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网体系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5065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丝网体系结构,涉及钢丝网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安装杆、钢丝网以及固定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地面内用于固定安装杆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挖设于地面的安装孔、浇筑于安装孔内的混凝土块、预埋于混凝土块内且竖直设置的连接管以及安装于连接管内用于对安装杆进行固定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管贯穿混凝土块的顶部设置;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接于连接管内壁的圆环以及沿圆环的周向依次固接于圆环的内周面且向连接管的轴心线方向倾斜设置的多个弹簧钢片;所述连接管内设置有用于推动弹簧钢片向靠近连接管内壁运动的推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连接装置,便于对安装杆进行更换。

Wire mesh system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丝网体系结构
本技术涉及钢丝网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钢丝网体系结构。
技术介绍
钢丝网结构在围栏方面用的比较多,常见的像足球场的围栏。现有的钢丝网体系结构包括多个安装杆,相邻两个安装杆之间安装有钢丝网;但是,现有的安装杆一般通过混凝土浇筑法进行固定,即先挖孔,然后将安装杆放入孔内,最后浇筑混凝土,而安装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因其使用寿命较短或者被其他物体撞击而发生损坏,此时便要对安装杆进行更换,而安装杆不可拆卸连接,从而不便对安装杆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丝网体系结构,其通过设置连接装置,便于对安装杆进行更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丝网体系结构,包括安装于地面的安装杆、安装于相邻两个安装杆之间的钢丝网以及安装于安装杆用于固定钢丝网的固定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地面内用于固定安装杆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挖设于地面的安装孔、浇筑于安装孔内的混凝土块、预埋于混凝土块内且竖直设置的连接管以及安装于连接管内用于对安装杆进行固定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管贯穿混凝土块的顶部设置;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接于连接管内壁的圆环以及沿圆环的周向依次固接于圆环的内周面且向连接管的轴心线方向倾斜设置的多个弹簧钢片;所述连接管内设置有用于推动弹簧钢片向靠近连接管内壁运动的推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安装杆进行固定时,通过推动组件对弹簧钢片进行抵压,此时弹簧钢片处于被压缩状态,然后将安装杆的一端插入连接管内,然后松开推动组件,推动组件在弹簧钢片的作用下复位,当推动组件复位后,此时弹簧钢片对安装杆的一端进行抵压,从而便可对安装杆进行固定,然后通过固定装置将钢丝网安装到安装杆上;当需要拆下安装杆时,先通过固定装置使安装杆与钢丝网分离,然后通过推动组件对弹簧钢片进行抵压,最后将安装杆拔出即可;综上所述,通过设置连接装置,便于对安装杆进行拆装,因而便于对安装杆进行更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按压环、与按压环靠近连接管一端连通的过渡管以及与过渡管远离按压环的一端连通的推动管;所述按压环凸出连接管的顶部设置;所述推动管沿连接管的轴向滑移于连接管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动推动按压环移动,按压环移动带动推动管移动,这样便于对弹簧钢片进行抵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管的形状呈圆台状,并且所述推动管的截面面积从靠近过渡管的一端到远离过渡管的一端依次递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一方面便于将安装杆的一端插入连接管内,另一方面便于推动管推动弹簧钢片移动,因而便于对安装杆进行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顶端内壁上固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周面上插接有密封圈,所述限位环和密封圈的内侧壁均抵接于过渡管的外侧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密封圈和限位环,能够降低水进入连接管内的可能性;再者,通过设置限位环能够降低推动组件发生丢失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沿竖向依次设置于安装杆一侧的多组固定机构,每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螺纹连接于安装杆一侧的固定块、固接于钢丝网一侧的连接块以及设置于固定块和连接块之间的固定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丝网与安装杆可拆卸连接,这样便于对安装杆进行拆装,因而便于对安装杆进行更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开设于固定块上的通孔、沿通孔的轴向滑移连接于通孔的插块、开设于连接块靠近固定块的一侧用于供插块插接的插槽、固接于插块靠近连接块一侧外周面的滑块、开设于插槽内周面且沿插槽的轴向设置的第一滑槽以及开设于插槽内周面且与第一滑槽连通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沿插槽的周向设置;所述滑块能够滑移连接于第一滑槽以及第二滑槽;所述固定块远离连接块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插块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固定块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时,使滑块对准第一滑槽,然后将插块插入插槽内,此时滑块处于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的连接处,然后通过转动插