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真空室式两面真空包装自动线抽真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4148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真空室式两面真空包装自动线抽真空装置,包括有支架,支架上架设有并列设置且相互配合的进包输送机和真空输送机,真空输送机包括有第一次真空输送机和第二次真空输送机,第一次真空输送机和第二次真空输送机的正上方分别架设有与其对应的可升降的抽真空机构,抽真空机构分别包括有罩壳围成的真空室,真空室内的上端部安装有可升降的加压板,加压板的升降由其上方的气缸驱动,真空室的分别通过抽气管路连接至真空罐,所述抽真空机构的升降由其上方的升降气缸驱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室多级式抽真空装置,达到真空度可控、包型完美、包装袋破包率为零而且生产效率提高到每分钟14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保证了产品质量。

A double vacuum chamber type automatic line vacuum device for two sides vacuum packag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真空室式两面真空包装自动线抽真空装置
:本技术涉及真空包装
,主要涉及一种双真空室式两面真空包装自动线抽真空装置。
技术介绍
:在真空包装工序中,影响两面真空包装自动线生产效率的关键问题是抽真空的时间,现有技术中大都采用单室对输送机上的包装袋进行抽真空,采用单室抽真空的方式只能每分钟10包至11包左右,其工作效率低,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现有技术中只能采用减少抽真空的时间来提高效率,但如果减少抽的时间就会导致真空度不够、包型不规整或包装袋破裂等问题,因此不能满足快速高效、高品质真空包装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双真空室式两面真空包装自动线抽真空装置,采用双室多级式抽真空装置,达到真空度可控、包型完美、包装袋破包率为零而且生产效率提高到每分钟14包。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真空室式两面真空包装自动线抽真空装置,包括有支架,所述支架上架设有并列设置且相互配合的进包输送机和真空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输送机包括有第一次真空输送机和第二次真空输送机,所述第一次真空输送机和第二次真空输送机的正上方分别架设有与其对应的可升降的抽真空机构,所述抽真空机构分别包括有罩壳围成的真空室,所述真空室内的上端部安装有可升降的加压板,所述加压板的升降由其上方的气缸驱动,所述真空室的分别通过抽气管路连接至真空罐,所述抽真空机构的升降由其上方的升降气缸驱动。所述的抽真空机构分别安装在第一次真空输送机和第二次真空输送机上方的横梁上,所述横梁的两端通过立柱支撑安装,所述横梁的两端安装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伸出端与抽真空机构真空室罩壳两侧的连接座连接,所述连接座上设有与立柱导向配合的导轨。所述的加压板与真空室罩壳顶端部之间设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有导杆和导套,所述导杆固定安装在加压板上,所述导杆穿过真空室上方且与其上方的导套配合。所述的第一次真空输送机所对应的真空室内的加压板驱动气缸为可调恒压气缸,所述第二次真空输送机所对应的真空室内的加压板驱动气缸为加压气缸。所述的真空室分别通过过滤器、抽气管路与真空罐连接,且抽气管路上安装有控制阀和压力表。其原理是:通过两配合的第一次输送机和第二次输送机上的抽真空机构,对产品包装进行两次连续抽真空,通过对其抽真空机构压力的设定,通过对产品包装进行逐步加压,满足最终的真空度要求,同时减少了抽真空的时间,避免了真空度不够、包型不规整或包装袋破裂等问题,满足了高效、高品质的批量自动化生产的要求。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采用双室多级式抽真空装置,达到真空度可控、包型完美、包装袋破包率为零而且生产效率提高到每分钟14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保证了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的A-A剖视图。图中附图标记说明:1-进包输送机、2-第一次真空输送机、3-第二次真空输送机、4-机架、5-抽气管路、6-真空罐、7-真空室、700-可调恒压气缸、701-加压板、702-导向机构、703-升降气缸、704-横梁、705-立柱、706-连接座、8-二次真空室、800-加压气缸、801-导向机构、802-升降气缸、803-立柱、804-横梁、805-连接座。