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材型铝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5464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铝制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节材型铝盘,包括铝盘本体,铝盘本体的上表面固定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的一端延伸至铝盘本体的下表面,铝盘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筋,加强筋的表面呈圆形状,铝盘本体的上表面固定开设有功能槽,功能槽的一端延伸至铝盘本体的下表面。该节材型铝盘,通通过设置第一节材槽和第二节材槽以铝盘本体的轴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第一节材槽和第二节材槽与功能槽交错分布,四个第三节材槽以铝盘本体的轴心呈环形阵列分布,节材孔以铝盘本体的轴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节材孔与功能槽对齐,在节省铝材的同时达到了保证铝盘强度的效果,从而达到了节材的同时保证铝盘本体强度的效果。

A kind of material saving aluminum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材型铝盘
本技术涉及铝制品
,尤其涉及一种节材型铝盘。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现有的铝盘的产品结构笨重,耗材,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的铝盘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节材型铝盘。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节材型铝盘,包括铝盘本体,所述铝盘本体的上表面固定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一端延伸至铝盘本体的下表面,所述铝盘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表面呈圆形状,所述铝盘本体的上表面固定开设有功能槽,所述功能槽的一端延伸至铝盘本体的下表面;所述铝盘本体的表面分别固定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六个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以铝盘本体的轴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在铝盘本体的表面呈交错分布;所述铝盘本体的表面固定开设有第三通孔,两个所述第三通孔以铝盘本体的轴心为中心呈对称分布,所述铝盘本体的表面固定开设有第四通孔,八个所述第四通孔以铝盘本体的轴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铝盘本体的表面分别固定开设有第一节材槽、第二节材槽和第三节材槽,所述铝盘本体的上表面固定开设有节材孔。优选地,所述固定槽的内壁呈方形状,所述固定槽位于铝盘本体的轴心处。优选地,十二个所述功能槽以铝盘本体的轴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功能槽的内壁呈长方形状。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内径一致,所述第三通孔的内径小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内径。优选地,所述第四通孔的内径大于第三通孔的内径,所述第四通孔的内径小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内径。优选地,十二个所述第一节材槽和第二节材槽以铝盘本体的轴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第一节材槽和第二节材槽与功能槽交错分布,四个所述第三节材槽以铝盘本体的轴心呈环形阵列分布。优选地,十二个所述节材孔以铝盘本体的轴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节材孔与功能槽对齐。本技术中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第一节材槽、第二节材槽、第三节材槽和节材孔大大减轻了铝盘的重量,从而达到了节约成本的效果。2、通过设置第一节材槽和第二节材槽以铝盘本体的轴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第一节材槽和第二节材槽与功能槽交错分布,四个第三节材槽以铝盘本体的轴心呈环形阵列分布,节材孔以铝盘本体的轴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节材孔与功能槽对齐,在节省铝材的同时达到了保证铝盘强度的效果,从而达到了节材的同时保证铝盘本体强度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节材型铝盘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节材型铝盘的铝盘本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铝盘本体;2、固定槽;3、加强筋;4、功能槽;5、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第三通孔;8、第四通孔;9、第一节材槽;10、第二节材槽;11、第三节材槽;12、节材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节材型铝盘,包括铝盘本体1,铝盘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开设有固定槽2,固定槽2的内壁呈方形状,固定槽2位于铝盘本体1的轴心处,固定槽2的一端延伸至铝盘本体1的下表面,铝盘本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筋3,加强筋3的表面呈圆形状,铝盘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开设有功能槽4,功能槽4的一端延伸至铝盘本体1的下表面,功能槽4以铝盘本体1的轴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功能槽4的内壁呈长方形状;铝盘本体1的表面分别固定开设有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6,六个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6以铝盘本体1的轴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6在铝盘本体1的表面呈交错分布,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6的内径一致,第三通孔7的内径小于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6的内径;铝盘本体1的表面固定开设有第三通孔7,两个第三通孔7以铝盘本体1的轴心为中心呈对称分布,铝盘本体1的表面固定开设有第四通孔8,八个第四通孔8以铝盘本体1的轴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第四通孔8的内径大于第三通孔7的内径,第四通孔8的内径小于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6的内径,铝盘本体1的表面分别固定开设有第一节材槽9、第二节材槽10和第三节材槽11,铝盘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开设有节材孔12,第一节材槽9和第二节材槽10以铝盘本体1的轴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第一节材槽9和第二节材槽10与功能槽4交错分布,四个第三节材槽11以铝盘本体1的轴心呈环形阵列分布,节材孔12以铝盘本体1的轴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节材孔12与功能槽4对齐;通过设置第一节材槽9、第二节材槽10、第三节材槽11和节材孔12大大减轻了铝盘的重量,从而达到了节约成本的效果;通过设置第一节材槽9和第二节材槽10以铝盘本体1的轴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第一节材槽9和第二节材槽10与功能槽4交错分布,四个第三节材槽11以铝盘本体1的轴心呈环形阵列分布,节材孔12以铝盘本体1的轴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节材孔12与功能槽4对齐,在节省铝材的同时达到了保证铝盘强度的效果,从而达到了节材的同时保证铝盘本体1强度的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材型铝盘,包括铝盘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盘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开设有固定槽(2),所述固定槽(2)的一端延伸至铝盘本体(1)的下表面,所述铝盘本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筋(3),所述加强筋(3)的表面呈圆形状,所述铝盘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开设有功能槽(4),所述功能槽(4)的一端延伸至铝盘本体(1)的下表面;/n所述铝盘本体(1)的表面分别固定开设有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6),六个所述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6)以铝盘本体(1)的轴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6)在铝盘本体(1)的表面呈交错分布;/n所述铝盘本体(1)的表面固定开设有第三通孔(7),两个所述第三通孔(7)以铝盘本体(1)的轴心为中心呈对称分布,所述铝盘本体(1)的表面固定开设有第四通孔(8),八个所述第四通孔(8)以铝盘本体(1)的轴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铝盘本体(1)的表面分别固定开设有第一节材槽(9)、第二节材槽(10)和第三节材槽(11),所述铝盘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开设有节材孔(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材型铝盘,包括铝盘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盘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开设有固定槽(2),所述固定槽(2)的一端延伸至铝盘本体(1)的下表面,所述铝盘本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筋(3),所述加强筋(3)的表面呈圆形状,所述铝盘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开设有功能槽(4),所述功能槽(4)的一端延伸至铝盘本体(1)的下表面;
所述铝盘本体(1)的表面分别固定开设有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6),六个所述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6)以铝盘本体(1)的轴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6)在铝盘本体(1)的表面呈交错分布;
所述铝盘本体(1)的表面固定开设有第三通孔(7),两个所述第三通孔(7)以铝盘本体(1)的轴心为中心呈对称分布,所述铝盘本体(1)的表面固定开设有第四通孔(8),八个所述第四通孔(8)以铝盘本体(1)的轴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铝盘本体(1)的表面分别固定开设有第一节材槽(9)、第二节材槽(10)和第三节材槽(11),所述铝盘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开设有节材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材型铝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2)的内壁呈方形状,所述固定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檀劲松雷爱成冯春雷钱信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宝裕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