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品字型电缆线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060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品字型电缆线夹,电缆线夹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上,其包括盖板、底座和Y型隔离组件;底座设有两个连接的凹槽,两个凹槽连接部为凸台,盖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的正上方,两者固定后呈品字型,Y型隔离组件插入凸台,减小了电缆发生短路故障后的冲击载荷,大大降低了电缆线夹的损坏概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阻碍底座与隔离组件相互间的剧烈相对运动,消耗电缆在正常运行时的电磁振动能量,降低了冲击速度,改善了减振效果,电缆线夹不易损坏,延长了电缆线夹的使用寿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柔性连接的方式,避免了线夹由于固定连接而导致损坏。

A type of cable c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品字型电缆线夹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电网
,具体涉及一种品字型电缆线夹。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建设对输配电电缆线路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城市电缆线路建设和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得到不断发展。高压电力电缆线路敷设形式主要包括电缆隧道、排管、电缆沟等,电缆及其附件的固定和支撑主要依靠电缆金具的安装使用。电缆金具主要包含线夹、支架和立柱,整体按照一定间距分段布设。电缆通过线夹固定安装在支架上,当电网发生短路故障时,会产生很大的短路电流,形成强磁场,作用在载流电缆上,电缆将承受非常巨大的电动力。电动力通过接触的方式将冲击载荷传递到固定电缆的线夹上,并会使金具发生塑性形变,形成安全隐患,甚至直接断裂脱落,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电网正常运行时,电缆中流过的三相交变电流会在周围空间感应出交变的磁场,交变磁场作用在载流的电缆上也会产生电动力,此时的电动力虽然远比短路状态下的小,但同样会造电缆和金具的振动,在高负荷时声音较大,产生噪声污染。金具长时间的振动还可能造成电缆绝缘层的损坏,使角钢支架松动,损伤固定螺栓和金具。因此,夹具将直接影响到电缆线路在正常运行和短路故障情况下的受力技术要求。现在技术中的品字型电缆线夹属于刚性连接,且隔离组件仅用于隔离三相电缆,刚性连接的电缆发生短路故障后,电缆受到的冲击载荷很大,导致电缆线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电缆线夹易损坏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品字型电缆线夹,所述电缆线夹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5)上,其包括盖板(1)、底座(2)和Y型隔离组件(3);盖板(1)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2)的正上方,两者固定后呈品字型,底座(2)设有两个凹槽和位于两个凹槽之间的凸台,Y型隔离组件(3)插入凸台,减小了电缆发生短路故障后的冲击载荷,大大降低了电缆线夹的损坏概率。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品字型电缆线夹,包括盖板(1)、底座(2)和Y型隔离组件(3);所述底座(2)设有两个连接的凹槽,所述两个凹槽连接部为凸台,盖板(1)固定在底座(2)的正上方,两者固定后呈品字型;所述Y型隔离组件(3)插入所述凸台。凸台的凸部为中空结构,所述Y型隔离组件(3)插入中空结构中,所述电缆线夹还包括阻尼层(4),所述阻尼层(4)位于中空结构与隔离组件(3)之间。所述阻尼层(4)为一层或多层。所述阻尼层(4)为一层时,所述阻尼层设置在中空结构内壁或设置在Y型隔离组件的下部表面。所述阻尼层(4)为多层时,阻尼层的位置包括:多层阻尼层层叠排列且均设置于中空结构内壁、层叠排列且均设置于Y型隔离组件的下部表面或一部分阻尼层设置于中空结构内壁且另一部分阻尼层设置于Y型隔离组件的下部表面。所述阻尼层(4)采用橡胶基复合材料。所述盖板(1)、底座(2)和Y型隔离组件(3)均采用合金或高分子材料。所述合金为铝合金。所述高分子材料为玻璃纤维。电缆线夹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5)上。阻尼层(4)通过粘贴的方式进行设置。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品字型电缆线夹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5)上,其包括盖板(1)、底座(2)和Y型隔离组件(3);底座(2)设有两个连接的凹槽,两个凹槽连接部为凸台,盖板(1)固定在底座(2)的正上方,两者固定后呈品字型,Y型隔离组件(3)插入凸台,减小了电缆发生短路故障后的冲击载荷,大大降低了电缆线夹的损坏概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品字型电缆线夹设有阻尼层(4),阻尼层(4)能够阻碍底座(2)与隔离组件(3)相互间的剧烈相对运动,消耗电缆在正常运行时的电磁振动能量,由能量耗散产生阻尼效果反作用于电缆,降低了冲击速度,改善了减振效果,电缆线夹不易损坏,延长了电缆线夹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品字型电缆线夹通过柔性连接的方式,避免了线夹由于固定连接而导致损坏,且适用于不同电压等级、电缆线径、立柱间距与隧道断面。