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井废热土壤源混合式热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5669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井废热土壤源混合式热泵系统,包括地表矿井废热利用回路、地埋管换热器和深井废热收集回路,深井废热收集回路与地埋管换热器连接且深井废热收集回路用于回收井下废热并将井下废热传递给地埋管换热器,地埋管换热器和所述地表矿井废热利用回路连接且用于将地埋管换热器吸收和储存的能量传递给所述地表矿井废热利用回路,深井废热收集回路包括高低压换热器和矿井通风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热泵技术,将矿井下低品位的热能储存于地表,需要时再提取出来,减少了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传统矿区冬季长期供热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大规模的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节省了传统矿井下用于工作面降温的能耗,具有良好经济效益。

A kind of mixed heat pump system of mine waste hot soil and soil sou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井废热土壤源混合式热泵系统
本技术属于矿井废热利用
,具体是涉及一种矿井废热土壤源混合式热泵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矿区大部分位于北部地区,气候寒冷。冬季需要供暖,夏季需要供冷,而且供暖期接近半年之久,冬季热负荷比较大,且矿区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热水负荷相对与一般建筑要大,传统的系统利用煤、气或者电能供暖、供热水,能源消耗大,费用高。煤矿开采过程中,矿井采区会产生大量废热,为了保证采区环境,传统矿区采用矿井通风系统把矿区产生的废热吹出矿区,使这部分余热资源不被利用,而让其白白散失于外界环境,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热污染、粉尘污染和噪音污染。现在的矿井废热利用直接将井下废热收集后与地面热负荷进行热交换,夏季采区的热量仍然被浪费,冬季且只能供热,不能随着地面气温的变化适时调节供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矿井废热土壤源混合式热泵系统,其利用热泵技术,在保证采场工作面工作环境温度适宜的同时,将矿井下低品位的热能储存于地表,需要时再提取出来,减少了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传统矿区冬季长期供热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大规模的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矿井废热土壤源混合式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表矿井废热利用回路、地埋管换热器和深井废热收集回路,所述深井废热收集回路与地埋管换热器连接且深井废热收集回路用于回收井下废热并将井下废热传递给地埋管换热器,所述地埋管换热器和所述地表矿井废热利用回路连接且用于将地埋管换热器吸收和储存的能量传递给所述地表矿井废热利用回路,所述深井废热收集回路包括高低压换热器和矿井通风系统,所述高低压换热器设置在矿井通风系统的末端且用于吸收矿井通风系统中空气从采场区带来的井下废热,所述高低压换热器的冷流体入口与地埋管换热器的第一流体出口相连通,所述高低压换热器的冷流体出口与埋管换热器的第一流体入口相连通,所述地埋管换热器的第二流体入口和出口均与地表矿井废热利用回路相连通。上述的一种矿井废热土壤源混合式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管换热器的第二流体出口与所述地表矿井废热利用回路之间设置有第五循环泵、第六阀门和三通换向阀,所述第五循环泵的出口与第六阀门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六阀门的一端与三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相连通,所述三通换向阀的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均与地表矿井废热利用回路相连通,所述第五循环泵的入口与地埋管换热器的第二流体出口相连通。上述的一种矿井废热土壤源混合式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低压换热器的冷流体入口与地埋管换热器的第一流体出口之间还设置有第一阀门和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阀门的一端通过管路与地埋管换热器的第一流体出口相连通,第一阀门的另一端与第一循环泵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循环泵的出口与高低压换热器的冷流体入口相连通。