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悬置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41303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悬置支架领域,公开了发动机悬置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支架本体(1)的底部为底座(11),底座(11)的外侧壁垂直于水平面,支架本体(1)还包括架体,架体固定于底座(11)上,架体的底部外轮廓与底座重合,架体为横截面积从下至上逐渐减小的台体,架体包括前弧面(12)、后弧面(13)、侧弧面(14)和导向部(15),导向部(15)的前后两侧边分别连接前弧面(12)和后弧面(13),导向部(15)上设有向下凹陷的用于安装离合拉索导轨的凹槽(151),凹槽(151)分别贯穿前弧面(12)和后弧面(13)。发动机悬置支架通用性好,既有很好的强度,也实现了减小体积和重量,充分利用空间,美观可靠且减震效果好。

Engine mounting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悬置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悬置支架领域,尤其涉及发动机悬置支架。
技术介绍
汽车发动机上需要安装汽车发动机悬置支架以达到减震目的,主要是针对发动机纵置车型的发动机,悬置支架需要连接发动机与车身,起到减振降噪的作用。在传统后悬置设计中,主要是采用的左、右悬增加罩盖来对横向限位作用,这样既会增加发动机悬置的质量,增加了共振风险,同时也会增加成本。因此需要对发动机悬置支架进行改进,以减轻其重量,降低成本。“板状”结构设计的悬置支架,提高强度与减小体积、重量形成矛盾;现有焊接件悬置支架,缺乏紧凑性,外观质量较差,可靠性低。因此提供了发动机悬置支架,既有很好的强度,也实现了减小体积和重量,充分利用空间,美观可靠且减震效果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不能同时提高强度和减小体积的缺点,提供了发动机悬置支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发动机悬置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的底部为底座,底座的外侧壁垂直于水平面,底座的高度为H1,支架本体还包括架体,架体固定于底座上,架体的底部外轮廓与底座重合,架体为横截面积从下至上逐渐减小的台体,架体包括前弧面、后弧面、侧弧面和导向部,导向部的前后两侧边分别连接前弧面和后弧面,导向部上设有向下凹陷的用于安装离合拉索导轨的凹槽,凹槽分别贯穿前弧面和后弧面,导向部的左右两侧边都连接有侧弧面;凹槽的表面固定有防滑垫,防滑垫为弹性硅胶材质制成的防滑垫导向部上的凹槽能安装固定离合拉索,导向部对离合拉索起到导向的作用,能防止离合拉索左右滑动,降低离合踏板力的损失,规避离合拉索产生共振的风险,架体为横截面积从下至上逐渐减小,能够减小发动机悬置支架的体积和重量,克服发动机悬置支架布置空间小的问题;前弧面与侧弧面之间的边界线为第一侧弧线,凹槽在前弧面上的边界线为的第一组合段,第一侧弧线包括第一圆弧段和第二圆弧段,第一圆弧段和第二圆弧段相切,第一圆弧段的半径为R1,第二圆弧段的半径为R2,第一组合段包括第三圆弧段和第一直线段,第一直线段对称设置在第三圆弧段的两端,第一直线段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圆弧段和第一侧弧线相连,第一直线段的高度为H2,第一直线段的宽度为L1,第三圆弧段的半径为R3;架体的前面设有第一空槽,第一空槽在前弧面上的边界线为第二组合段,第二组合段包括第一槽边、第二槽边、第一侧槽边、第二侧槽边,第一槽边两侧与第一侧槽边连接,第二槽边两侧与第二侧槽边连接,第一侧槽边与第二侧槽边连接,在垂直投影上,第一槽边为弧度为180°、半径为R4的圆弧,第一侧槽边为弧度为55°、半径为R5的圆弧,第二侧槽边的高度为H3,第二槽边水平长度为L2,在水平投影上,第一槽边为半径为R6的圆弧、第二槽边为半径为R7的圆弧,第一侧槽边为半径为R8的圆弧,第二侧槽边为半径为R9的圆弧;架体的前面设有空槽能够在不影响其强度的前提下节约用料,挖空设计同样减小了发动机悬置支架的重量。