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喷柴油机燃烧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110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直喷柴油机燃烧室,截面为缩口“哑铃”形,在燃烧室缩口唇边上设有垂直方向的圆弧形槽,槽的数目和分布角度分别与柴油机所用喷油器的孔数和油线分布角度相同,槽口宽3~7mm,槽底半径1.5~4.5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在直喷柴油机活塞顶部,当活塞上行压缩终了时,有一部分气体从小槽中挤出,在燃烧室内形成挤流和逆挤流,使油气在“死区”中混合,充分燃烧,利用了“死区”容积,有效降低烟度及颗粒排放,改进柴油机性能。(*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柴油机燃烧室,特别是直接加工在活塞顶部的直喷柴油机燃烧室
技术介绍
直喷柴油机的燃烧室直接加工在活塞顶上,其形状各异,该形状直接影响到a、燃烧室内油气混合的均匀性;b、空气的涡流强度以及在其中形成的挤流及逆挤流;c、空气的利用率,而空气的利用率又直接影响到燃料燃烧得是否充分以及燃烧产物中的NOX、CO、HC、PM等的含量,即直接影响到柴油机的排放指标,人们现在对于燃烧室的大小、形状一直不断地探索、改进,力求达到最佳。现有技术中,燃烧室形状一般为缩口“哑铃”形。此形状燃烧室不足之处在于逆挤流不强,“死区”中没有气流运动,燃烧比较差,烟度大,颗粒排放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燃烧充分,能降低烟度及颗粒排放的直喷柴油机燃烧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直喷柴油机燃烧室,截面为缩口“哑铃”形,改进之处是在燃烧室缩口唇边上设有垂直方向的圆弧形槽,槽的数目与柴油机所用喷油器的孔数相同,槽的分布角度α与柴油机所用喷油器的油线分布角度相同,槽口宽度a为3~7mm,槽底圆弧半径R为1.5~4.5mm。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a为3.5~6.3mm,R为2.0~4.0mm。最优的方案为所述a为6.0mm,R为3.5mm。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气缸进气结束活塞上行压缩终了时,有一部分气体能够从小槽中挤出,从而在活塞顶与气缸盖之间的“死区”中产生气流的扰动作用,使“死区”中的油气混合充分燃烧。本技术提高了空气利用率,在燃烧室内形成了挤流和逆挤流,气流排出顺畅,使油气在“死区”中能够混合,充分利用了“死区”容积,进而有效改进柴油机性能,降低烟度及颗粒排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附图,该技术轴向剖面呈缩口“哑铃”形,在缩口唇边1上设有垂直的圆弧形槽2,槽的数目与柴油机所用喷油器孔数相同,本实施例中为6个槽,槽的分布角度α与柴油机所用喷油器的油线分布角度相同,本例中为60°。仅改变槽宽a和圆弧半径R的尺寸,得到第1、2、3、4个实施例,经测试,分别得出烟度及颗粒排放指标,并与现有无槽“哑铃”形燃烧室相比,列表如下 由上表对比中,可明显看出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直喷柴油机燃烧室,截面为缩口“哑铃”形,其特征是在燃烧室缩口唇边上设有垂直方向的圆弧形槽,槽的数目与柴油机所用喷油器的孔数相同,槽的分布角度α与柴油机所用喷油器的油线分布角度相同,槽口宽度a为3~7mm,槽底圆弧半径R为1.5~4.5mm。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喷柴油机燃烧室,其特征是所述a为3.56.3mm,R为2.0~4.0mm。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喷柴油机燃烧室,其特征是所述a为6.0mm,R为3.5mm。专利摘要一种直喷柴油机燃烧室,截面为缩口“哑铃”形,在燃烧室缩口唇边上设有垂直方向的圆弧形槽,槽的数目和分布角度分别与柴油机所用喷油器的孔数和油线分布角度相同,槽口宽3~7mm,槽底半径1.5~4.5mm。本技术设置在直喷柴油机活塞顶部,当活塞上行压缩终了时,有一部分气体从小槽中挤出,在燃烧室内形成挤流和逆挤流,使油气在“死区”中混合,充分燃烧,利用了“死区”容积,有效降低烟度及颗粒排放,改进柴油机性能。文档编号F23R3/02GK2833361SQ20052007612公开日2006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1日专利技术者郭洪辉 申请人:扬动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喷柴油机燃烧室,截面为缩口“哑铃”形,其特征是在燃烧室缩口唇边上设有垂直方向的圆弧形槽,槽的数目与柴油机所用喷油器的孔数相同,槽的分布角度α与柴油机所用喷油器的油线分布角度相同,槽口宽度a为3~7mm,槽底圆弧半径R为1.5~4.5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洪辉
申请(专利权)人:扬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