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扬声器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232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2 0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电声领域,公开了一种扬声器及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振动系统、第二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第一振动系统包括第一振膜及与第一振膜连接的第一音圈,第二振动系统包括第二振膜及与第二振膜连接的第二音圈,磁路系统包括一为整体结构的磁铁单元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导磁板和第二导磁板,且磁铁单元位于第一导磁板和第二导磁板之间;第一振动系统位于第一导磁板远离第二导磁板的一侧,第二振动系统位于第二导磁板远离第一导磁板的一侧,磁路系统具有用于容置第一音圈和第二音圈的磁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扬声器第一振动系统和第二振动系统共用一个磁路系统,可以增强扬声器的声音效果,且具有更加轻薄简化的扬声器结构。

A kind of loudspeaker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电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扬声器作为一种十分常用的电声换能器件,已被广泛的应用于音响、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设备和电子器件上。随着扬声器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使扬声器播放出的声音中具有更多层次的听感,现有技术中涌现一些可以增强扬声器低频效果的技术方案,例如通过设置一体化的中高频主动扬声系统与低频被动系统来覆盖高中低全频段声音,来解决扬声器部分频段的音质较差的技术问题;或者通过设置双喇叭分别满足低频声场驱动和中高频声场驱动,从而增强扬声器的低频声音效果。专利技术人发现,随着用户对扬声器声音效果要求的提升,扬声器的声效提高以及轻薄化设计成为扬声器设计中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扬声器及电子设备,可以增强现有扬声器的声音效果,并具有轻薄简化的内部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包括:第一振动系统、第二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包括第一振膜及与所述第一振膜连接的第一音圈,所述第二振动系统包括第二振膜及与所述第二振膜连接的第二音圈,所述磁路系统包括一为整体结构的磁铁单元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导磁板和第二导磁板,且所述磁铁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导磁板和所述第二导磁板之间;所述第一振动系统位于所述第一导磁板远离所述第二导磁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振动系统位于所述第二导磁板远离所述第一导磁板的一侧,所述磁路系统具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音圈和所述第二音圈的磁间隙。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种扬声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及电子设备,在现有的扬声器基础上,增加第二振动系统,通过双振动系统的组合,可以实现对扬声器声音效果的补强,通过灵活设置两个振动系统的频率来实现功率提升或低频表现,可以提升扬声器的出声效果,并且第一振动系统和第二振动系统共用一个磁路系统,在提升扬声器的出声效果的同时,具有简化的内部结构,且可以极大地节省扬声器的内部空间,有利于轻薄化设计。另外,所述第一音圈和所述第二音圈为一体结构,共同构成一长音圈,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第二振膜通过所述长音圈连接。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共用一个长音圈,可以简化扬声器内部结构。另外,所述第一音圈和所述第二音圈为分离结构,所述第一音圈和所述第二音圈各自独立振动。各自独立振动的音圈便于调控第一振动系统和第二振动系统为不同的共振频点,从而使不同的音圈可用于实现不同频段的声音的发声,进而增强扬声器在全频段的表现。另外,所述磁铁单元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导磁板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一导磁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一导磁板的正投影内;所述第一部分具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音圈的第一磁间隙,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二音圈的第二磁间隙;所述第一音圈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音圈的直径。另外,所述第二振动系统的共振频点低于所述第一振动系统的共振频点。利用低共振频点的第二振动对第一振动系统的低频效果进行补强,从而实现扬声器的低频混响效果。另外,所述第二振膜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振膜的面积。另外,所述第二振动系统的质量大于所述第一振动系统的质量。另外,所述第二振动系统的共振频点与所述第一振动系统的共振频点相同。采用相同共振频点的第一振动系统和第二共振系统,可以在节省扬声器内空间的同时,实现更大的扬声器出声功率,表现更强的扬声效果。另外,所述扬声器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振动系统远离所述第一振动系统一侧的共振腔,所述第二振膜完全容置于所述共振腔内。通过在低频共振系统侧增加共振腔,可以有效增强低频共振,从而增强扬声器的低频混响。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扬声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扬声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扬声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例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以下各个实施例的划分是为了描述方便,不应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方式构成任何限定,各个实施例在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引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扬声器,核心是包括:第一振动系统、第二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第一振动系统包括第一振膜及与第一振膜连接的第一音圈,第二振动系统包括第二振膜及与第二振膜连接的第二音圈,磁路系统包括一为整体结构的磁铁单元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导磁板和第二导磁板,且磁铁单元位于第一导磁板和第二导磁板之间;第一振动系统位于第一导磁板远离第二导磁板的一侧,第二振动系统位于第二导磁板远离第一导磁板的一侧,磁路系统具有用于容置第一音圈和第二音圈的磁间隙。本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通过在为整体结构的磁路系统的两侧设置第一振动系统和第二振动系统,从而可以通过调整第二振动系统的共振频点来实现扬声器不同频段的声音效果的增强,进而提供更佳的声音效果。具体的,参见图1,以下将对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10,具体包括第一振动系统11、第二振动系统12和磁路系统13;第一振动系统11包括第一振膜101及第一音圈102,第二振动系统12包括第二振膜103及第二音圈104,磁路系统13包括磁铁单元105、第一导磁板106和第二导磁板107,其中第一音圈102和第二音圈104为一体结构,共同构成一长音圈,第一振膜101和第二振膜103通过长音圈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10还可以包括用于为第一振动系统11以及第二振动系统12提供力学保护的支架109;音频信号接口端子板110,端子板110用于接入第一音圈102和第二音圈104的音频信号;以及位于支架内侧边缘的环形垫圈111,垫圈111贴合在振膜表面,使振膜与支架109紧密粘接。此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还可以包括为扬声器提供力学保护的外壳体。本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10包含双振动系统,其中第一振动系统11和第二振动系统12共用一个磁路系统13。磁路系统13包括磁铁单元105以及分别位于磁铁单元105两侧的第一导磁板106和第二导磁板107。第一导磁板106和第二导磁板107分别贴合于磁铁单元105的上下表面并相对设置,形成第一导磁板106和第二导磁板107共同包夹磁铁单元105的整体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磁板在磁铁单元105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导磁板在磁铁单元上的正投影重合,进一步地,第一导磁板106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振动系统、第二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n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包括第一振膜及与所述第一振膜连接的第一音圈,所述第二振动系统包括第二振膜及与所述第二振膜连接的第二音圈,所述磁路系统包括一为整体结构的磁铁单元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导磁板和第二导磁板,且所述磁铁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导磁板和所述第二导磁板之间;/n所述第一振动系统位于所述第一导磁板远离所述第二导磁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振动系统位于所述第二导磁板远离所述第一导磁板的一侧,所述磁路系统具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音圈和所述第二音圈的磁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振动系统、第二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
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包括第一振膜及与所述第一振膜连接的第一音圈,所述第二振动系统包括第二振膜及与所述第二振膜连接的第二音圈,所述磁路系统包括一为整体结构的磁铁单元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导磁板和第二导磁板,且所述磁铁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导磁板和所述第二导磁板之间;
所述第一振动系统位于所述第一导磁板远离所述第二导磁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振动系统位于所述第二导磁板远离所述第一导磁板的一侧,所述磁路系统具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音圈和所述第二音圈的磁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音圈和所述第二音圈为一体结构,共同构成一长音圈,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第二振膜通过所述长音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音圈和所述第二音圈为分离结构,所述第一音圈和所述第二音圈各自独立振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单元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导磁板和所述第二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