后弧面与侧弧面之间的边界线为第二侧弧,凹槽在后弧面上的边界线为第三组合段,第二侧弧包括第一侧边和第四圆弧段,第一侧边与第四圆弧段相切,第四圆弧段的半径为R10,第二侧弧在的高度为H9,第三组合段包括第五圆弧段和第二直线段,第二直线段对称设置在第五圆弧段的两端,第二直线段的两端分别与第五圆弧段和第二侧弧相连,第二直线段垂直投影的长度为L3,第五圆弧段的半径为R11;架体的后面设有第二空槽,第二空槽在后弧面上的边界线为第四组合段,在垂直投影上,第四组合段为上底长度为L4,下底长度为L5,高度为H4的等腰梯形,在水平投影上,第四组合段为上底长度为L6,下底长度为L7,高度为L8的等腰梯形;侧弧面与前弧面和后弧面的边界线包括第六圆弧段和第七圆弧段,第七圆弧段的两侧分别与第六圆弧段连接,第六圆弧段与第七圆弧段相切,第六圆弧段的半径为R12,第七圆弧段的半径为R13,第七圆弧段的角度为145°;架体的两侧设有第三空槽,第三空槽在侧弧面上的边界线为第五组合段第三空槽,第五组合段的形状与第二组合段相同;第一圆弧段、第二侧弧、第六圆弧段的顶端距离底端的高度都为H5,两侧的第六圆弧段分别与第一圆弧段和第二侧弧通过加强梁固定,前弧面底部的左右两侧和后弧面底部的中央都与底座之间设有空腔,设定空腔下方的底座为安装部,安装部为圆柱,安装部的半为R14,安装部的高度为H6,安装部上固定有的圆台凸起,圆台凸起的高度为H7,圆台凸起的上表面半径为R15,安装部的中央贯穿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半径为R16,安装部与架体之间设有截层,截层的外壁为凹形弧面,截层的高度为H8,截层的水平投影的半径为R17,R14与R17相等。三个拐角设有安装部,减少固定螺栓的数量,且采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既能有效固定发动机悬置支架,又能节省空间和成本。加强梁能够提高发动机悬置支架的强度,使之不易产生形变影响使用。作为优选,R1为33.4mm,R2为7.2mm,R3为2.8mm,R4为5.1mm,R5为30.5mm,R6为39.1mm,R7为26.2mm,R8为35.2mm,R9为9.4mm,R10为7.2mm,R11为2.8mm,R12为33.4mm,R13为8.9mm,R14为9.2mm,R15为6.5mm,R16为2.7mm,R17为9.2mm。作为优选,H1为11.0mm,H2为4.9mm,H3为4.4mm,H4为26.5mm,H5为30.3mm,H6为9.1mm,H7为0.6mm,H8为9.6mm,H9为37.2mm。作为优选,L1为6.0mm,L2为46.0mm,L3为4.9mm,L4为10.2mm,L5为5.1mm,L6为10.5mm,L7为16.2mm,L8为18.4mm。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在悬置支架的拐角处在同一平面上设置有安装螺孔,根据不同车型需要安装到预留动力吸振器安装螺纹孔从而达到理想的隔振效果,动力吸振器位于支架拐点处,因为拐点处振动最大,能起到很好的吸振作用。因此本专利技术悬置支架通用性好,既有很好的强度,也实现了减小体积和重量,充分利用空间,美观可靠且减震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4是专利技术的后视图。图5是专利技术的侧视图。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支架本体、11—底座、12—前弧面、13—后弧面、14—侧弧面、15—导向部、16—安装部、121—第一侧弧线、122—第一组合段、123—第二组合段、131—第二侧弧、132—第三组合段、133—第四组合段、141—第六圆弧段、142—第七圆弧段、143—第三空槽、151—槽口、161—安装孔、162—截层、1211—第一圆弧段、1212—第二圆弧段、1221—第三圆弧段、1222—第一直线段、1231—第一槽边、1232—第二槽边、1233—第一侧槽边、1234—第二侧槽边、1311—第一侧边、1312—第四圆弧段、1321—第五圆弧段、1322—第二直线段。...

