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贫煤、无烟煤用点火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4264 阅读:3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点贫煤、无烟煤用点火燃烧器,该点火燃烧器内依次设置有两级分离装置,一级静压稳定装置,两级点火装置、两级燃烧装置以及分级配风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点火燃烧器内部结构的改良设计提高了煤粉的混合浓缩比,延长了煤粉在燃烧器中的停留时间和燃烧路程,改善了煤粉空气混合物的加热条件,使得贫煤、无烟煤可以较容易点燃、稳定燃烧并充分燃烬,从而解决了贫煤、无烟煤点火难、稳定性差和不易燃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范围广、易于推广。(*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煤粉燃烧器,属于热力学机械装置,特 别是涉及一种点贫煤、无烟煤用的点火燃烧器。
技术介绍
我国的无烟煤、贫煤分布地区广,储量丰富,近年来随着开 采量的不断增加,如何进一步提高贫煤和无烟煤的经济价值和利 用效率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通常,贫煤是指干燥无灰基挥发分高于10%-20%的煤,无烟 煤是指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小于等于10%的煤,这两种煤由于含碳 量和着火温度高、挥发份低,因而着火困难、热稳定性差、燃烧 时化学反应速度緩慢,且不容易燃尽烧透。想要在锅炉中更好的 使用贫煤、无烟煤,就必须解决贫煤和无烟煤的着火、稳燃、燃 烬三个问题,目前有些锅炉采用将无烟煤、贫煤与烟煤以一定比 例混合使用的方式解决上述问题,但是这种混合通常对煤的产地 和配比有严格的要求,成本较高,不容易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贫煤、无烟煤的特点,提供一种专门点贫煤、无烟煤用的点火燃烧器,通过对现有点火燃烧器 的内部结构进行改进,采用分级点火、分级配风、分段燃烧的方 式,提高了煤粉空气混合物的浓度,延长了煤粉在燃烧器中的停 留时间和燃烧路程,改善了煤粉空气混合物的加热条件,提高了 燃烧室温度和燃烧室壁温,从而解决了贫煤、无烟煤点火难、稳 定性差和不易燃尽的问题,该点火燃烧器提高了锅炉效率,解决 了贫煤、无烟煤锅炉燃烧症结,对煤的产地没有限制,使用范围 广。本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来达到预定的目的 一种点贫煤、无烟煤用点火燃烧器,由分离室、 一级上分离 块、 一级下分离块、二级上分离块、二级下分离块、上静压平 衡板、下静压平衡板、 一级点火室上隔板、 一级点火室下隔板、 一级气化油枪插口、 二级点火室上隔板、二级点火室下隔板、二 级气化油枪插口、 一级燃烧室、二级燃烧室、緩沖缝、扰流凸齿 和送风筒共同构成;所述点贫煤、无烟煤用点火燃烧器,其一级上分离块、 一级 下分离块、二级上分离块、二级下分离块均由紧固件与分离室紧 固连接;其上静压平衡板、下静压平衡板、 一级点火室上隔板、 一级点火室下隔板、二级点火室上隔板、二级点火室下隔板均与 分离室铸造连接或焊接连接;其分离室的前端头与一级燃烧室、 送风筒均通过辐射条由紧固件固定连接;其一级燃烧室与二级燃 烧室、二级燃烧室与送风筒均通过辐射条由紧固件固定连接;其分离室的前端头、一级燃烧室、二级燃烧室均与送风筒插装连接; 其二级燃烧室壁上以横向的方式设置有緩冲缝,二级燃烧室内壁 的側面上设置有扰流凸齿。所述的一种点贫煤、无烟煤用点火燃烧器,所述一级上分离 块、 一级下分离块、二级上分离块、二级下分离块均为翼型板状 结构;所述上静压平衡板、下静压平衡板、 一级点火室上隔板、 一级点火室下隔板、二级点火室上隔板、二级点火室下隔板均为 板状结构;所述緩沖缝为前端为开放缝而后端呈孔状的结构;所 述扰流凸齿为矩形结构;所述送风筒为筒状结构。所述的一种点贫煤、无烟煤用点火燃烧器,所述一级上分离 块与一级下分离块相互对应, 一级上分离块与一级下分离块之间 的最小间距大于或者等于二级上分离块与二级下分离块之间的 最大间距;所述的二级上分离块与二级下分离块对称排列,互为 镜像;所述一级上分离块、 一级下分离块、二级上分离块、二级 下分离块均与中心线之间形成夹角,夹角的变化范围为0-45度; 所述上静压平衡板与下静压平衡板相互对应且均与中心线相平 行,上静压平衡板与下静压平衡板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二级上 分离块与二级下分离块之间的最小间距;所述一级点火室上隔板与一级点火室下隔板对称排列、互为镜像且与中心线形成夹角, 一级点火室上隔板与 一级点火室下隔板间距较小的 一端与上静 压平衡板、下静压平4軒板相邻, 一级点火室上隔板与一级点火室 下隔板之间的最小间距小于或等于上静压平衡板与下静压平衡板之间的间距,所述一级气化油枪插口设置在一级点火室上隔板与 一级点火室下隔板之间的位置;所述二级点火室上隔板与二级 点火室下隔板对称排列、互为镜像且与中心线相平行,二级点火 室上隔板与二级点火室下隔板之间的间距大于 一级点火室上隔 