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IS配电装置母线布置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70472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HGIS配电装置母线布置结构,包括HGIS装置、中间构架、两出线构架以及两组管母线,中间构架包括母线柱以及三根复合横担,三根复合横担的中部固定在母线柱上;HGIS装置包括C型HGIS,C型HGIS的两端点设置有母线套管,C型HGIS上设置有两出线套管,两母线套管位于母线柱的两侧;两组管母线均包括三根母线,其中一根母线的一端与最下方的复合横担的端部相连,另一端与母线套管相连,位于上方的两根复合横担的两端分别通过跨线与两出线构架相连,另外两根母线的一端与母线套管相连,另一端与跨线相连;HGIS装置两端的出线套管均连接有电压互感器,电压互感器连接有避雷器和出线。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化了钢构架结构,减小占用空间,减少用钢量。

HGIS distribution bus layou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HGIS配电装置母线布置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电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HGIS配电装置母线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户外变电站中:按照配电装置形式,分为AIS,GIS,HGIS三种。HGIS布置型式主要有常规HGIS布置、“C”型HGIS布置、半“C”型HGIS布置等三种。现有的HGIS配电装置的母线形式为悬吊管母线水平布置,如图1(以500千伏电压等级为例)所示,由于悬吊管母线水平布置,受导体相间净距的限制,使配电装置纵向尺寸优化难有大的突破,场地占地较大。此外,悬吊管母线需要使用大量的耐张绝缘子串,站内耐张绝缘子串一直采用瓷质绝缘子串,瓷质绝缘子具有重量大的缺点,其对构架受力及用钢量有重要影响,导致配电装置构架钢材需求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HGIS配电装置母线布置结构,减小占地面积,简化构架结构,节约构架钢材。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HGIS配电装置母线布置结构,包括HGIS装置、中间构架、两出线构架以及两组管母线,所述中间构架和HGIS装置设置在两个出线构架之间,两组管母线分别设置于中间构架的两侧,所述中间构架包括母线柱以及三根水平的复合横担,三根复合横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且复合横担的中部固定在母线柱上;所述HGIS装置包括C型HGIS,C型HGIS的两端点设置有母线套管,C型HGIS上设置有两出线套管,两母线套管位于母线柱的两侧;两组管母线均包括三根母线,其中一根母线的一端与最下方的复合横担的端部相连,另一端与母线套管相连,位于上方的两根复合横担的两端分别通过跨线与两出线构架相连,另外两根母线的一端与母线套管相连,另一端与跨线相连;HGIS装置两端的出线套管均连接有电压互感器,所述电压互感器连接有避雷器和出线。进一步地,所述复合横担为碳纤维杆。进一步地,所述跨线通过第一耐张绝缘子串与出线构架相连,所述出线构架上设置有悬垂绝缘子串和第二耐张绝缘子串,所述电压互感器、悬垂绝缘子串、第二耐张绝缘子串以及出线依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C型HGIS包括第一断路器、中间断路器以及第二断路器,所述中间断路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有L形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断路器和第二断路器分别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连,且母线套管设置在第一断路器和第二断路器靠近中间断路器的一端,出线套管设置在第一断路器和第二断路器远离中间断路器的一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改变HGIS装置的母线套管和出线套管的位置,使两组母线位于整个装置的中部,中间构架简化为一根竖直的母线柱以及三根复合横担,结构简单,用钢量少,配电装置场地尺寸由传统的受母线构架宽度限制转化为受各设备、道路间间距限制,母线构架不再是场地优化的瓶颈。母线构架横担采用复合横担,取消管母悬垂绝缘子串,极大的简化了构架柱结构,节省了大量的用钢量,节省了占地面积。此外,出线布置更加简单合理,不需要多余的钢架支撑,进一步地节约了用钢量。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断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平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出线构架;2—中间构架;21—母线柱;22—复合横担;3—HGIS装置;31—出线套管;32—母线套管;33—第一断路器;34—中间断路器;35—第二断路器;36—第一连接杆;37—第二连接杆;4—管母线;5—跨线;6—电压互感器;7—避雷器;8—出线;9—第一耐张绝缘子串;10—悬垂绝缘子串;11—第二耐张绝缘子串。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HGIS配电装置母线布置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HGIS装置3、中间构架2、两出线构架1以及两组管母线4,所述中间构架2和HGIS装置3设置在两个出线构架1之间,两组管母线4分别设置于中间构架2的两侧。