【技术保护点】
1.发动机悬置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其特征在于:支架本体(1)的底部为底座(11),底座(11)的外侧壁垂直于水平面,底座(11)的高度为H1,支架本体(1)还包括架体,架体固定于底座(11)上,架体的底部外轮廓与底座重合,架体为横截面积从下至上逐渐减小的台体,架体包括前弧面(12)、后弧面(13)、侧弧面(14)和导向部(15),导向部(15)的前后两侧边分别连接前弧面(12)和后弧面(13),导向部(15)上设有向下凹陷的用于安装离合拉索导轨的凹槽(151),凹槽(151)分别贯穿前弧面(12)和后弧面(13),导向部(15)的左右两侧边都连接有侧弧面(14);凹槽(151)的表面固定有防滑垫,防滑垫为弹性硅胶材质制成的防滑垫;/n前弧面(12)与侧弧面(14)之间的边界线为第一侧弧线(121),凹槽(151)在前弧面(12)上的边界线为的第一组合段(122),第一侧弧线(121)包括第一圆弧段(1211)和第二圆弧段(1212),第一圆弧段(1211)和第二圆弧段(1212)相切,第一圆弧段(1211)的半径为R1,第二圆弧段(1212)的半径为R2,第一组合段(122)包括第三圆弧段(1221)和第一直线段(1222),第一直线段(1222)对称设置在第三圆弧段(1221)的两端,第一直线段(1222)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圆弧段(1221)和第一侧弧线(121)相连,第一直线段(1222)的高度为H2,第一直线段(1222)的宽度为L1,第三圆弧段(1221)的半径为R3;架体的前面设有第一空槽,第一空槽在前弧面(12)上的边界线为第二组合段(123),第二组合段(123)包括第一槽边(1231)、第二槽边(1232)、第一侧槽边(1233)、第二侧槽边(1234),第一槽边(1231)两侧与第一侧槽边(1233)连接,第二槽边(1232)两侧与第二侧槽边(1234)连接,第一侧槽边(1233)与第二侧槽边(1234)连接,在垂直投影上,第一槽边(1231)为弧度为180°、半径为R4的圆弧,第一侧槽边(1233)为弧度为55°、半径为R5的圆弧,第二侧槽边(1234)的高度为H3,第二槽边(1232)水平长度为L2,在水平投影上,第一槽边(1231)为半径为R6的圆弧、第二槽边(1232)为半径为R7的圆弧,第一侧槽边(1233)为半径为R8的圆弧,第二侧槽边(1234)为半径为R9的圆弧;/n后弧面(13)与侧弧面(14)之间的边界线为第二侧弧(131),凹槽(151)在后弧面(13)上的边界线为第三组合段(132),第二侧弧(131)包括第一侧边(1311)和第四圆弧段(1312),第一侧边(1311)与第四圆弧段(1312)相切,第四圆弧段(1312)的半径为R10,第二侧弧(131)在的高度为H9,第三组合段(132)包括第五圆弧段(1321)和第二直线段(1322),第二直线段(1322)对称设置在第五圆弧段(1321)的两端,第二直线段(1322)的两端分别与第五圆弧段(1321)和第二侧弧(131)相连,第二直线段(1322)垂直投影的长度为L3,第五圆弧段(1321)的半径为R11;架体的后面设有第二空槽,第二空槽在后弧面(13)上的边界线为第四组合段(133),在垂直投影上,第四组合段(133)为上底长度为L4,下底长度为L5,高度为H4的等腰梯形,在水平投影上,第四组合段(133)为上底长度为L6,下底长度为L7,高度为L8的等腰梯形;/n侧弧面(14)与前弧面(12)和后弧面(13)的边界线包括第六圆弧段(141)和第七圆弧段(142),第七圆弧段(142)的两侧分别与第六圆弧段(141)连接,第六圆弧段(141)与第七圆弧段(142)相切,第六圆弧段(141)的半径为R12,第七圆弧段(142)的半径为R13,第七圆弧段(142)的角度为145°;架体的两侧设有第三空槽,第三空槽在侧弧面(14)上的边界线为第五组合段第三空槽(143),第五组合段(143)的形状与第二组合段(123)相同;/n第一圆弧段(1211)、第二侧弧(131)、第六圆弧段(141)的顶端距离底端的高度都为H5,两侧的第六圆弧段(141)分别与第一圆弧段(1211)和第二侧弧(131)通过加强梁固定,前弧面(12)底部的左右两侧和后弧面(13)底部的中央都与底座(11)之间设有空腔,设定空腔下方的底座(11)为安装部(16),安装部(16)为圆柱,安装部(16)的半为R14,安装部(16)的高度为H6,安装部(16)上固定有的圆台凸起,圆台凸起的高度为H7,圆台凸起的上表面半径为R15,安装部(16)的中央贯穿有安装孔(161),安装孔(161)的半径为R16,安装部(16)与架体之间设有截层(162),截层(162)的...