上述的一种矿井废热土壤源混合式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表矿井废热利用回路包括热泵机组和制冷回路,所述热泵机组包括热泵机组压缩机、热泵机组蒸发器、热泵机组节流机构和热泵机组冷凝器,所述热泵机组压缩机的出口与热泵机组蒸发器的工作介质入口相连通,所述热泵机组蒸发器的工作介质出口与热泵机组节流机构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热泵机组节流机构的出口与热泵机组冷凝器的工作介质入口相连通,所述热泵机组冷凝器的工作介质出口与热泵机组压缩机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制冷回路包括制冷回路压缩机、制冷回路蒸发器、制冷回路节流装置、制冷回路冷凝器和冷负荷,所述制冷回路压缩机的出口与制冷回路蒸发器的工作介质入口相连通,所述制冷回路蒸发器的工作介质出口与制冷回路节流装置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制冷回路节流装置的出口与制冷回路冷凝器的工作介质入口相连通,所述制冷回路冷凝器的工作介质出口与制冷回路压缩机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冷负荷的一端与制冷回路蒸发器的负载介质入口相连通,所述冷负荷的另一端与制冷回路蒸发器的负载介质出口相连通;所述热泵机组蒸发器的负载介质出口与制冷回路冷凝器的负载介质入口相连通,所述热泵机组蒸发器的负载介质入口与制冷回路冷凝器的负载介质出口相连通,所述热泵机组冷凝器的负载介质出口地埋管换热器的第二流体入口相连通,所述热泵机组冷凝器的负载介质入口与地埋管换热器的第二流体出口相连通。上述的一种矿井废热土壤源混合式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表矿井废热利用回路还包括供暖回路,所述供暖回路包括第二循环泵、第二阀门、热负荷和第三阀门,所述第二循环泵的出口与第二阀门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阀门的另一端与热负荷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热负荷的另一端与第三阀门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三阀门的另一端与热泵机组冷凝器的负载介质入口相连通,所述热泵机组冷凝器的负载介质出口与第二循环泵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热泵机组蒸发器的负载介质出口地埋管换热器的第二流体入口相连通,所述热泵机组蒸发器的负载介质入口与地埋管换热器的第二流体出口相连通。上述的一种矿井废热土壤源混合式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表矿井废热利用回路还包括生活热水回路,所述生活热水回路包括热水加热负荷、第三循环泵和第四阀门,所述第三循环泵的出口与第四阀门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四阀门的另一端与热泵机组冷凝器的负载介质入口相连通,所述热泵机组冷凝器的负载介质出口与热水加热负荷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热水加热负荷的另一端与第三循环泵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热泵机组蒸发器的负载介质出口地埋管换热器的第二流体入口相连通,所述热泵机组蒸发器的负载介质入口与地埋管换热器的第二流体出口相连通。上述的一种矿井废热土壤源混合式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机组还包括冷却塔,所述冷却塔出水口与热泵机组冷凝器的负载介质入口相连通,所述热泵机组冷凝器的负载介质出口与冷却塔进水口相连通。上述的一种矿井废热土壤源混合式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机组冷凝器的负载介质出口与冷却塔进水口之间设置有第四循环泵和第五阀门,所述第四循环泵的出口与第五阀门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五阀门的另一端与冷却塔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四循环泵的入口与热泵机组冷凝器的负载介质出口相连通。上述的一种矿井废热土壤源混合式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负荷的一端与制冷回路蒸发器的负载介质入口之间还设置有第六循环泵和第七阀门,所述第六循环泵的出口与第七阀门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七阀门的另一端与制冷回路蒸发器的负载介质入口相连通,所述冷负荷的一端与第六循环泵的入口相连通。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在地表矿井废热利用回路和深井废热收集回路之间设置有地埋管换热器能够将矿井下低品位的热能储存于地表,需要时再提取出来,减少了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传统矿区冬季长期供热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大规模的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2、本技术可以有效地将深井工作面的温度降至标准工作温度,提高工作环境,加入供应热水系统,提高生活品质,减免了因改善矿工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而额外花费的费用,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3、本技术的系统利用深井废热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同时系统冬夏