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扰流板的偏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4083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汽车扰流板的偏转装置,包括扰流板、一对支座、偏转装置、偏转驱动装置、控制模块,所述支座对称设置于所述扰流板两侧,所述扰流板前部两侧设置有转轴,所述支座中心设置有与所述转轴相配合的中心孔,所述转轴分别穿过所述中心孔与所述支座转动连接,所述扰流板其中一侧转轴与所述偏转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偏转驱动装置与所述偏转装置传动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通过车速信号驱动所述偏转驱动装置转动,使所述偏转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偏转装置联动所述扰流板偏转。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扰流板能够根据车速的变化自动调节迎角,改善扰流板的气动调节性能,从而使汽车行驶更加稳定。

Deflection device of automobile spo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扰流板的偏转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扰流板的偏转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扰流板可以改善车身的空气流动,减少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的空气阻力;并利用行驶过程中的空气流动在扰流板上下表面形成的压力差,形成一个向下的压力,增加车轮的抓地力,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汽车扰流板的迎角对扰流板气动特性和车身空气流动有极大的影响。但传统汽车扰流板安装后角度不能调节,限制了扰流板的气动调节性能,难以满足车辆在复杂行驶条件下对扰流板的性能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扰流板的偏转装置,通过驱动扰流板偏转,使扰流板能够自动调节迎角,改善扰流板的气动调节性能,从而满足多种行驶条件对扰流板的性能要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扰流板的偏转装置,包括扰流板、一对支座、偏转装置、偏转驱动装置、控制模块,所述支座对称设置于所述扰流板两侧,所述扰流板前部两侧设置有转轴,所述支座中心设置有与所述转轴相配合的中心孔,所述转轴分别穿过所述中心孔与所述支座转动连接,所述扰流板其中一侧转轴与所述偏转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偏转驱动装置与所述偏转装置传动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通过车速信号驱动所述偏转驱动装置转动,使所述偏转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偏转装置联动所述扰流板偏转。优选的,所述扰流板外形截面为翼型结构,所述扰流板前缘呈圆弧形状。优选的,所述转轴与所述支座之间安装有轴承。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蜗轮蜗杆驱动扰流板自动调节迎角,改善扰流板的气动调节性能,扰流板还能根据车速变化自动调节角度,使汽车在多种行驶条件能够保持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汽车与扰流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扰流板、支座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示出图3中A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偏转装置工作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参照图1、图2所示,一种汽车扰流板的偏转装置,包括扰流板1、一对支座2、偏转驱动装置4、控制模块;支座2对称设置于扰流板1两侧,扰流板1和支座2安装在汽车后备箱上,也可以安装在两厢车的车顶表面上,汽车行驶时扰流板1在气流中产生向下的压力,从而保持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参照图2、图3所示,扰流板1前部两侧设置有转轴11,支座2中心设置有与转轴11相配合的中心孔21,转轴11分别穿过中心孔21与支座2转动连接,转轴11与中心孔21之间安装有轴承121,保证扰流板1可以在支座2中灵活转动。参照图3-图5所示,扰流板1其中一侧的转轴11与偏转装置3固定连接,偏转驱动装置4与偏转装置3传动连接,通过偏转驱动装置4驱动偏转装置3联动扰流板1的偏转。偏转装置3优选采用蜗轮蜗杆减速器,蜗轮101与转轴11固定连接,偏转驱动装置4优选采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蜗杆31固定连接,蜗轮101与蜗杆31传动连接,由偏转驱动装置4驱动输出轴带动蜗杆31联动蜗轮101转动,使蜗轮101带动扰流板1偏转,实现自动调节扰流板1的迎角,改善车身的空气流动。蜗轮101和蜗杆31具有自锁功能,当偏转驱动装置4停止转动时,蜗杆31也跟着停止转动,使蜗轮101停止运动达到自锁,从而实现扰流板1在任意角度的自锁,防止扰流板1在空气的阻力下发生偏转。参照图2所示,扰流板1外形截面为翼型结构,扰流板1前缘呈圆弧形状,从而保证扰流板1转动过程中与汽车车身表面的间隙不变,避免运动干涉。通过控制模块通过车速信号驱动偏转驱动装置4转动,从而使扰流板1根据车速变化来调节角度。控制模块根据车速按查表法设定扰流板偏1转角,当车速较慢时,扰流板1保持在原位(迎角设置为零或负值),当车速加快,超过扰流板1设置的起动阈值后,控制模块便控制偏转驱动装置4驱动扰流板1开始偏转增大迎角,从而增加汽车向下的压力,提高车轮的抓地力保证汽车的行驶稳定性,扰流板1的偏转角设定最大极限值,极限值根据扰流板1所选翼型的失速迎角设定,当扰流板1偏转角达到极限值时,偏转角被限制不再增大,避免迎角过大导致的气动失速,当车速减慢时,翼型偏转角再逐渐减小,减小迎角,当汽车车速小于扰流板1起动阈值时,控制系统便控制偏转驱动装置4驱动扰流板1返回原点。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扰流板的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扰流板、一对支座、偏转装置、偏转驱动装置、控制模块,所述支座对称设置于所述扰流板两侧,所述扰流板前部两侧设置有转轴,所述支座中心设置有与所述转轴相配合的中心孔,所述转轴分别穿过所述中心孔与所述支座转动连接,所述扰流板其中一侧转轴与所述偏转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偏转驱动装置与所述偏转装置传动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通过车速信号驱动所述偏转驱动装置转动,使所述偏转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偏转装置联动所述扰流板偏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扰流板的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扰流板、一对支座、偏转装置、偏转驱动装置、控制模块,所述支座对称设置于所述扰流板两侧,所述扰流板前部两侧设置有转轴,所述支座中心设置有与所述转轴相配合的中心孔,所述转轴分别穿过所述中心孔与所述支座转动连接,所述扰流板其中一侧转轴与所述偏转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偏转驱动装置与所述偏转装置传动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梓滨何科杉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