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M码的分析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7138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2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RM码的分析方法和装置,适用于智能通信、信息处理等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构造线性分组码分析矩阵,判断线性分组码分析矩阵是否为线性分组码,如果为线性分组码,求取校验矩阵H,进而确定线性分组码的等价系统化生成矩阵G',进而确定分组码的码长n和信息位长k,基于n和G'的行向量重量,初步判断待分析数据是否采用RM编码,基于码长n确定整数m,基于信息位长k确定阶数r,根据已经确定的r、n、k、m,结合RM码生成矩阵的特征,求取RM码的生成矩阵G,基于G'和G,完成RM码的分析。本发明专利技术较好地解决了RM码的分析问题,具有过程清晰、参数识别结果准确可靠等特点。

An analysis method and device of RM co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RM码的分析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RM码的分析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RM码是一类经典的线性分组码,由Muller于1954年提出,RM码同时也是一种代数码。虽然RM码的纠错性能不如Turbo码或LDPC码,但RM码也有诸多优点,如译码延时短,无错误平层现象,其误码率会随着信噪比增加无限趋近于零,故而RM码可适应多种不同的信道,满足有实时性要求的使用环境,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作为内码与RS码等级联使用,从而大大提升纠错性能。在仅获取比特流序列的情况下,RM码的分析问题就是通过对比特流序列进行处理分析,解决以下问题:1)该比特流序列是否采用了RM编码?2)如采用RM编码,RM码的r、n、k、m值为多少?3)确定RM码的生成矩阵。由于RM码为非系统码,因此一般分析线性分组码的方法并不能直接用于分析RM码,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RM码分析的上述三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RM码的分析方法和装置,以便解决或者部分解决上述问题。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RM码的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识别序列获取:根据接收的待分析数据选取合适长度的序列作为识别序列,构造线性分组码分析矩阵;求取等价系统化生成矩阵:对所述线性分组码分析矩阵进行线性变换,判断是否为线性分组码;如果为线性分组码,求取校验矩阵H,进而确定线性分组码的等价系统化生成矩阵G';确定n,k值:基于所述等价系统化生成矩阵,确定分组码的码长n和信息位长k;RM码初判断:基于所述码长n和所述等价系统化生成矩阵G'的行向量重量,初步判断所述待分析数据是否采用RM编码;确定m,r值:假定所述待分析数据采用RM编码,基于所述码长n确定整数m,基于所述信息位长k确定阶数r;求取生成矩阵:根据已经确定的阶数r、码长n、信息位长k、整数m,结合RM码生成矩阵的特征,求取RM码的生成矩阵G;RM码判断:基于所述等价系统化生成矩阵G'和所述RM码的生成矩阵G,完成RM码的分析。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RM码的分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识别序列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待分析数据选取合适长度的序列作为识别序列,构造线性分组码分析矩阵;求取等价系统化生成矩阵模块,用于对所述线性分组码分析矩阵进行线性变换,判断是否为线性分组码;如果为线性分组码,求取校验矩阵H,进而确定线性分组码的等价系统化生成矩阵G';确定n,k值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等价系统化生成矩阵,确定分组码的码长n和信息位长k;RM码初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码长n和所述等价系统化生成矩阵G'的行向量重量,初步判断所述待分析数据是否采用RM编码;确定m,r值模块,用于假定所述待分析数据采用RM编码,基于所述码长n确定整数m,基于所述信息位长k确定阶数r;求取生成矩阵模块,用于根据已经确定的阶数r、码长n、信息位长k、整数m,结合RM码生成矩阵的特征,求取RM码的生成矩阵G;RM码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等价系统化生成矩阵G'和所述RM码的生成矩阵G,完成RM码的分析。由上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线性变换确定等价二进制线性分组系统码的生成矩阵,从而确定分析码字的码长和信息位长,结合对码长取值、生成矩阵行向量重量的约束,可进行是否为RM编码的初步判断;进而假定分析数据采用RM编码,求出RM码阶数,得到RM码的生成矩阵,如等价系统码的生成矩阵可从RM码的生成矩阵通过行线性组合得到,则可确认采用了RM编码,且生成矩阵求解正确。本专利技术较好地解决了RM码的分析问题,包括RM编码数据判断,RM码阶数、码长、信息位长等参数的确定,RM码生成矩阵的确定等,具有过程清晰、参数识别结果准确可靠等特点,适用于智能通信、信息处理等领域。