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送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4323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传送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传送带,包括支架,支架的两端转动连接有传动辊,两传动辊的两端之间两根链条相连,两根链条之间设有带体,所述带体由若干金属制成的片体组成,所述片体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竖板和固定连接于两块竖板之间的横板,所述横板与竖板的端部相连,所述竖板分为插接板和过渡板,所述过渡板远离横板的一端固定有与横板相平行的底板,相邻两个片体之间相互搭接,其中一个片体的插接板位于另一个片体的底板上。带体是由若干段片体组成的,整体的刚性和耐热性能都较好,使用寿命较长,片体与片体之间相互搭接,片体与片体的连接处由底板进行连接,整体的密封性较好,隔热砂铺设在带体上不易泄漏。

A conveyor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送带
本技术涉及传送带
,特别涉及一种传送带。
技术介绍
铸造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过程。而目前常规的铸造工艺中,多采用型砂制造砂型进行浇铸,然而在铸造完成后,将砂型进行粉碎进行部分回收,从而便于再次回收与利用。公告号为CN20508534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铸造旧砂回收冷却装置,包括前端设置给料器且后端设置混料器的传送机构,传送机构为传送带,传送带上设有控制器,传送带通过端部的驱动电机提供动力,驱动电机与控制器相连接;该装置通过若干传感器与控制器的相互配合,实现传动带与搅拌器的动态控制,保证了旧砂的混合质量,为后续砂型制作提供了质量可靠的旧砂,保证了制作型砂砂芯的稳定。传送带是铸造生产中常用的机构,铸件浇铸之后的温度非常高,铸件传送带在对高温的铸件进行输送时,铸件会对传送带造成损坏,因此需要事先在传送带上铺设隔热砂,对传送带进行防护,因此,现在需要设计一种耐热又能防止漏砂的传送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送带,具有耐热、防止漏砂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传送带,包括支架,支架的两端转动连接有传动辊,两传动辊的两端之间通过两根链条相连,两根链条之间设有带体,所述带体由若干金属制成的片体组成,所述片体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竖板和固定连接于两块竖板之间的横板,所述横板与竖板的端部相连,所述竖板分为插接板和过渡板,所述过渡板远离横板的一端固定有与横板相平行的底板,相邻两个片体之间相互搭接,其中一个片体的插接板位于另一个片体的底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将砂铺在带体上,带体是由若干段片体组成的,片体是金属材质的,整体的刚性和耐热性能都较好,使用寿命较长,片体与片体之间相互搭接,片体与片体的连接处由底板进行连接,整体的密封性较好,隔热砂铺设在带体上不易泄漏。片体总体呈“凵”字形,片体与支架之间有较大的空间,散热效果较好,增强片体的耐热性,提高片体耐热性。进一步的,所述底板远离过渡板的端部设有翘起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底板之间呈钝角设置,相邻两个片体之中,其中一个片体的限位板位于另一个片体的插接板与过渡板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片体转动至传动辊处,片体转动,片体与片体之间的间隙变大,其中一个片体的插接板与另一个片体的底板之间的距离变大逐渐与底板脱离。插接板在与底板分离的过程中,其中一个片体上的限位板一直位于另一个片体的插接板与过渡板之间,从而保证两个片体始终相连防止两个片体脱离。进一步的,所述带体分为位于中间的平直段和位于两端的圆弧段,所述片体位于平直段时,相邻两个片体之中,其中一个片体的插接板与另一个片体的过渡板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片体在平直段上时,片体与片体之间的间隙较小,保证带体表面的平整度,提高带体对物品运输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片体的朝向链条的一面设有“L”形的安装板,所述链条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安装条,所述安装板与安装条之间通过螺栓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片体与链条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便于片体的拆装与更换,方便维修。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位于片体靠近过渡板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片体运动至传动辊处,片体翻转时,片体绕安装板转动,便于插接板的翘起。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长条环形的架体,所述架体中间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两端设有调节块,所述传动辊转动连接于相对的两个调节块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辊通过调节块与架体相连,拆装方便,便于组装。进一步的,传动辊分为主动辊和从动辊,与主动辊相连的调节块为固定块,与从动辊相连的调节块为移动块,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于调节槽内,所述移动块滑动连接于调节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块可在调节槽内运动,从而对移动块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对链条的张紧进行调节,使用方便。