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物室内抽柱的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5035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物室内抽柱的加固结构,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支撑层下方设置有承载梁,承载梁左右两端均通过连接套柱分别固定套接在右侧支撑柱以及左侧支撑柱上,支撑层上方设置有拉板,拉板上设有若干贯穿拉板、支撑层以及承载梁的连接钉柱,承载梁连接钉柱上螺纹旋合有螺母,拉板左右两部通过若干第一拉杆分别与左侧上层支撑柱以及右侧上层支撑柱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拉板在支撑层上方给支撑层一个向上的拉力,减轻承载梁的负荷;承重块在抽柱处给承载梁一个向上的支撑力,承载梁不会中间凹陷,增加承载梁的承载能力,支撑凸块直接作用在抽柱上方支撑柱上,减轻承载梁的负荷。

A reinforced structure for building interior colum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物室内抽柱的加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抽柱的施工加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物室内抽柱的加固结构,属于建筑

技术介绍
建筑物抽柱是建筑行业中常见的一种工作方法,在建筑物室内需要加大空间时使用抽柱方法,现有的抽柱加固装置一般是加横梁托顶抽柱处,使抽柱后的建筑物不会因抽柱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现有的抽柱施工加固装置是一个横梁,一个单独横梁结构进行托顶,截面高度会很大,而且横梁中间的挠度较大,会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物室内抽柱的加固结构,拉板在支撑层上方给支撑层一个向上的拉力,减轻承载梁的负荷同时支撑层更加稳固同时承载梁的截面高度及梁的挠度都较小。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用于建筑物室内抽柱的加固结构,包括左侧支撑柱、右侧支撑柱、抽柱上方支撑柱以及设置在所述左侧支撑柱上方与所述左侧支撑柱固定连接的左侧上层支撑柱和设置在所述右侧支撑柱上方与所述右侧支撑柱固定连接的右侧上层支撑柱,所述左侧支撑柱与所述左侧上层支撑柱的连接处以及所述右侧支撑柱与所述右侧上层支撑柱的连接处设置有支撑层,所述支撑层下方设置有承载梁,所述承载梁左右两端均通过连接套柱分别固定套接在所述右侧支撑柱以及所述左侧支撑柱上,所述支撑层上方设置有拉板,所述拉板上设置有若干贯穿所述拉板、所述支撑层以及所述承载梁的连接钉柱,所述承载梁下方在所述连接钉柱上螺纹旋合有螺母,所述拉板左右两部通过若干第一拉杆分别与所述左侧上层支撑柱以及所述右侧上层支撑柱连接。优选的,选取所述支撑层靠近所述左侧支撑柱处的一块以及所述支撑层靠近所述右侧支撑柱处的一块作为承载块,所述承载梁所述抽柱上方支撑柱正下方设置有承重块,所述承重块分别通过第二拉杆连接在两个所述承载块上。优选的,所述承重块上方设置有贯穿所述承载梁与所述抽柱上方支撑柱相连的支撑凸块。优选的,所述连接套柱内侧设置有若干一端插接在所述连接套柱内另一端插接在所述左侧支撑柱或者所述右侧支撑柱内的阻力针。优选的,所述连接套柱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左侧支撑柱或者所述右侧支撑柱固定连接的阻止挡块。优选的,所述连接套柱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拉杆,所述第三拉杆贯穿所述支撑层连接有挡板。优选的,所述连接套柱与所述承载梁之间设置有支撑斜柱。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1、拉板在支撑层上方给支撑层一个向上的拉力,减轻承载梁的负荷,支撑斜柱给承载梁一个支撑力,使承载梁的更加牢固,承载梁对支撑层的支撑更加稳定,同时承载梁不容易下沉。2、承重块在抽柱处给承载梁一个向上的支撑力,使承载梁不会中间凹陷,增加承载梁的使用寿命,同时增加承载梁的支撑强度,使支撑层的支撑更加牢固,支撑凸块直接作用在抽柱上方支撑柱上,减轻承载梁的负荷,增加承载梁的使用寿命,使支撑层的支撑更加牢固,3、阻力针使连接套柱和左侧支撑柱或者右侧支撑柱的连接更加紧密,使承载梁和左侧支撑柱或者右侧支撑柱的连接更加紧密,阻止挡块使连接套柱和左侧支撑柱或者右侧支撑柱上不会下滑,保证承载梁的稳定性,连接套柱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拉杆,第三拉杆贯穿支撑层连接有挡板,使连接套柱和左侧支撑柱或者右侧支撑柱上不会下滑,保证承载梁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按照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建筑物室内抽柱的加固结构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按照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建筑物室内抽柱的加固结构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按照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建筑物室内抽柱的加固结构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按照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建筑物室内抽柱的加固结构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右侧上层支撑柱,2-左侧上层支撑柱,3-抽柱上方支撑柱,4-右侧支撑柱,5-左侧支撑柱,6-承载梁,7-拉板,8-连接套柱,9-承载块,