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一种双真空室式两面真空包装自动线抽真空装置,包括有支架4,所述支架4上架设有并列设置且相互配合的进包输送机1和真空输送机,所述真空输送机包括有第一次真空输送机2和第二次真空输送机3,所述第一次真空输送机2和第二次真空输送机3的正上方分别架设有与其对应的可升降的抽真空机构,所述抽真空机构分别包括有罩壳围成的真空室7、8,所述真空室7、8内的上端部安装有可升降的加压板701,所述加压板701的升降由其上方的气缸驱动,所述真空室7、8的分别通过抽气管路5连接至真空罐6,所述抽真空机构的升降由其上方的升降气缸703、803驱动。所述的抽真空机构分别安装在第一次真空输送机2和第二次真空输送机3上方的横梁704、804上,所述横梁704、804的两端通过立柱支撑705、803安装,所述横梁704、804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升降气缸703、802,所述升降气缸703、802的活塞杆伸出端与抽真空机构真空室罩壳两侧的连接座706、805连接,所述连接座706、805上设有与立柱导向配合的导轨。所述的加压板701与真空室罩壳顶端部之间设有导向机构702,所述导向机构702包括有导杆和导套,所述导杆固定安装在加压板701上,所述导杆穿过真空室上方且与其上方的导套配合。所述真空室8内也具有上述结构的加压板和导向机构。所述的第一次真空输送机2所对应的真空室7内的加压板701驱动气缸为可调恒压气缸700,所述第二次真空输送机3所对应的真空室8内的加压板驱动气缸为加压气缸800。所述的真空室7、8分别通过过滤器、抽气管路与真空罐连接,且抽气管路5上安装有控制阀和压力表。具体工作过程是:当包装好的物料包装沿箭头方向由进包输送机1进入到一次真空输送机2并达到第一次真空室7的正下端时,第一次真空室7在安装在横梁704上的升降气缸703驱动下下降到与一次输送机上平面上并与输送带紧密结合。此时抽气管路5和真空罐6在抽气系统的控制下进行抽真空工作。此时一次真空室的工作方法是:将一次真空室7上的可调恒压气缸700的压力设置在0.15~0.25Mpa,真空室内部真空度设置在-25~-30Kpa之间,分两次抽,两次抽的时间为小于0.12秒即在一次真空室完成的时间为0.24秒。完成后在一次真空输送2的带动下物料包装输送到第二次输送机3上,当物料到二次真空室8的正下端时而次真空室8在安装在横梁804上的升降气缸802驱动下下降到与二次输送上平面上并与输送带精密结合。此时抽气管路5和真空罐6在抽气系统的控制下进行抽真空工作。此时二次真空室的工作方法是:将二次真空室8上的加压气缸800的压力设置在0.45~0.50Mpa,真空室内部真空度在0.02秒内分三次达到-60Kpa完成抽真空,完成后在二次输送机3的驱动下输送到下一工序。如图1至图3所述,进包输送机1、进包输送机1、第一次真空输送机2、第二次真空输送机3安装在机架4上。一次真空室7通过连接座706以及安装在立柱705上的直线导轨与可调恒压气缸700固定,可调恒压气缸700固定在横梁704上。二次真空室8通过连接座805以及安装在立柱803上的直线导轨与加压气缸800固定,加压气缸800固定在横梁804上。进一步,一次真空室7上安装有可调恒压气缸700,气缸的导杆端与加压板701连接,加压板701通过导向机构702与一次真空室7连接。二次真空室8的内部结构和连接关系与一次真空室一样不再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真空室式两面真空包装自动线抽真空装置,包括有支架,所述支架上架设有并列设置且相互配合的进包输送机和真空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输送机包括有第一次真空输送机和第二次真空输送机,所述第一次真空输送机和第二次真空输送机的正上方分别架设有与其对应的可升降的抽真空机构,所述抽真空机构分别包括有罩壳围成的真空室,所述真空室内的上端部安装有可升降的加压板,所述加压板的升降由其上方的气缸驱动,所述真空室的分别通过抽气管路连接至真空罐,所述抽真空机构的升降由其上方的升降气缸驱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真空室式两面真空包装自动线抽真空装置,包括有支架,所述支架上架设有并列设置且相互配合的进包输送机和真空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输送机包括有第一次真空输送机和第二次真空输送机,所述第一次真空输送机和第二次真空输送机的正上方分别架设有与其对应的可升降的抽真空机构,所述抽真空机构分别包括有罩壳围成的真空室,所述真空室内的上端部安装有可升降的加压板,所述加压板的升降由其上方的气缸驱动,所述真空室的分别通过抽气管路连接至真空罐,所述抽真空机构的升降由其上方的升降气缸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真空室式两面真空包装自动线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真空机构分别安装在第一次真空输送机和第二次真空输送机上方的横梁上,所述横梁的两端通过立柱支撑安装,所述横梁的两端安装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伸出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正兵张心全吴卫东徐京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永成电子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