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示出的一种RM码的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单位化后的等价系统化生成矩阵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等价系统化生成矩阵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示出的一种RM码生成矩阵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示出的一种RM码的分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RM码是一类经典的线性分组码,在仅获取比特流序列的情况下,RM码的分析问题就是通过对比特流序列进行处理分析,解决以下问题:该比特流序列是否采用了RM编码;如采用RM编码,RM码的r、n、k、m值为多少;确定RM码的生成矩阵。由于RM码为非系统码,因此一般分析线性分组码的方法并不能直接用于分析RM码。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构思在于:根据接收的待分析数据构造线性分组码分析矩阵,对线性分组码分析矩阵进行线性变换确定等价系统码的生成矩阵,从而确定分组码的码长和信息位长,结合对码长取值、生成矩阵行向量重量的约束,可进行是否为RM编码的初步判断,进而假定分析数据采用RM编码,求出RM码阶数,得到RM码的生成矩阵,如等价系统码的生成矩阵可从RM码的生成矩阵通过行线性组合得到,则可确认采用了RM编码,且生成矩阵求解正确。本专利技术可解决RM码分析中存在的待分析数据是否采用了RM编码;如采用RM编码,RM码的r、n、k、m值为多少,以及确定RM码的生成矩阵的问题。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示出的一种RM码的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110,识别序列获取:根据接收的待分析数据选取合适长度的序列作为识别序列,构造线性分组码分析矩阵。步骤S120,求取等价系统化生成矩阵:对线性分组码分析矩阵进行线性变换,判断是否为线性分组码;如果为线性分组码,求取校验矩阵H,进而确定线性分组码的等价系统化生成矩阵G'。步骤S130,确定n,k值:基于等价系统化生成矩阵,确定分组码的码长n和信息位长k。步骤S140,RM码初判断:基于码长n和等价系统化生成矩阵G'的行向量重量,初步判断待分析数据是否采用RM编码。步骤S150,确定m,r值:假定待分析数据采用RM编码,基于码长n确定整数m,基于信息位长k确定阶数r。步骤S160,求取生成矩阵:根据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RM码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识别序列获取:根据接收的待分析数据选取合适长度的序列作为识别序列,构造线性分组码分析矩阵;/n求取等价系统化生成矩阵:对所述线性分组码分析矩阵进行线性变换,判断是否为线性分组码;如果为线性分组码,求取校验矩阵H,进而确定线性分组码的等价系统化生成矩阵G';/n确定n,k值:基于所述等价系统化生成矩阵,确定分组码的码长n和信息位长k;/nRM码初判断:基于所述码长n和所述等价系统化生成矩阵G'的行向量重量,初步判断所述待分析数据是否采用RM编码;/n确定m,r值:假定所述待分析数据采用RM编码,基于所述码长n确定整数m,基于所述信息位长k确定阶数r;/n求取生成矩阵:根据已经确定的阶数r、码长n、信息位长k、整数m,结合RM码生成矩阵的特征,求取RM码的生成矩阵G;/nRM码判断:基于所述等价系统化生成矩阵G'和所述RM码的生成矩阵G,完成RM码的分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M码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识别序列获取:根据接收的待分析数据选取合适长度的序列作为识别序列,构造线性分组码分析矩阵;
求取等价系统化生成矩阵:对所述线性分组码分析矩阵进行线性变换,判断是否为线性分组码;如果为线性分组码,求取校验矩阵H,进而确定线性分组码的等价系统化生成矩阵G';
确定n,k值:基于所述等价系统化生成矩阵,确定分组码的码长n和信息位长k;
RM码初判断:基于所述码长n和所述等价系统化生成矩阵G'的行向量重量,初步判断所述待分析数据是否采用RM编码;
确定m,r值:假定所述待分析数据采用RM编码,基于所述码长n确定整数m,基于所述信息位长k确定阶数r;
求取生成矩阵:根据已经确定的阶数r、码长n、信息位长k、整数m,结合RM码生成矩阵的特征,求取RM码的生成矩阵G;
RM码判断:基于所述等价系统化生成矩阵G'和所述RM码的生成矩阵G,完成RM码的分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M码初判断的步骤包括:
如果log2n不为整数,可直接判断所述待分析数据未采用RM编码;如果所述等价系统化生成矩阵G'的各行重量中有非偶数的情况,可直接判断所述待分析数据未采用RM编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m,r值的步骤包括:
所述整数m的求法为m=log2n,进而由信息位长求出阶数r。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求取生成矩阵的步骤包括:
假定所述待分析数据采用RM编码,根据已经确定的阶数r、码长n、信息位长k、整数m,求取RM码的生成矩阵G的方法如下:



其中G0是码长为2m的全1向量,G1是m×2m阶矩阵,由所有m重二进制列向量组成,且从左至右的各列依顺序递增,G1的最左列为全0向量,最右列为全1向量,Gi的行是由所有G1的i个行向量作逻辑积所得的向量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M码判断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RM码的生成矩阵G出发,若所述等价系统化生成矩阵G'的各行均可从所述RM码的生成矩阵G的行线性组合得到,则判断所述待分析数据采用了RM编码,且RM码生成矩阵为G;若所述等价系统化生成矩阵G'的各行不能从所述RM码的生成矩阵G的行线性组合得到,则判断所述待分析数据为非RM码数据。


6.一种RM码的分析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光靳安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