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齿轮组消隙减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5470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齿轮组消隙减速器,包括电机、外壳、主齿轮、传动齿轮、第一副齿轮、第一光轴、第二副齿轮、第二光轴、第三副齿轮和第三光轴,电机固定在外壳内,传动齿轮固定在电机输出轴上,第一副齿轮与第一光轴配合固定在外壳内并与第二副齿轮啮合,第二副齿轮与第二光轴配合固定在外壳内并与第三副齿轮啮合,第三副齿轮与第三光轴配合固定在外壳内并与主齿轮啮合,主齿轮与轴承配合安装,轴承固定在外壳上盖指定位置,并且主齿轮的一端作为减速器的输出端。该减速器消隙机构改善了行星减速器自身的间隙,理想情况下可实现零背隙,该机构极大程度的提高减素器的寿命和减速器的输出精度,且减速器自身的成本不会有较大的改变。

A kind of double gear backlash reduc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齿轮组消隙减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减速器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双齿轮组消隙减速器。
技术介绍
减速器是用于把电动机或内燃机输出的高转速低扭矩的动力变成低转速大扭矩输出的传动设备。减速器一般由减速器外壳和设置在减速器外壳中的齿轮传动机构组成,齿轮在传动过程中,其齿面容易摩擦磨损,摩擦磨损会导致齿轮间的配合间隙增大,进而会导致齿轮啮合时噪声增大和齿轮所受冲击力增加,加速齿轮损坏。目前现有的行星减速器为一组齿轮减速机构,齿轮组不具有自身的消隙机构,需额外附加消隙机构。目前现有的行星减速器为一组齿轮减速机构,且消隙基本通过设计、组装、以及零部件加工来做到尽可能的减小,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有额外附加的消隙机构的行星减速器,则增加了减速器自身的成本,且效果有限。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齿轮组消隙减速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齿轮组消隙减速器,包括电机、外壳、主齿轮、传动齿轮、第一副齿轮、第一光轴、第二副齿轮、第二光轴、第三副齿轮和第三光轴,所述电机固定在外壳内,传动齿轮固定在电机输出轴上,第一副齿轮与第一光轴配合固定在外壳内并与第二副齿轮啮合,第二副齿轮与第二光轴配合固定在外壳内并与第三副齿轮啮合,第三副齿轮与第三光轴配合固定在外壳内并与主齿轮啮合,主齿轮与轴承配合安装,轴承固定在外壳上盖指定位置,并且主齿轮的一端作为减速器的输出端。进一步的,以电机输入轴与主齿轮输出轴所在作为轴线,轴线两侧齿轮与光轴对称安装,其中轴线一侧传动齿轮、第一副齿轮、第二副齿轮、第三副齿轮、主齿轮组成一组四级减速齿轮组,轴线另一侧传动齿轮、第一副齿轮、第二副齿轮、第三副齿轮、主齿轮组成另一组四级减速齿轮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减速器消隙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行星减速器自身的间隙,理想情况下可实现零背隙,该机构极大程度的提高减素器的寿命和减速器的输出精度,且减速器自身的成本不会有较大的改变。(2)该齿轮消隙机构齿轮组简单,所用齿轮单个加工,成本也相对较低,可以多次试验改进,找到适合自身的理想情况,该齿轮消隙机构有两组齿轮组,若其中一组有损坏,另一组也可正常运行,该模组整体较小,且模组成熟后成本较低,用途广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双齿轮组消隙减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双齿轮组消隙减速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电机;2、外壳;3、外壳上盖;4、轴承;5、主齿轮;6、传动齿轮;7、第一副齿轮;8、第一光轴;9、第二副齿轮;10、第二光轴;11、第三副齿轮;12、第三光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专利技术做出进一步的描述:请参阅图1-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双齿轮组消隙减速器,包括电机1、外壳2、主齿轮5、传动齿轮6、第一副齿轮7、第一光轴8、第二副齿轮9、第二光轴10、第三副齿轮11和第三光轴12,所述电机1固定在外壳2内,传动齿轮6固定在电机1输出轴上,第一副齿轮7与第一光轴8配合固定在外壳2内并与第二副齿轮9啮合,第二副齿轮9与第二光轴10配合固定在外壳2内并与第三副齿轮11啮合,第三副齿轮11与第三光轴12配合固定在外壳2内并与主齿轮5啮合,主齿轮5与轴承4配合安装,轴承4固定在外壳上盖3指定位置,并且主齿轮5的一端作为减速器的输出端。根据本实施例的上述方案,以电机1输入轴与主齿轮5输出轴所在作为轴线,轴线两侧齿轮与光轴对称安装,其中轴线一侧传动齿轮6、第一副齿轮7、第二副齿轮9、第三副齿轮11、主齿轮5组成一组四级减速齿轮组,轴线另一侧传动齿轮6、第一副齿轮7、第二副齿轮9、第三副齿轮11、主齿轮5组成另一组四级减速齿轮组。在具体进行消隙时:将输出轴与输入轴所在轴线两侧的两组齿轮都正常安装,转动齿轮时,齿轮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做到消隙,需将轴线一侧的第一副齿轮7挑起来,使第一副齿轮7与第二副齿轮9保持啮合,与传动齿轮6相对分离,继续转动齿轮组,正反不停转动,待发现齿轮转到合适的位置,将第一副齿轮7与传动齿轮6啮合,压入指定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部”、“底部”、“一侧”、“另一侧”、“前面”、“后面”、“中间部位”、“内部”、“顶端”、“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齿轮组消隙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外壳(2)、主齿轮(5)、传动齿轮(6)、第一副齿轮(7)、第一光轴(8)、第二副齿轮(9)、第二光轴(10)、第三副齿轮(11)和第三光轴(12),所述电机(1)固定在外壳(2)内,传动齿轮(6)固定在电机(1)输出轴上,第一副齿轮(7)与第一光轴(8)配合固定在外壳(2)内并与第二副齿轮(9)啮合,第二副齿轮(9)与第二光轴(10)配合固定在外壳(2)内并与第三副齿轮(11)啮合,第三副齿轮(11)与第三光轴(12)配合固定在外壳(2)内并与主齿轮(5)啮合,主齿轮(5)与轴承(4)配合安装,轴承(4)固定在外壳上盖(3)指定位置,并且主齿轮(5)的一端作为减速器的输出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齿轮组消隙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外壳(2)、主齿轮(5)、传动齿轮(6)、第一副齿轮(7)、第一光轴(8)、第二副齿轮(9)、第二光轴(10)、第三副齿轮(11)和第三光轴(12),所述电机(1)固定在外壳(2)内,传动齿轮(6)固定在电机(1)输出轴上,第一副齿轮(7)与第一光轴(8)配合固定在外壳(2)内并与第二副齿轮(9)啮合,第二副齿轮(9)与第二光轴(10)配合固定在外壳(2)内并与第三副齿轮(11)啮合,第三副齿轮(11)与第三光轴(12)配合固定在外壳(2)内并与主齿轮(5)啮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清赵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万创兴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