出线构架1用于支撑外部线路,以便于将外部线路接入本配电装置。中间构架2用于支撑两组管母线4,具体地,所述中间构架2包括母线柱21以及三根水平的复合横担22,三根复合横担22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且复合横担22的中部固定在母线柱21上。母线柱21是一根钢柱体或者架体,设置在两出线构架1之间的中间位置。复合横担22采用高强度的轻质复合材料,如采用碳纤维杆等,代替钢架体,具有重量轻的优点。三根复合横担22与母线柱21呈丰字形布置,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整体重量小,用钢量大幅度减少。所述HGIS装置3包括C型HGIS,C型HGIS的两端点设置有母线套管32,C型HGIS上设置有两出线套管31,两母线套管32位于母线柱21的两侧。HGIS装置3为3个。虽然母线套管32位于C型HGIS的两端点处,由于采用的是C型HGIS,因此母线套管32到中间构架2的距离小于出线套管31到中间构架2的距离,即母线套管32更加靠近中间构架2,出线套管31更加靠近出线构架1,出线套管31可以方便地与外部线路相连,同时便于两组管母线4的布置,可避免管母线4干扰出线套管31与外部线路相连,从而简化布线结构,简化出线构架1的结构。为了确保母线套管32与出线套管31的位置满足要求,本专利技术C型HGIS的具体结构为:所述C型HGIS包括第一断路器33、中间断路器34以及第二断路器35,所述中间断路器34的两端分别连接有L形的第一连接杆36和第二连接杆37,所述第一断路器33和第二断路器35分别与第一连接杆36和第二连接杆37相连,且母线套管32设置在第一断路器33和第二断路器35靠近中间断路器34的一端,出线套管31设置在第一断路器33和第二断路器35远离中间断路器34的一端。管母线4具体布置方式为:两组管母线4均包括三根母线,其中一根母线的一端与最下方的复合横担22的端部相连,另一端与母线套管32相连,位于上方的两根复合横担22的两端分别通过跨线5与两出线构架1相连,另外两根母线的一端与母线套管32相连,另一端与跨线5相连。具体地,跨线5可通过第一耐张绝缘子串9与出线构架1相连。每组管母线4中,任意一根管母线4都可与最下方的复合横担22的端部直接相连,另外两根分别与一跨线5相连。管母线4通过复合横担22和跨线5固定,改变现有技术中三根母线水平排列的布置方式,因此不受导体相间净距的限制,配电装置场地尺寸由传统的受母线构架宽度限制转化为受各设备、道路间间距限制,母线构架不再是场地优化的瓶颈,可有效减小占用的空间,布线更加方便。出线套管31与外部线路的连接方式为:HGIS装置3两端的出线套管31均连接有电压互感器6,所述电压互感器6连接有避雷器7和出线8。电压互感器6、避雷器7和出线8均为现有技术。具体地,出线构架1上设置有悬垂绝缘子串10和第二耐张绝缘子串11,所述电压互感器6、悬垂绝缘子串10、第二耐张绝缘子串11以及出线8依次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这种出线布置更加简单合理,不需要多余的钢架支撑,进一步地节约了用钢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HGIS配电装置母线布置结构,包括HGIS装置(3)、中间构架(2)、两出线构架(1)以及两组管母线(4),所述中间构架(2)和HGIS装置(3)设置在两个出线构架(1)之间,两组管母线(4)分别设置于中间构架(2)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构架(2)包括母线柱(21)以及三根水平的复合横担(22),三根复合横担(22)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且复合横担(22)的中部固定在母线柱(21)上;所述HGIS装置(3)包括C型HGIS,C型HGIS的两端点设置有母线套管(32),C型HGIS上设置有两出线套管(31),两母线套管(32)位于母线柱(21)的两侧;两组管母线(4)均包括三根母线,其中一根母线的一端与最下方的复合横担(22)的端部相连,另一端与母线套管(32)相连,位于上方的两根复合横担(22)的两端分别通过跨线(5)与两出线构架(1)相连,另外两根母线的一端与母线套管(32)相连,另一端与跨线(5)相连;HGIS装置(3)两端的出线套管(31)均连接有电压互感器(6),所述电压互感器(6)连接有避雷器(7)和出线(8)。/n

【技术特征摘要】
1.HGIS配电装置母线布置结构,包括HGIS装置(3)、中间构架(2)、两出线构架(1)以及两组管母线(4),所述中间构架(2)和HGIS装置(3)设置在两个出线构架(1)之间,两组管母线(4)分别设置于中间构架(2)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构架(2)包括母线柱(21)以及三根水平的复合横担(22),三根复合横担(22)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且复合横担(22)的中部固定在母线柱(21)上;所述HGIS装置(3)包括C型HGIS,C型HGIS的两端点设置有母线套管(32),C型HGIS上设置有两出线套管(31),两母线套管(32)位于母线柱(21)的两侧;两组管母线(4)均包括三根母线,其中一根母线的一端与最下方的复合横担(22)的端部相连,另一端与母线套管(32)相连,位于上方的两根复合横担(22)的两端分别通过跨线(5)与两出线构架(1)相连,另外两根母线的一端与母线套管(32)相连,另一端与跨线(5)相连;HGIS装置(3)两端的出线套管(31)均连接有电压互感器(6),所述电压互感器(6)连接有避雷器(7)和出线(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功华王亚莉何立新王正华洪志鹏简志惠蒋明双魏星陈映李根富徐文婷刘颖川李小涛叶德意吴晓松曹斯祚潘立舟廖瀚高松陈瑢程杰李珍希夏麒许臣友周辰昕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