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品字型电缆线夹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品字型电缆线夹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品字型电缆线夹侧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品字型电缆线夹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盖板主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盖板侧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盖板俯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底座主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底座侧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底座俯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隔离组件主视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隔离组件侧视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隔离组件俯视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底座与隔离组件之间产生相对位移示意图;图中,1-盖板,2-底座,3-Y型隔离组件,4-阻尼层,5-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品字型电缆线夹,电缆线夹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5上,如图1-图4所示,电缆线夹包括盖板1、底座2和Y型隔离组件3;底座2设有两个连接的凹槽,两个凹槽连接部为凸台,盖板1可拆卸地固定在底座2的正上方(具体以螺栓形式固定),以固定电缆位置,盖板1和底座2固定后呈品字型,Y型隔离组件3插入凸台,三相电缆分别穿过盖板1、底座2和Y型隔离组件3形成的三个空腔,用于对电缆进行固定。盖板1的具体结构如图5-7所示,底座2的具体结构如图8-10所示,Y型隔离组件3具体结构如图11-13所示。凸台的凸部为中空结构,Y型隔离组件3插入中空结构中,电缆线夹还包括阻尼层4,阻尼层4位于凹槽与隔离组件3之间,即底座2与隔离组件3之间通过阻尼层4隔开。当电缆间发生相对位移时,底座2与隔离组件3之间将产生相对位移(如图14所示),阻尼层4被均匀拉伸或压缩,阻碍了底座2与隔离组件3间的剧烈相对运动。阻尼层4为一层或多层。阻尼层4为一层时,阻尼层设置在中空结构内壁或设置在Y型隔离组件的下部表面。阻尼层4为多层时,阻尼层的位置包括:多层阻尼层层叠排列且均设置于中空结构内壁、层叠排列且均设置于Y型隔离组件的下部表面或一部分阻尼层设置于中空结构内壁且另一部分阻尼层设置于Y型隔离组件的下部表面。上述的设置可以选择粘贴的方式。阻尼层4采用橡胶基复合材料,橡胶基复合材料的技术参数如表1:表1盖板1、底座2和Y型隔离组件3均采用合金或高分子材料。合金为铝合金,高分子材料为玻璃纤维。Y型隔离组件3与盖板1之间的空腔以及与两个凹槽之间形成的空腔均用于放置电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品字型电缆线夹能够满足电缆在隧道里的固定与安装要求,还可以补偿电网发生短路故障时,由于电缆冲击荷载而造成的线夹变形与位移,且提升电缆在正常运行时由于交变电磁作用引起的设备振动防护的能力。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品字型电缆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1)、底座(2)和Y型隔离组件(3);/n所述底座(2)设有两个连接的凹槽,所述两个凹槽连接部为凸台,所述盖板(1)固定在底座(2)的正上方,两者固定后呈品字型;/n所述Y型隔离组件(3)插入所述凸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品字型电缆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1)、底座(2)和Y型隔离组件(3);
所述底座(2)设有两个连接的凹槽,所述两个凹槽连接部为凸台,所述盖板(1)固定在底座(2)的正上方,两者固定后呈品字型;
所述Y型隔离组件(3)插入所述凸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品字型电缆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凸部为中空结构,所述Y型隔离组件(3)插入中空结构中,所述电缆线夹还包括阻尼层(4),所述阻尼层(4)位于中空结构与隔离组件(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品字型电缆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层(4)为一层或多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品字型电缆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层(4)为一层时,所述阻尼层设置在中空结构内壁或设置在Y型隔离组件的下部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品字型电缆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层(4)为多层时,多层阻尼层的位置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佳钧刘胜春卞荣王景朝王一枫周立宪陈科技尹泉顾建张暕郎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