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槽内固定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开设有支撑孔,所述支撑孔内穿设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远离支撑块的一端与移动块固定连接,另一端螺纹连接有两个调节螺母,两个调节螺母位于支撑块的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转动两个调节螺母,使得两个调节螺母与支撑块之间产生间隙,操作人员滑动移动块,从而对移动块的位置进行调节,在转动调节螺母,两个调节螺母与支撑块的两侧分别抵触,从而对调节螺杆和移动块进行固定。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槽靠近移动块的一端设有导向条,所述移动块上开设有与导向条相配合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条位于导向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块在运动过程中,导向条在导向槽内滑动,导向条和导向槽相互配合对移动块的运动进行限位和导向,防止移动块跑偏。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金属的片体的设置,片体整体的刚性和耐热性能都较好,使用寿命较长,片体与片体之间相互搭接,片体与片体的连接处由底板进行连接,整体的密封性较好,隔热砂铺设在带体上不易泄漏。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移动块与调节槽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中片体与链条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支架;11、架体;12、调节槽;13、支撑块;14、导向条;2、传动辊;21、主动辊;22、从动辊;3、链条;31、安装条;4、带体;4a、平直段;4b、圆弧段;41、片体;411、竖板;411a、插接板;411b、过渡板;412、横板;413、底板;414、限位板;5、安装板;6、调节块;61、固定块;62、移动块;621、导向槽;63、调节螺杆;64、调节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传送带,如图1,包括支架1、传动辊2和带体4,传动辊2位于支架1的两端,带体4卷绕于两个传动辊2之间,对物品进行运输。如图1,支架1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长条环形的架体11,架体11中间开设有调节槽12,调节槽12的两端分别设有调节块6,调节块6分为固定块61和移动块62,固定块61与调节槽12固定相连,移动块62滑动连接于调节槽12内。传动辊2分为主动辊21和从动辊22,主动辊2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块61转动相连,从动辊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移动块62转动相连。移动块62在调节槽12内运动,对带体4的张力进行调节。主动辊21连有驱动电机(图中未画出),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辊21转动,从动辊22从动。如图1和图2,调节槽12靠近移动块62的一端的内壁设有两条相对的导向条14,移动块62上开设有与导向条14相配合的导向槽621,导向条14位于导向槽621内。移动块62在调节槽12内滑动时,导向条14和导向槽621相互配合对移动块62的位置进行限位和导向,防止移动块62跑偏卡死。如图1和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送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支架(1)的两端转动连接有传动辊(2),两传动辊(2)的两端之间通过两根链条(3)相连,两根链条(3)之间设有带体(4),所述带体(4)由若干金属制成的片体(41)组成,所述片体(41)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竖板(411)和固定连接于两块竖板(411)之间的横板(412),所述横板(412)与竖板(411)的端部相连,所述竖板(411)分为插接板(411a)和过渡板(411b),所述过渡板(411b)远离横板(412)的一端固定有与横板(412)相平行的底板(413),相邻两个片体(41)之间相互搭接,其中一个片体(41)的插接板(411a)位于另一个片体(41)的底板(41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送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支架(1)的两端转动连接有传动辊(2),两传动辊(2)的两端之间通过两根链条(3)相连,两根链条(3)之间设有带体(4),所述带体(4)由若干金属制成的片体(41)组成,所述片体(41)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竖板(411)和固定连接于两块竖板(411)之间的横板(412),所述横板(412)与竖板(411)的端部相连,所述竖板(411)分为插接板(411a)和过渡板(411b),所述过渡板(411b)远离横板(412)的一端固定有与横板(412)相平行的底板(413),相邻两个片体(41)之间相互搭接,其中一个片体(41)的插接板(411a)位于另一个片体(41)的底板(41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13)远离过渡板(411b)的端部设有翘起的限位板(414),所述限位板(414)与底板(413)之间呈钝角设置,相邻两个片体(41)之中,其中一个片体(41)的限位板(414)位于另一个片体(41)的插接板(411a)与过渡板(411b)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4)分为位于中间的平直段(4a)和位于两端的圆弧段(4b),所述片体(41)位于平直段(4a)时,相邻两个片体(41)之中,其中一个片体(41)的插接板(411a)与另一个片体(41)的过渡板(411b)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41)的朝向链条(3)的一面设有“L”形的安装板(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义明刘明强方艺霖
申请(专利权)人:莱州金狮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