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用的密封结构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56338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用的密封结构及空调器,包括风道结构及底壳,所述风道结构设置出风口,所述底壳通过防漏风结构连接固定在出风口处的风道结构上,所述防漏风结构用于延长冷风向所述底壳背部扩散的扩散路径,所述防漏风结构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为相互互补的结构;空调器包括面板、面板体、风机和上述的空调器用的密封结构,所述面板和所述面板体围成风道结构,所述面板和所述面板体底部的开口为出风口,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风道结构内,所述面板体和所述底壳通过防漏风结构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空调器在底壳与面板体的出风口的配合处设置防漏风结构,改善底壳和面板体配合时的密封性。

A sealing structure and air conditioner for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器用的密封结构及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器,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用的密封结构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空调器是一种用于调节室内温湿度的电器,主要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其中室内机设置在室内,负责向室内输送冷风和暖风。现有的室内机结构中,在底壳与面板体的出风口配合处存在配合间隙,密封性差,容易漏风,空气制冷时,冷空气容易通过配合处的缝隙流入到面板体背部,冷空气与面板体背部的热空气交汇导致凝露水产生。为防止凝露水产生,多采用在面板体背面贴绒布、海绵。但是该方案效率低,浪费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用的密封结构及空调器,一方面,以解决现有防漏风结构的防凝露水产生的效率低、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以解决现有空调器因产生凝露水影响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空调器用的密封结构及空调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空调器用的密封结构,包括风道结构及底壳,所述风道结构设置出风口,所述底壳通过防漏风结构连接固定在出风口处的风道结构上,所述防漏风结构用于延长冷风向所述底壳背部扩散的扩散路径,所述防漏风结构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为相互互补的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对接后,朝向所述出风口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处于同一平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抵接部、连接部和限位部,所述抵接部靠近所述出风口设置,所述限位部设置在远离所述出风口的方向,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面板体平行设置,所述限位部凸出所述抵接部设置,所述抵接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限位部连接,使所述第一固定部成为朝向所述出风口方向的弯折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为弯折状的阶梯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至少包括一个弯折状的阶梯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包括多段平滑的弧面结构,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抵接部和所述限位部平滑过渡。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的自由端到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抵接部的宽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檐口和咬合部,所述檐口一侧设置所述咬合部,所述檐口抵接在所述抵接部上,所述咬合部与所述限位部侧壁接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在所述面板体上,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面板体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固定部相对的设置在所述底壳上,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底壳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底壳上,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底壳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固定部相对的设置在所述面板体上,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面板体一体成型。一种空调器,包括面板、面板体、风机和上述的空调器用的密封结构,所述面板和所述面板体围成风道结构,所述面板和所述面板体底部的开口为出风口,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风道结构内,所述面板体和所述底壳通过防漏风结构连接固定。本技术的一种空调器用的密封结构及空调器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所述的空调器在底壳与面板体的出风口的配合处设置防漏风结构,改善底壳和面板体配合时的密封性,提升用户体验。进一步的,本技术所述的防漏风结构能够延长从出风口到底壳之间冷风的扩散路径,增大冷空气从缝隙中流动的阻力,从而减少从出风口进入到底壳内的冷风量,提升密封效果,防止凝露的产生。最后,本技术所述的空调器,通过设置防漏风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能够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空调器第一实施例的截面图;图2为图1圆圈内结构的细节图;图3为本技术空调器第二实施例的截面图;图4为图3圆圈内结构的细节图。