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烟气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5770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烟气换热器,属于换热设备领域。包括水箱、设置在水箱内的换热组、设置在水箱底端的进水管以及设置在水箱顶端的出水管;换热组包括多组设置在水箱内的换热管、设置在水箱外侧的顶端并与换热管的一端连通的进气管、设置在水箱外侧的底端并与换热管的另一端连通的出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换热效率以及换热过程中的噪音衰减,降低工作过程中的噪音。

A kind of engine flue gas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烟气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换热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烟气换热器。
技术介绍
发动机工作时,曲轴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同时会排出高温气体,为了防止高温废热气体直接排掉浪费,现有的企业会使用换热器对废热气体进行回收再利用,可做供暖等场合使用。然而目前市面的换热器大部分均采取单通道换热,换热效率较低,入进水温度在55℃时,换热后的烟气温度大多在120℃左右,不能满足排放温度低于100℃的要求。同时在换热器工作时,气体经过单通道,噪音较大,影响企业的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烟气换热器,以解决现有发动机使用的烟气换热器换热效率低且噪音较大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发动机烟气换热器,包括水箱、设置在水箱内的换热组、设置在水箱底端的进水管以及设置在水箱顶端的出水管;换热组包括多组设置在水箱内的换热管、设置在水箱外侧的顶端并与换热管的一端连通的进气管、设置在水箱外侧的底端并与换热管的另一端连通的出气管。本技术中高温废气通过水箱顶端的进气管进入换热管中,再从水箱底端的出气管中流出,而水从水箱底端的进水管流进,再从水箱顶端的出水口流出;因此高温废气与水形成逆向流通,同时通过换热管增加了高温废气的换热时间和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以及换热过程中的噪音衰减,降低了噪音。作为优选,水箱的外侧设有可拆卸的法兰。本技术通过可拆卸的法兰,提高了维修保养的便捷性。作为优选,换热管的形状为U型。作为优选,水箱的顶侧设有加水管。作为优选,水箱的底侧设有放水阀。本技术通过放水阀使本技术在冬季不使用的情况下,可放光内部的水,防止水结冰损坏水箱以及换热组。作为优选,水箱顶侧设有放气阀。本技术通过放气阀提高水箱的密封性,以提高换热效率。作为优选,水箱底端设有支架。作为优选,水箱的形状为方形。本技术通过方形的水箱节约了安装空间。作为优选,换热组采用的材料为不锈钢。本技术通过采用不锈钢的换热组提高了换热组的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换热组的进气方向与水箱的进水方向相对设置,使高温废气与水形成逆向流通,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通过设置在水箱的换热管增加了高温废气在水箱内的换热时间和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以及换热过程中的噪音衰减,降低工作过程中的噪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水箱;2-换热组;3-进水管;4-出水管;21-换热管;22-进气管;23-出气管;5-法兰;6-加水管;7-放水阀;8-放气阀;9-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参见图1到图3,本技术包括用于容置水的水箱1以及设置在水箱1内并用于输送高温废气的换热组2,水箱1的形状为方形,便于安放的同时节约了安装空间。换热组2采用的材料为不锈钢,提高了换热组2的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水箱1的底端的两侧设有用于支撑水箱1的支架9。进一步参见图2到图3,水箱1的底端设有进水管3,水箱1的顶端设有出水管4。水箱1的顶侧设有用于向水箱1内额外加注水量的加水管6。水箱1的顶侧还设有用于将水箱1内的多余空气排出的放气阀8,操作人员可通过打开放气阀8将水箱1被的多余空气排出,以提高水箱1的密封性,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换热效率。进一步参欢图3,水箱1的底侧设有用于将水箱1内的水放出的放水阀7,在冬季不使用的情况下,操作人员可打开防水阀放光水箱1内部的水,防止水结冰损坏水箱1以及换热组2。进一步参见图1和图3,换热组2包括多组设置在水箱1的换热管21、设置在水箱1外侧的顶端并与换热管21的一端连通的进气管22以及设置在水箱1外侧的底端并与换热管21的另一端连通的出气管23,换热管21的形状为U型。进气管22与水箱1外侧之间与出气管23与水箱1外侧之间均设有可拆卸的法兰5。当高温废气从发动机内排出后,通过水箱1顶端的进气管22进入换热管21中,再从水箱1底端的出气管23中流出,而水从水箱1底端的进水管3流进,再从水箱1顶端的出水管4流出;因此高温废气与水形成逆向流通,高温废气内的热量通过换热管21传递到水箱1内的水内。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烟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设置在水箱(1)内的换热组(2)、设置在水箱(1)底端的进水管(3)以及设置在水箱(1)顶端的出水管(4);/n所述换热组(2)包括多组设置在水箱(1)内的换热管(21)、设置在水箱(1)外侧的顶端并与换热管(21)的一端连通的进气管(22)、设置在水箱(1)外侧的底端并与换热管(21)的另一端连通的出气管(23),/n所述水箱(1)的外侧设有可拆卸的法兰(5),/n所述换热管(21)的形状为U型,/n所述水箱(1)的顶侧设有加水管(6),/n所述水箱(1)的底侧设有放水阀(7),/n所述水箱(1)顶侧设有放气阀(8),/n所述水箱(1)底端设有支架(9),/n所述水箱(1)的形状为方形,/n所述换热组(2)采用的材料为不锈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烟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设置在水箱(1)内的换热组(2)、设置在水箱(1)底端的进水管(3)以及设置在水箱(1)顶端的出水管(4);
所述换热组(2)包括多组设置在水箱(1)内的换热管(21)、设置在水箱(1)外侧的顶端并与换热管(21)的一端连通的进气管(22)、设置在水箱(1)外侧的底端并与换热管(21)的另一端连通的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秋红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祺源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