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液压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5254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防爆液压缸,涉及液压缸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部装设有活塞;缸体的一端部开口处从外至内并排装设有外端盖、内端盖、外导套和内导套;外导套的边缘处与缸体的开口端面相抵;外导套与内导套通过螺栓连接;活塞杆上沿轴向并排装设有第一挡环、第一压紧环和第二密封圈;第一挡环、第一压紧环和第二密封圈均内嵌于内导套的内壁上;第一挡环与活塞杆滑动配合;第一挡环的一表面沿环形方向均布固定有第一加强柱;第一加强柱的一端均穿插于外导套上;第一加强柱与外导套螺纹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安装方便,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液压缸的密封性能,实用性较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Explosion proof hydraulic cyl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爆液压缸
本技术属于液压缸领域,特别是涉及防爆液压缸。
技术介绍
液压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它不仅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而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因此在各种机械的液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液压缸在工作时活塞杆可能会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导致表面被划伤、磕碰或磨损,导致缸体内液压油外泄,而当液压油外泄时由于活塞杆的摩擦作用会与气体产生火花,引燃泄漏的液压油,导致缸体发生爆炸,危害现场操作人员的安全。因此,亟待研究防爆液压缸,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防爆液压缸,通过在缸体与活塞杆的连接处设计多层密封结构,有效地避免了液压油的外泄,不仅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安装方便,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液压缸的密封性能,同时保证了现场操作人员的安全,实用性较强,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防爆液压缸,包括一端部为开口结构的缸体和装设于缸体内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部装设有一活塞;所述缸体的一端部开口处从外至内并排装设有一外端盖、一内端盖、一外导套和一内导套;所述外端盖与缸体螺纹配合;所述内端盖与缸体过盈配合;所述外导套的边缘处与缸体的开口端面相抵;所述外导套与内导套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外导套与内导套之间的连接处装设有一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表面与缸体的内壁相贴合;所述活塞杆上沿轴向并排装设有一第一挡环、一第一压紧环和一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挡环、第一压紧环和第二密封圈均内嵌于内导套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挡环与活塞杆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挡环的一表面沿环形方向均布固定有第一加强柱;所述第一加强柱的一端均穿插于外导套上;所述第一加强柱与外导套螺纹配合;所述活塞的外周装设有一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的外表面与缸体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第三密封圈的一相对侧均并排装设有一第二压紧环、一第四密封圈和一第二挡环;所述第二压紧环、第四密封圈和第二挡环均套设于活塞的外周上;所述第四密封圈上沿环形方向均布穿插有第二加强柱;所述第二加强柱的一端插接于第二压紧环上;所述第二加强柱的另一端插接于第二挡环上;所述活塞的一相对端部均从外至内装设有一外挡盖和一内挡盖;所述外挡盖与活塞杆过盈配合;所述内挡盖的一表面与第二挡环的一表面相贴合。进一步地,所述外端盖和内端盖的连接处装设有一第五密封圈;所述第五密封圈套设于活塞杆上。进一步地,所述内端盖和外导套之间装设有一密封垫。进一步地,所述内导套的外周装设有一第六密封圈;所述第六密封圈内嵌于内导套的外壁上;所述第六密封圈的外表面与缸体的内壁相贴合。进一步地,所述内导套与活塞杆之间装设有一第七密封圈;所述第七密封圈内嵌于内导套的内壁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挡环与缸体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挡环的外周装设有一第八密封圈;所述第八密封圈的外表面与缸体的内壁相贴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缸体与活塞杆的连接处设计多层密封结构,有效地避免了液压油的外泄,不仅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安装方便,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液压缸的密封性能,同时保证了现场操作人员的安全,实用性较强,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防爆液压缸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的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缸体,2-活塞杆,3-外端盖,4-内端盖,5-外导套,6-内导套,7-第一密封圈,8-第一挡环,9-第一压紧环,10-第二密封圈,11-第一加强柱,12-第三密封圈,13-第二压紧环,14-第四密封圈,15-第二挡环,16-