申请(专利权)人: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