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液氮的自动式多压强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5468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液氮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液氮的自动式多压强转换装置。可实现对液氮所需压强的转换,可有效减少对工作人员冻伤和窒息的风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内罐体、保温层、聚苯乙烯泡沫层、外罐体、液位计、液氮检测器、自增压电子阀、自增压管、气相电子阀、气相管、进液阀、出液阀和压强控制器、脚轮和把手实现所述功能,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

An automatic multi pressure conversion device for liquid nitrog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液氮的自动式多压强转换装置
本技术属于液氮罐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液氮的自动式多压强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液氮罐一般有液相出口和气相出口,液相出口的液体用于超低温的降温,气相出口的气体用于管道的压力测试,针对不同的需求需要不同压强的液氮罐;传统液氮罐在转换液氮时需要穿戴低温防护服,稍有操作不当便会冻伤。由于液氮罐内部压强大,当转换液氮时,由于压差会产生大量氮气,这部分氮气通气不当,会造成工作人员的窒息伤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液氮的自动式多压强转换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液氮的自动式多压强转换装置,包括:内罐体、保温层、聚苯乙烯泡沫层、外罐体、液位计、液氮检测器、自增压电子阀、自增压管、气相电子阀、气相管、进液阀、出液阀和压强控制器,所述的内罐体固定在外罐体的内部,所述保温层和聚苯乙烯泡沫层设置在内罐体与外罐体之间,进液阀、出液阀分别连通连接外罐体和内罐体且分别设置在外罐体的侧面,所述液位计连通连接外罐体和内罐体且设置外罐体的顶部,所述自增压电子阀连通连接自增压管且设置外罐体顶部,自增压管一端连通连接外罐体和内罐体且位于内罐体侧面底部,自增压管另一端连通连接外罐体和内罐体且位于内罐体的顶部,气相电子阀连通连接气相管且设置外罐体顶部,气相管一端连通连接外罐体和内罐体且位于内罐体的顶部,气相管另一端连通连接外罐体且位于保温层和聚苯乙烯泡沫层的顶部,所述压强控制器位于为外罐体的侧面上部,所述液氮检测器位于外罐体顶部。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所述的外罐体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脚轮,脚轮均为带刹车装置的脚轮;外罐体顶部设置有把手。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所述的保温层和聚苯乙烯泡沫层为两层,所述保温层设置在所述聚苯乙烯泡沫层靠近所述外罐体的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压强控制器、自增压电子阀和气相电子阀,通过设置压强控制器的压强,可以输出所需压强的液氮或氮气,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氮压强的转换,而且还减少购买多种压强液氮罐的成本;通过设置压强控制器、自增压电子阀和气相电子阀可以减少人员手动操作,减少冻伤的风险。2.本技术通过设置液氮检测器,可以随时监测空气中氮气的含量,当氮气含量超过人体承受标准会发出蜂鸣声,可以有效防止工作人员窒息的危险,此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液氮的自动式多压强转换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液氮的自动式多压强转换装置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液氮的自动式多压强转换装置图2中点划线A-A剖开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液氮的自动式多压强转换装置图2中点划线B-B剖开的剖视图;图中:1-把手;2-自增压电子阀;3-进液阀;4-压强控制器;5-脚轮;6-出液阀;7-气相电子阀;8-液位计;9-液氮检测器;10-自增压管;11-气相管;12-外罐体;13-保温层;14-内罐体;15-聚苯乙烯泡沫