第二加强柱,17-外挡盖,18-内挡盖,19-第五密封圈,20-密封垫,21-第六密封圈,22-第七密封圈,23-第八密封圈,201-活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本技术为防爆液压缸,包括一端部为开口结构的缸体1和装设于缸体1内的活塞杆2:活塞杆2的一端部装设有一活塞201;缸体1的一端部开口处从外至内并排装设有一外端盖3、一内端盖4、一外导套5和一内导套6;外端盖3和内端盖4的连接处装设有一第五密封圈19;第五密封圈19套设于活塞杆2上;外端盖3与缸体1螺纹配合;内端盖4与缸体1过盈配合;内端盖4和外导套5之间装设有一密封垫20;外导套5的边缘处与缸体1的开口端面相抵;外导套5与内导套6通过螺栓连接;外导套5与内导套6之间的连接处装设有一第一密封圈7;第一密封圈7的外表面与缸体1的内壁相贴合;内导套6的外周装设有一第六密封圈21;第六密封圈21内嵌于内导套6的外壁上;第六密封圈21的外表面与缸体1的内壁相贴合;活塞杆2上沿轴向并排装设有一第一挡环8、一第一压紧环9和一第二密封圈10;第一挡环8、第一压紧环9和第二密封圈10均内嵌于内导套6的内壁上;第一挡环8与活塞杆2滑动配合;第一挡环8的一表面沿环形方向均布固定有第一加强柱11;第一加强柱11的一端均穿插于外导套5上;第一加强柱11与外导套5螺纹配合;第一加强柱11一端部套设有一第一压紧弹簧;第一压紧弹簧装设于外导套5内;内导套6与活塞杆2之间装设有一第七密封圈22;第七密封圈22内嵌于内导套6的内壁上;活塞201的外周装设有一第三密封圈12;第三密封圈12的外表面与缸体1的内壁相贴合;第三密封圈12的一相对侧均并排装设有一第二压紧环13、一第四密封圈14和一第二挡环15;第二压紧环13、第四密封圈14和第二挡环15均套设于活塞201的外周上;第二压紧环13与缸体1滑动配合;第四密封圈14上沿环形方向均布穿插有第二加强柱16;第二加强柱16的一端固定插接于第二压紧环13上;第二挡环15的内部沿环形方向均布开设有与第二加强柱16位置相对应的导孔;第二加强柱16的另一端滑动插接于第二挡环15的导孔内;导孔内装设有第二压紧弹簧;第二挡环15与缸体1间隙配合;第二挡环15的外周装设有一第八密封圈23;第八密封圈23的外表面与缸体1的内壁相贴合;活塞201的一相对端部均从外至内装设有一外挡盖17和一内挡盖18;外挡盖17与活塞杆2过盈配合;内挡盖18的一表面与第二挡环15的一表面相贴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爆液压缸,包括一端部为开口结构的缸体(1)和装设于缸体(1)内的活塞杆(2):所述活塞杆(2)的一端部装设有一活塞(201);其特征在于:/n所述缸体(1)的一端部开口处从外至内并排装设有一外端盖(3)、一内端盖(4)、一外导套(5)和一内导套(6);所述外端盖(3)与缸体(1)螺纹配合;所述内端盖(4)与缸体(1)过盈配合;所述外导套(5)的边缘处与缸体(1)的开口端面相抵;所述外导套(5)与内导套(6)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外导套(5)与内导套(6)之间的连接处装设有一第一密封圈(7);所述第一密封圈(7)的外表面与缸体(1)的内壁相贴合;/n所述活塞杆(2)上沿轴向并排装设有一第一挡环(8)、一第一压紧环(9)和一第二密封圈(10);所述第一挡环(8)、第一压紧环(9)和第二密封圈(10)均内嵌于内导套(6)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挡环(8)与活塞杆(2)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挡环(8)的一表面沿环形方向均布固定有第一加强柱(11);所述第一加强柱(11)的一端均穿插于外导套(5)上;所述第一加强柱(11)与外导套(5)螺纹配合;/n所述活塞(201)的外周装设有一第三密封圈(12);所述第三密封圈(12)的外表面与缸体(1)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第三密封圈(12)的一相对侧均并排装设有一第二压紧环(13)、一第四密封圈(14)和一第二挡环(15);所述第二压紧环(13)、第四密封圈(14)和第二挡环(15)均套设于活塞(201)的外周上;所述第四密封圈(14)上沿环形方向均布穿插有第二加强柱(16);所述第二加强柱(16)的一端插接于第二压紧环(13)上;所述第二加强柱(16)的另一端插接于第二挡环(15)上;所述活塞(201)的一相对端部均从外至内装设有一外挡盖(17)和一内挡盖(18);所述外挡盖(17)与活塞杆(2)过盈配合;所述内挡盖(18)的一表面与第二挡环(15)的一表面相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防爆液压缸,包括一端部为开口结构的缸体(1)和装设于缸体(1)内的活塞杆(2):所述活塞杆(2)的一端部装设有一活塞(201);其特征在于:
所述缸体(1)的一端部开口处从外至内并排装设有一外端盖(3)、一内端盖(4)、一外导套(5)和一内导套(6);所述外端盖(3)与缸体(1)螺纹配合;所述内端盖(4)与缸体(1)过盈配合;所述外导套(5)的边缘处与缸体(1)的开口端面相抵;所述外导套(5)与内导套(6)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外导套(5)与内导套(6)之间的连接处装设有一第一密封圈(7);所述第一密封圈(7)的外表面与缸体(1)的内壁相贴合;
所述活塞杆(2)上沿轴向并排装设有一第一挡环(8)、一第一压紧环(9)和一第二密封圈(10);所述第一挡环(8)、第一压紧环(9)和第二密封圈(10)均内嵌于内导套(6)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挡环(8)与活塞杆(2)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挡环(8)的一表面沿环形方向均布固定有第一加强柱(11);所述第一加强柱(11)的一端均穿插于外导套(5)上;所述第一加强柱(11)与外导套(5)螺纹配合;
所述活塞(201)的外周装设有一第三密封圈(12);所述第三密封圈(12)的外表面与缸体(1)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第三密封圈(12)的一相对侧均并排装设有一第二压紧环(13)、一第四密封圈(14)和一第二挡环(15);所述第二压紧环(13)、第四密封圈(14)和第二挡环(15)均套设于活塞(201)的外周上;所述第四密封圈(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刚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瑞博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