板与一级点火室下隔板之间的最大间距,所述二级气化油枪插口 设置在二级点火室上隔板与二级点火室下隔板之间的位置;所述 一级上、下分离块与二级上、下分离块之间,二级上、下分离块 与上、下静压平衡板之间,上、下静压平衡板与一级点火室上、 下隔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的一种点贫煤、无烟煤用点火燃烧器,所述一级上分离 块的尺寸大于或者等于一级下分离块的尺寸, 一级上分离块与中 心线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一级下分离块与中心线间的距离;所述 上静压平衡板与与中心线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下静压平衡板与 中心线间的距离。所述的一种点贫煤、无烟煤用点火燃烧器,所述分离室、一 级燃烧室、二级燃烧室均为选择截面呈方形的筒状的结构、截面 呈矩形的筒状的结构、截面呈圆形的筒状的结构中的一种结构。所述的一种点贫煤、无烟煤用点火燃烧器,所述送风筒为选 择方形筒状的结构、长方形筒状的结构、圆形筒状的结构中的一 种结构。所迷的一种点贫煤、无烟煤用点火燃烧器,所迷緩冲缝为选 择前端开放缝而后端呈圆形孔的形状、前端开放缝而后端呈方形孔的形状、前端开放缝而后端呈矩形孔的形状、前端开放缝而后 端呈椭圆形孔的形状、前端开放缝而后端呈三角形孔的形状中的 一种形状。所述的一种点贫煤、无烟煤用点火燃烧器,所述二级燃烧室内壁的侧面上设置的扰流凸齿的数量为3-30个。所述的一种点贫煤、无烟煤用点火燃烧器,所述分离室的前端头、 一级燃烧室、二级燃烧室均插装在送风筒中所构成的周边间隙为左侧大于右侧。由于本技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 由于本技术对应设置有一级上、下分离块,二级上、 下分离块,从而使进入分离室的煤粉空气混合物得以充分混合与 浓缩,实现了煤粉的分离浓缩,使进入到点火室的煤粉浓度提高 至1. 5-2. Okg煤粉/lkg空气( 一般的煤粉浓度为0. 3-0. 7 kg煤 粉/lkg空气)。由于煤粉浓度的提高,实现大幅度减少煤粉气流 的着火热,使煤粉气流易于点火,并提高贫煤、无烟煤的着火稳 定性的有益效果;2、 由于本技术在一级上、下分离块,二级上、下分离 块后设置有一对平行的上、下静压平4軒板,4吏得经一级上、下分 离块和二级上、下分离块浓缩混合的高浓度煤粉混合物得到平衡与稳定的有益效果;3、 由于本技术在分离室前端设置有一级点火室上、隔板、 一级气化油枪插口和二级点火室上、下隔板、二级气化油 枪插口这两级点火装置,不但遮盖住了点燃的火苗从而对分离室 进行保护,延长了分离室的使用寿命,还保证了贫煤、无烟煤的着火和稳定燃烧;4、 由于本技术的二级燃烧室上设置有扰流凸齿,可形 成向火側的高湍流交换区域,从而获得了可强化煤粉颗粒在炉膛 内向着火侧与邻角火焰的湍流交换而传热传质性能充分发挥、缩 短着火所需时间、提高火眼传播速度,提高贫煤、无烟煤的燃烬 率的有益效果;5、 由于本技术设置有两级分离装置、 一级静压平衡装 置、两级点火装置和两级燃烧装置,从而延长了煤粉在燃烧器中 的停留时间和燃烧路程,获得了使贫煤、无烟煤能够燃烧充分、 节约能源、不产生环境污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点贫煤、无烟煤用点火燃烧器,包括分离室(1)、一级燃烧室(2)和二级燃烧室(3),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燃烧器由分离室(1)、一级上分离块(101)、一级下分离块(102)、二级上分离块(103)、二级下分离块(104)、上静压平衡板(105)、下静压平衡板(106)、一级点火室上隔板(107)、一级点火室下隔板(108)、一级气化油枪插口(109)、二级点火室上隔板(110)、二级点火室下隔板(111)、二级气化油枪插口(112)、一级燃烧室(2)、二级燃烧室(3)、缓冲缝(301)、扰流凸齿(302)、送风筒(4)共同构成;所述一级上分离块(101)、一级下分离块(102)、二级上分离块(103)、二级下分离块(104)均由紧固件与分离室(1)紧固连接;所述上静压平衡板(105)、下静压平衡板(106)、一级点火室上隔板(107)、一级点火室下隔板(108)、二级点火室上隔板(110)、二级点火室下隔板(111)均与分离室(1)铸造连接或焊接连接;所述分离室(1)的前端头与一级燃烧室(2)、送风筒(4)均通过辐射条由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一级燃烧室(2)与二级燃烧室(3)、二级燃烧室(3)与送风筒(4)均通过辐射条由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分离室(1)的前端头、一级燃烧室(2)、二级燃烧室(3)均与送风筒(4)插装连接;所述二级燃烧室(3)壁上以横向的方式设置有缓冲缝(301),二级燃烧室(3)内壁的侧面上设置有扰流凸齿(30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剑锋郭文生杨秋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节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