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液氮的自动式多压强转换装置,包括:内罐体14、保温层13、聚苯乙烯泡沫层15、外罐体12、液位计8、液氮检测器9、自增压电子阀2、自增压管10、气相电子阀7、气相管11、进液阀3、出液阀6和压强控制器4,所述的内罐体14固定在外罐体12的内部,所述保温层13和聚苯乙烯泡沫层15设置在内罐体14与外罐体12之间,进液阀3、出液阀6分别连通连接外罐体12和内罐体14且分别设置在外罐体12的侧面,所述液位计8连通连接外罐体12和内罐体14且设置外罐体12的顶部,所述自增压电子阀2连通连接自增压管10且设置外罐体12顶部,自增压管10一端连通连接外罐体12和内罐体14且位于内罐体14侧面底部,自增压管10另一端连通连接外罐体12和内罐体14且位于内罐体14的顶部,气相电子阀7连通连接气相管11且设置外罐体12顶部,气相管11一端连通连接外罐体12和内罐体14且位于内罐体14的顶部,气相管11另一端连通连接外罐体12且位于保温层13和聚苯乙烯泡沫层15的顶部,所述压强控制器4位于为外罐体12的侧面上部,所述液氮检测器9位于外罐体12顶部。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所述的外罐体12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脚轮5,脚轮5均为带刹车装置的脚轮5;外罐体12顶部设置有把手1。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所述的保温层13和聚苯乙烯泡沫层15为两层,保温层13设置在聚苯乙烯泡沫层15靠近外罐体12的一侧。工作原理:本技术先将进液阀3和液氮罐连接,然后将出液阀6和试验机连接,打开液氮检测器9,然后调节压强控制器4的压强,然后开启进液阀3和出液阀6,即可输出所需压强的液氮,当液氮转换装置内的压强过高时,压强控制器4自动开启气相电子阀7,从而将气体快速排出;当液氮转换装置的压强过小是,压强控制器4自动开启自增压电子阀2,液氮经过自增压管10由液氮变为气态,从而快速产生高压,当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液氮检测器9会自动发出蜂鸣声。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液氮的自动式多压强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罐体(14)、保温层(13)、聚苯乙烯泡沫层(15)、外罐体(12)、液位计(8)、液氮检测器(9)、自增压电子阀(2)、自增压管(10)、气相电子阀(7)、气相管(11)、进液阀(3)、出液阀(6)和压强控制器(4),所述的内罐体(14)固定在外罐体(12)的内部,所述保温层(13)和聚苯乙烯泡沫层(15)设置在内罐体(14)与外罐体(12)之间,进液阀(3)、出液阀(6)分别连通连接外罐体(12)和内罐体(14)且分别设置在外罐体(12)的侧面,所述液位计(8)连通连接外罐体(12)和内罐体(14)且设置外罐体(12)的顶部,所述自增压电子阀(2)连通连接自增压管(10)且设置外罐体(12)顶部,自增压管(10)一端连通连接外罐体(12)和内罐体(14)且位于内罐体(14)侧面底部,自增压管(10)另一端连通连接外罐体(12)和内罐体(14)且位于内罐体(14)的顶部,气相电子阀(7)连通连接气相管(11)且设置外罐体(12)顶部,气相管(11)一端连通连接外罐体(12)和内罐体(14)且位于内罐体(14)的顶部,气相管(11)另一端连通连接外罐体(12)且位于保温层(13)和聚苯乙烯泡沫层(15)的顶部,所述压强控制器(4)位于为外罐体(12)的侧面上部,所述液氮检测器(9)位于外罐体(12)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液氮的自动式多压强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罐体(14)、保温层(13)、聚苯乙烯泡沫层(15)、外罐体(12)、液位计(8)、液氮检测器(9)、自增压电子阀(2)、自增压管(10)、气相电子阀(7)、气相管(11)、进液阀(3)、出液阀(6)和压强控制器(4),所述的内罐体(14)固定在外罐体(12)的内部,所述保温层(13)和聚苯乙烯泡沫层(15)设置在内罐体(14)与外罐体(12)之间,进液阀(3)、出液阀(6)分别连通连接外罐体(12)和内罐体(14)且分别设置在外罐体(12)的侧面,所述液位计(8)连通连接外罐体(12)和内罐体(14)且设置外罐体(12)的顶部,所述自增压电子阀(2)连通连接自增压管(10)且设置外罐体(12)顶部,自增压管(10)一端连通连接外罐体(12)和内罐体(14)且位于内罐体(14)侧面底部,自增压管(10)另一端连通连接外罐体(12)和内罐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飞陈国星夏开朗秦源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