10-承重块,11-第二拉杆,13-连接钉柱,14-螺母,15-第一拉杆,16-支撑层,17-阻力针,18-阻止挡块,19-第三拉杆,20-挡板,21-支撑斜柱,22-支撑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建筑物室内抽柱的加固结构,包括左侧支撑柱5、右侧支撑柱4、抽柱上方支撑柱3以及设置在左侧支撑柱5上方与左侧支撑柱5固定连接的左侧上层支撑柱2和设置在右侧支撑柱4上方与右侧支撑柱4固定连接的右侧上层支撑柱1,左侧支撑柱5与左侧上层支撑柱2的连接处以及右侧支撑柱4与右侧上层支撑柱1的连接处设置有支撑层16,支撑层16下方设置有承载梁6,承载梁6左右两端均通过连接套柱8分别固定套接在右侧支撑柱4以及左侧支撑柱5上,支撑层16上方设置有拉板7,拉板7上设置有若干贯穿拉板7、支撑层16以及承载梁6的连接钉柱13,承载梁6下方在连接钉柱13上螺纹旋合有螺母14,拉板7左右两部通过若干第一拉杆15分别与左侧上层支撑柱2以及右侧上层支撑柱1连接,承载梁6为抽柱区域的支撑支撑层16做支撑,同时拉板7在支撑层16上方给支撑层16一个向上的拉力,减轻承载梁6的负荷,同时使支撑层16的支撑更加牢固。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选取支撑层16靠近左侧支撑柱5处的一块以及支撑层16靠近右侧支撑柱4处的一块作为承载块9,承载梁6抽柱上方支撑柱3正下方设置有承重块10,承重块10分别通过第二拉杆11连接在两个承载块9上,承重块10在抽柱处给承载梁6一个向上的支撑力,使承载梁6不会中间凹陷,增加承载梁6的使用寿命,同时增加承载梁6的支撑强度,使支撑层16的支撑更加牢固。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承重块10上方设置有贯穿承载梁6与抽柱上方支撑柱3相连的支撑凸块22,支撑凸块22直接作用在抽柱上方支撑柱3上,减轻承载梁6的负荷,增加承载梁6的使用寿命,使支撑层16的支撑更加牢固。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连接套柱8内侧设置有若干一端插接在连接套柱8内另一端插接在左侧支撑柱5或者右侧支撑柱4内的阻力针17,阻力针17使连接套柱8和左侧支撑柱5或者右侧支撑柱4的连接更加紧密,使承载梁6和左侧支撑柱5或者右侧支撑柱4的连接更加紧密。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连接套柱8的下方设置有与左侧支撑柱5或者右侧支撑柱4固定连接的阻止挡块18,阻止挡块18使连接套柱8和左侧支撑柱5或者右侧支撑柱4上不会下滑,保证承载梁6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连接套柱8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拉杆19,第三拉杆19贯穿支撑层16连接有挡板20,使连接套柱8和左侧支撑柱5或者右侧支撑柱4上不会下滑,保证承载梁6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连接套柱8与承载梁6之间设置有支撑斜柱21,支撑斜柱21给承载梁6一个支撑力,使承载梁6的更加牢固,承载梁6对支撑层16的支撑更加稳定。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建筑物室内抽柱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支撑柱(5)、右侧支撑柱(4)、抽柱上方支撑柱(3)以及设置在所述左侧支撑柱(5)上方与所述左侧支撑柱(5)固定连接的左侧上层支撑柱(2)和设置在所述右侧支撑柱(4)上方与所述右侧支撑柱(4)固定连接的右侧上层支撑柱(1),所述左侧支撑柱(5)与所述左侧上层支撑柱(2)的连接处以及所述右侧支撑柱(4)与所述右侧上层支撑柱(1)的连接处设置有支撑层(16),所述支撑层(16)下方设置有承载梁(6),所述承载梁(6)左右两端均通过连接套柱(8)分别固定套接在所述右侧支撑柱(4)以及所述左侧支撑柱(5)上,所述支撑层(16)上方设置有拉板(7),所述拉板(7)上设置有若干贯穿所述拉板(7)、所述支撑层(16)以及所述承载梁(6)的连接钉柱(13),所述承载梁(6)下方在所述连接钉柱(13)上螺纹旋合有螺母(14),所述拉板(7)左右两部通过若干第一拉杆(15)分别与所述左侧上层支撑柱(2)以及所述右侧上层支撑柱(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物室内抽柱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支撑柱(5)、右侧支撑柱(4)、抽柱上方支撑柱(3)以及设置在所述左侧支撑柱(5)上方与所述左侧支撑柱(5)固定连接的左侧上层支撑柱(2)和设置在所述右侧支撑柱(4)上方与所述右侧支撑柱(4)固定连接的右侧上层支撑柱(1),所述左侧支撑柱(5)与所述左侧上层支撑柱(2)的连接处以及所述右侧支撑柱(4)与所述右侧上层支撑柱(1)的连接处设置有支撑层(16),所述支撑层(16)下方设置有承载梁(6),所述承载梁(6)左右两端均通过连接套柱(8)分别固定套接在所述右侧支撑柱(4)以及所述左侧支撑柱(5)上,所述支撑层(16)上方设置有拉板(7),所述拉板(7)上设置有若干贯穿所述拉板(7)、所述支撑层(16)以及所述承载梁(6)的连接钉柱(13),所述承载梁(6)下方在所述连接钉柱(13)上螺纹旋合有螺母(14),所述拉板(7)左右两部通过若干第一拉杆(15)分别与所述左侧上层支撑柱(2)以及所述右侧上层支撑柱(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物室内抽柱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选取所述支撑层(16)靠近所述左侧支撑柱(5)处的一块以及所述支撑层(16)靠近所述右侧支撑柱(4)处的一块作为承载块(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碧卿淳庆姜涛张钰钦李今保马江杰李虎卿丁晓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南特种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