【技术特征摘要】
1.发动机悬置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其特征在于:支架本体(1)的底部为底座(11),底座(11)的外侧壁垂直于水平面,底座(11)的高度为H1,支架本体(1)还包括架体,架体固定于底座(11)上,架体的底部外轮廓与底座重合,架体为横截面积从下至上逐渐减小的台体,架体包括前弧面(12)、后弧面(13)、侧弧面(14)和导向部(15),导向部(15)的前后两侧边分别连接前弧面(12)和后弧面(13),导向部(15)上设有向下凹陷的用于安装离合拉索导轨的凹槽(151),凹槽(151)分别贯穿前弧面(12)和后弧面(13),导向部(15)的左右两侧边都连接有侧弧面(14);凹槽(151)的表面固定有防滑垫,防滑垫为弹性硅胶材质制成的防滑垫;
前弧面(12)与侧弧面(14)之间的边界线为第一侧弧线(121),凹槽(151)在前弧面(12)上的边界线为的第一组合段(122),第一侧弧线(121)包括第一圆弧段(1211)和第二圆弧段(1212),第一圆弧段(1211)和第二圆弧段(1212)相切,第一圆弧段(1211)的半径为R1,第二圆弧段(1212)的半径为R2,第一组合段(122)包括第三圆弧段(1221)和第一直线段(1222),第一直线段(1222)对称设置在第三圆弧段(1221)的两端,第一直线段(1222)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圆弧段(1221)和第一侧弧线(121)相连,第一直线段(1222)的高度为H2,第一直线段(1222)的宽度为L1,第三圆弧段(1221)的半径为R3;架体的前面设有第一空槽,第一空槽在前弧面(12)上的边界线为第二组合段(123),第二组合段(123)包括第一槽边(1231)、第二槽边(1232)、第一侧槽边(1233)、第二侧槽边(1234),第一槽边(1231)两侧与第一侧槽边(1233)连接,第二槽边(1232)两侧与第二侧槽边(1234)连接,第一侧槽边(1233)与第二侧槽边(1234)连接,在垂直投影上,第一槽边(1231)为弧度为180°、半径为R4的圆弧,第一侧槽边(1233)为弧度为55°、半径为R5的圆弧,第二侧槽边(1234)的高度为H3,第二槽边(1232)水平长度为L2,在水平投影上,第一槽边(1231)为半径为R6的圆弧、第二槽边(1232)为半径为R7的圆弧,第一侧槽边(1233)为半径为R8的圆弧,第二侧槽边(1234)为半径为R9的圆弧;
后弧面(13)与侧弧面(14)之间的边界线为第二侧弧(131),凹槽(151)在后弧面(13)上的边界线为第三组合段(132),第二侧弧(131)包括第一侧边(1311)和第四圆弧段(1312),第一侧边(1311)与第四圆弧段(1312)相切,第四圆弧段(1312)的半径为R10,第二侧弧(131)在的高度为H9,第三组合段(132)包括第五圆弧段(1321)和第二直线段(1322),第二直线段(1322)对称设置在第五圆弧段(1321)的两端,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会陈中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世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