皆可制取热水且可用于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井废热土壤源混合式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表矿井废热利用回路、地埋管换热器(1)和深井废热收集回路,所述深井废热收集回路与地埋管换热器(1)连接且深井废热收集回路用于回收井下废热并将井下废热传递给地埋管换热器(1),所述地埋管换热器(1)和所述地表矿井废热利用回路连接且用于将地埋管换热器(1)吸收和储存的能量传递给所述地表矿井废热利用回路,所述深井废热收集回路包括高低压换热器(2)和矿井通风系统(3),所述高低压换热器(2)设置在矿井通风系统(3)的末端且用于吸收矿井通风系统(3)中空气从采场区带来的井下废热,所述高低压换热器(2)的冷流体入口与地埋管换热器(1)的第一流体出口相连通,所述高低压换热器(2)的冷流体出口与埋管换热器(1)的第一流体入口相连通,所述地埋管换热器(1)的第二流体入口和出口均与地表矿井废热利用回路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井废热土壤源混合式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表矿井废热利用回路、地埋管换热器(1)和深井废热收集回路,所述深井废热收集回路与地埋管换热器(1)连接且深井废热收集回路用于回收井下废热并将井下废热传递给地埋管换热器(1),所述地埋管换热器(1)和所述地表矿井废热利用回路连接且用于将地埋管换热器(1)吸收和储存的能量传递给所述地表矿井废热利用回路,所述深井废热收集回路包括高低压换热器(2)和矿井通风系统(3),所述高低压换热器(2)设置在矿井通风系统(3)的末端且用于吸收矿井通风系统(3)中空气从采场区带来的井下废热,所述高低压换热器(2)的冷流体入口与地埋管换热器(1)的第一流体出口相连通,所述高低压换热器(2)的冷流体出口与埋管换热器(1)的第一流体入口相连通,所述地埋管换热器(1)的第二流体入口和出口均与地表矿井废热利用回路相连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废热土壤源混合式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管换热器(1)的第二流体出口与所述地表矿井废热利用回路之间设置有第五循环泵(1-1)、第六阀门(1-2)和三通换向阀(1-3),所述第五循环泵(1-1)的出口与第六阀门(1-2)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六阀门(1-2)的一端与三通换向阀(1-3)的第一端口相连通,所述三通换向阀(1-3)的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均与地表矿井废热利用回路相连通,所述第五循环泵(1-1)的入口与地埋管换热器(1)的第二流体出口相连通。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废热土壤源混合式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低压换热器(2)的冷流体入口与地埋管换热器(1)的第一流体出口之间还设置有第一阀门(4)和第一循环泵(5),所述第一阀门(4)的一端通过管路与地埋管换热器(1)的第一流体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一阀门(4)的另一端与第一循环泵(5)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循环泵(5)的出口与高低压换热器(2)的冷流体入口相连通。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废热土壤源混合式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表矿井废热利用回路包括热泵机组(6)和制冷回路(7),所述热泵机组(6)包括热泵机组压缩机(6-1)、热泵机组蒸发器(6-2)、热泵机组节流机构(6-3)和热泵机组冷凝器(6-4),所述热泵机组压缩机(6-1)的出口与热泵机组蒸发器(6-2)的工作介质入口相连通,所述热泵机组蒸发器(6-2)的工作介质出口与热泵机组节流机构(6-3)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热泵机组节流机构(6-3)的出口与热泵机组冷凝器(6-4)的工作介质入口相连通,所述热泵机组冷凝器(6-4)的工作介质出口与热泵机组压缩机(6-1)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制冷回路(7)包括制冷回路压缩机(7-1)、制冷回路蒸发器(7-2)、制冷回路节流装置(7-3)、制冷回路冷凝器(7-4)和冷负荷(7-5),所述制冷回路压缩机(7-1)的出口与制冷回路蒸发器(7-2)的工作介质入口相连通,所述制冷回路蒸发器(7-2)的工作介质出口与制冷回路节流装置(7-3)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制冷回路节流装置(7-3)的出口与制冷回路冷凝器(7-4)的工作介质入口相连通,所述制冷回路冷凝器(7-4)的工作介质出口与制冷回路压缩机(7-1)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冷负荷(7-5)的一端与制冷回路蒸发器(7-2)的负载介质入口相连通,所述冷负荷(7-5)的另一端与制冷回路蒸发器(7-2)的负载介质出口相连通;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张建辰陈诚刘清洲孙遥蔡维山王斌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