块转动滑块,使滑块转入第二滑槽内,接下来通过限位组件对插块进行限位,从而便能使固定块与连接块固定连接,这样操作简单、方便;固定块螺纹连接于安装杆,这样在更换安装杆时,可以将固定块拆下,从而能够节省成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垂直固接于固定块远离连接块一侧的限位块、沿插块的径向滑移连接于限位块的插销、套设固定于插销的挡块、套接于插销的弹性件以及开设于插块外周面的插孔;所述插销贯穿限位块设置,所述插销的一端插接于插孔,另一端固接有手柄;所述挡块处于插块和限位块之间;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固接于挡块和限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转动插块时,通过拉动手柄拉动插销,插销移动使插销与插孔分离,此时便能转动插块,再者,插销移动带动挡块移动,挡块移动对弹性件进行抵压,此时弹性件处于被压缩状态;当插块转动到合适位置后,松开手柄,此时挡块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推动插销与插孔插接,从而便可对插块进行限位;通过设置限位组件,便于对插块进行限位,因而能够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为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具有较佳的弹力,因而便于对插块进行限位。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当需要对安装杆进行固定时,通过推动组件对弹簧钢片进行抵压,此时弹簧钢片处于被压缩状态,然后将安装杆的一端插入连接管内,然后松开推动组件,推动组件在弹簧钢片的作用下复位,当推动组件复位后,此时弹簧钢片对安装杆的一端进行抵压,从而便可对安装杆进行固定,然后通过固定装置将钢丝网安装到安装杆上;当需要拆下安装杆时,先通过固定装置使安装杆与钢丝网分离,然后通过推动组件对弹簧钢片进行抵压,最后将安装杆拔出即可;综上所述,通过设置连接装置,便于对安装杆进行拆装,因而便于对安装杆进行更换;2.当需要使固定块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时,使滑块对准第一滑槽,然后将插块插入插槽内,此时滑块处于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的连接处,然后通过转动插块转动滑块,使滑块转入第二滑槽内,接下来通过限位组件对插块进行限位,从而便能使固定块与连接块固定连接,这样操作简单、方便;固定块螺纹连接于安装杆,这样在更换安装杆时,可以将固定块拆下,从而能够节省成本;3.当需要转动插块时,通过拉动手柄拉动插销,插销移动使插销与插孔分离,此时便能转动插块,再者,插销移动带动挡块移动,挡块移动对弹性件进行抵压,此时弹性件处于被压缩状态;当插块转动到合适位置后,松开手柄,此时挡块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推动插销与插孔插接,从而便可对插块进行限位;通过设置限位组件,便于对插块进行限位,因而能够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凸显第一滑槽的爆炸图;图3为实施例中凸显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凸显推动组件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安装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丝网体系结构,包括安装于地面的安装杆(1)、安装于相邻两个安装杆(1)之间的钢丝网(2)以及安装于安装杆(1)用于固定钢丝网(2)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地面内用于固定安装杆(1)的连接装置(6),所述连接装置(6)包括挖设于地面的安装孔(61)、浇筑于安装孔(61)内的混凝土块(62)、预埋于混凝土块(62)内且竖直设置的连接管(63)以及安装于连接管(63)内用于对安装杆(1)进行固定的连接机构(7);所述连接管(63)贯穿混凝土块(62)的顶部设置;所述连接机构(7)包括固接于连接管(63)内壁的圆环(71)以及沿圆环(71)的周向依次固接于圆环(71)的内周面且向连接管(63)的轴心线方向倾斜设置的多个弹簧钢片(72);所述连接管(63)内设置有用于推动弹簧钢片(72)向靠近连接管(63)内壁运动的推动组件(7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丝网体系结构,包括安装于地面的安装杆(1)、安装于相邻两个安装杆(1)之间的钢丝网(2)以及安装于安装杆(1)用于固定钢丝网(2)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地面内用于固定安装杆(1)的连接装置(6),所述连接装置(6)包括挖设于地面的安装孔(61)、浇筑于安装孔(61)内的混凝土块(62)、预埋于混凝土块(62)内且竖直设置的连接管(63)以及安装于连接管(63)内用于对安装杆(1)进行固定的连接机构(7);所述连接管(63)贯穿混凝土块(62)的顶部设置;所述连接机构(7)包括固接于连接管(63)内壁的圆环(71)以及沿圆环(71)的周向依次固接于圆环(71)的内周面且向连接管(63)的轴心线方向倾斜设置的多个弹簧钢片(72);所述连接管(63)内设置有用于推动弹簧钢片(72)向靠近连接管(63)内壁运动的推动组件(7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网体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73)包括按压环(731)、与按压环(731)靠近连接管(63)一端连通的过渡管(732)以及与过渡管(732)远离按压环(731)的一端连通的推动管(733);所述按压环(731)凸出连接管(63)的顶部设置;所述推动管(733)沿连接管(63)的轴向滑移于连接管(6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丝网体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管(733)的形状呈圆台状,并且所述推动管(733)的截面面积从靠近过渡管(732)的一端到远离过渡管(732)的一端依次递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丝网体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63)顶端内壁上固接有限位环(74),所述限位环(74)的内周面上插接有密封圈(75),所述限位环(74)和密封圈(75)的内侧壁均抵接于过渡管(732)的外侧壁。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镇涛宋德全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艺高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