图中标号说明:1、面板;2、面板体;21、抵接部;22、连接部;23、限位部;3、底壳;31、檐口;32、咬合部;4、出风口;5、防漏风结构;6、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空调器用的密封结构及空调器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空调器用的密封结构,包括面板1、面板体2、蒸发器和风机6,面板1和面板体2连接,面板1和面板体2围成风道结构,面板体2顶面设置进风口,面板1和面板体2底部的开口为出风口4,蒸发器和风机6设置在风道结构内。蒸发器将从进风口进入的热风降温,输出冷空气,冷空气通过风机6从出风口4吹出。在出风口4处的面板体2是设置底壳3,由于面板体2与底壳3之间的间隙的大小取决于注塑件的成型质量,若面板体2与底壳3的配合处出现变形或者毛刺等注塑缺陷,配合间隙无法保证,就会出现冷空气进入面板体2背部导致凝露的异常隐患,为解决该问题,面板体2和底壳3之间通过防漏风结构5连接固定,防漏风结构5用于延长冷风向底壳3背部扩散的扩散路径,增大了空气在防漏风结构5内的流动阻力,提高密封性能,有效降低凝露的产生。防漏风结构5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为相互互补的结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对接后,朝向出风口4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处于同一平面。第一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第一固定部包括抵接部21、连接部22和限位部23,抵接部21靠近出风口4设置,限位部23设置在远离出风口4的方向,抵接部21与限位部23互相垂直,限位部23与面板体2平行设置,限位部23凸出抵接部21设置,连接部22为弯折状的阶梯结构,使第一固定部成为朝向出风口4方向的弯折结构。第二固定部包括檐口31和咬合部32,檐口31一侧设置咬合部32,檐口31抵接在抵接部21上,咬合部32与限位部23侧壁接触。第一固定部设置在面板体2上,第一固定部与面板体2一体成型,第二固定部相对的设置在底壳3上,第二固定部与底壳3一体成型。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制备含防漏风结构5的面板体2和底壳3,能够大大降低制造成本。进一步的,连接部22至少包括一个弯折状的阶梯结构,如图1-2所示,连接部22包括一个阶梯结构以连接抵接部21和限位部23。为了增强防漏风结构5的密封效果,阶梯结构也可设置为多个,第二固定部根据阶梯结构的数量及形状确定檐口31与咬合部32之间的结构,从而与连接部22形成互补的结构。由于风道结构里的冷风具有较高的速度,有一定的冲击力,可在通过配合间隙的时候流入一定量的空气,但是由于在抵接部21和限位部23之间设置连接部22,在空气通过第一层台阶的时候就已经缓冲掉一部分风力,提高了风阻,减少了风速。因此通过第二层密封结构的风量,少之又少,更好的起到了密封作用。进一步的,限位部23的自由端到限位部23与连接部22的连接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抵接部21的宽度。第二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改变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设置位置,如图3-图4所示,将第一固定部设置在底壳3上,第二固定部相对的设置在面板体2上,仍可实现密封效果,降低凝露的产生。第三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改进,连接部22包括多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器用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面板(1)和面板体(2)围成的风道结构及底壳(3),所述风道结构设置出风口(4),所述底壳(3)通过防漏风结构(5)连接固定在出风口(4)处的风道结构上,所述防漏风结构(5)用于延长冷风向所述底壳(3)背部扩散的扩散路径,所述防漏风结构(5)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为相互互补的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用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面板(1)和面板体(2)围成的风道结构及底壳(3),所述风道结构设置出风口(4),所述底壳(3)通过防漏风结构(5)连接固定在出风口(4)处的风道结构上,所述防漏风结构(5)用于延长冷风向所述底壳(3)背部扩散的扩散路径,所述防漏风结构(5)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为相互互补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用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对接后,朝向所述出风口(4)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处于同一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用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抵接部(21)、连接部(22)和限位部(23),所述抵接部(21)靠近所述出风口(4)设置,所述限位部(23)设置在远离所述出风口(4)的方向,所述限位部(23)与所述面板体(2)平行设置,所述限位部(23)凸出所述抵接部(21)设置,所述抵接部(21)通过所述连接部(22)与所述限位部(23)连接,使所述第一固定部成为朝向所述出风口(4)方向的弯折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用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2)为弯折状的阶梯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用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2)至少包括一个弯折状的阶梯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用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2)包括多段平滑的弧面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卫权吴小华邓益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