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液消耗量的测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70156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解液消耗量的测定方法。该电解液消耗量的测定方法包括步骤:提供电解液及浓度为C

Determination of electrolyte consump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解液消耗量的测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解液消耗量的测定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比能量、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已经逐渐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但是该领域的发展迫使电池不断提高能量密度。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四大主材之一,电解液的用量对电芯的能量密度有着较大的影响,然而,电芯在化成、存储以及循环后很难测定电解液的消耗量。传统的电解液消耗量的测定方法需要离心出一定量的电解液,但是电池在经过循环、存储后,绝大多数电芯不一定能离心出电解液,存在实用性较差的问题,而且无法测定电解液中各个组分的消耗量。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实用性较好且能够测定电解液中各个组份的消耗量的电解液消耗量的测定方法。一种电解液消耗量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电解液及浓度为C内的内标物溶液,其中,所述电解液中各个组分的浓度为Ci;将质量为m的所述电解液加入待测电池中进行充放电测试;将质量为m内的内标物溶液加入充放电测试后的待测电池中,并与充放电测试后的所述电解液混匀,得到混合液;测定所述混合液中内标物的浓度C内’及所述混合液中各个组分的浓度Ci’;根据下述式1、式2及式3计算得到充放电测试后的所述电解液的总消耗量m消及所述电解液中各个组分的消耗量mi;m内C内=(m内+m剩)C内’式1;m消=m-m剩式2;mi=mCi-(m内+m剩)Ci’式3;其中,m剩表示充放电测试后电解液的剩余质量;i表示电解液中组分的个数,i=1,2,3……n,n为正整数。传统的电池电解液消耗量的测定方法需要离心出一定量的电解液,但是电池在经过循环、存储后,绝大多数电芯不一定能离心出电解液,实用性较差。上述电解液消耗量的测试方法无需对待测电池进行离心获得电解液就可以测定电解液的消耗量,实用性较好;同时,还能够测定电解液中各个组份的消耗量,能够用于指导电解液配方的开发。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标物溶液中的内标物选自环己基苯及联苯中的至少一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标物溶液中的溶剂选自碳酸酯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碳酸酯类化合物包括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丁烯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丙酯、碳酸甲丙酯及碳酸乙丙酯中的至少一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标物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5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标物溶液的加入质量m内为所述电解液的加入质量m的1%-10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标物溶液的加入质量m内为所述电解液的加入质量m的5%-5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质量为m内的内标物溶液加入充放电测试后的待测电池中,并与充放电测试后的所述电解液混匀的步骤具体为:将质量为m内的内标物溶液加入充放电测试后的待测电池中,静置12h-96h。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质量为m内的内标物溶液加入充放电测试后的待测电池中,静置12h-96h的步骤中,所述静置的温度为10℃-8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定所述混合液中内标物的浓度C内’及所述混合液中各个组分的浓度Ci’的步骤中,所述内标物的浓度和所述混合液中各个组份的浓度的测定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及离子色谱法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电解液消耗量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10:提供电解液及浓度为C内的内标物溶液,其中,电解液中各个组分的浓度为Ci。其中,电解液中各个组份的浓度的测定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及离子色谱法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内标物溶液中的内标物的出峰位置与电解液中的各个组分的出峰位置完全分开,且不会与电解液中的各个组分发生反应。进一步地,内标物溶液中的内标物选自环己基苯及联苯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内标物溶液中的溶剂选自碳酸酯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更进一步地,碳酸酯类化合物包括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丁烯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丙酯、碳酸甲丙酯及碳酸乙丙酯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地,内标物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50%。更具体地,内标物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20%。步骤S120:将质量为m的电解液加入待测电池中进行充放电测试。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待测电池为锂离子电池。其中,加入待测电池中的电解液的质量可以通过注液前后待测电池的差值获得,也可以通过定量加入电解液获得。步骤S130:将质量为m内的内标物溶液加入充放电测试后的待测电池中,并与充放电测试后的电解液混匀,得到混合液。其中,混合液包括内标物溶液和充放电测试后剩余的电解液。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内标物溶液的加入质量m内为电解液的加入质量m的1%-100%。进一步地,内标物溶液的加入质量m内为电解液的加入质量m的5%-50%。其中,将质量为m内的内标物溶液加入充放电测试后的待测电池中,并与充放电测试后的电解液混匀的步骤具体为:将质量为m内的内标物溶液加入充放电测试后的待测电池中,静置12h-96h,以使内标物溶液与充放电测试后的电解液混合均匀。进一步地,将质量为m内的内标物溶液加入充放电测试后的待测电池中,静置12h-96h的步骤中,静置的温度为10℃-80℃,以使内标物溶液与充放电测试后的电解液混合均匀。步骤S140:测定混合液中内标物的浓度C内’及混合液中各个组分的浓度Ci’。其中,测定混合液中内标物的浓度C内’及混合液中各个组分的浓度Ci’的步骤中,内标物的浓度和混合液中各个组份的浓度的测定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及离子色谱法中的至少一种。步骤S150:根据下述式1、式2及式3计算得到充放电测试后的电解液的总消耗量m消及电解液中各个组分的消耗量mi;m内C内=(m内+m剩)C内’式1;m消=m-m剩式2;mi=mCi-(m内+m剩)Ci’式3;其中,m剩表示充放电测试后电解液的剩余质量;i表示电解液中组分的个数,i=1,2,3……n,n为正整数。上述电解液消耗量的测试方法至少具有如下优点:1)传统的电池电解液消耗量的测定方法需要离心出一定量的电解液,但是电池在经过循环、存储后,绝大多数电芯不一定能离心出电解液,实用性较差。上述电解液消耗量的测试方法无需对待测电池进行离心获得电解液就可以测定电解液的消耗量,实用性较好;同时,还能够测定电解液中各个组份的消耗量,能够用于指导电解液配方的开发。2)上述电解液消耗量的测试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解液消耗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提供电解液及浓度为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液消耗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电解液及浓度为C内的内标物溶液,其中,所述电解液中各个组分的浓度为Ci;
将质量为m的所述电解液加入待测电池中进行充放电测试;
将质量为m内的内标物溶液加入充放电测试后的待测电池中,并与充放电测试后的所述电解液混匀,得到混合液;
测定所述混合液中内标物的浓度C内’及所述混合液中各个组分的浓度Ci’;
根据下述式1、式2及式3计算得到充放电测试后的所述电解液的总消耗量m消及所述电解液中各个组分的消耗量mi;
m内C内=(m内+m剩)C内’式1;
m消=m-m剩式2;
mi=mCi-(m内+m剩)Ci’式3;
其中,m剩表示充放电测试后电解液的剩余质量;
i表示电解液中组分的个数,i=1,2,3……n,n为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消耗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标物溶液中的内标物选自环己基苯及联苯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消耗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标物溶液中的溶剂选自碳酸酯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解液消耗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酯类化合物包括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丁烯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世康吕国显秦盼盼张耀褚春波
申请(专利权)人: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