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心胎模具及脱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4049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心胎模具及脱模机构,它属于轮胎模具领域,包括上模体、中模体、下模体和内模体,上模体、中模体、下模体和内模体构成的内腔内设有若干柱销,本发明专利技术柱销是为在心胎硫化时形成减重孔;由于模具开模时轮胎位置的不确定是在上模体还是下模体,因此对其进行设计改进,具体为在上模体与中模体之间设置了弹性连接结构,弹性连接结构会使上模体和中模体有相互远离一定距离的趋势,这样当硫化完轮胎撤掉合模力之后,通过弹性连接结构使上模体与中模体依靠弹性连接结构的弹力先分开,从而避免模具停留在上模上。

A solid mold and demould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心胎模具及脱模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心胎模具及脱模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实心胎轮胎具有耐磨、不会漏气、不担心胎压不稳定的优点,被广泛应用到防爆车、运钞车、工程车辆、林业机械等特殊车辆,而实心胎因自重太重,费油等无法适用于普通的车辆。为了减少实心胎的重量,轻量化轮胎是一个比较好的替代产品,轻量化轮胎是在实心胎硫化时设计有减重孔。轻量化轮胎通常使用两半模硫化,模具开模时轮胎有时留在上模,有时留在下模,开模时轮胎位置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取胎的时间,影响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结合相关领域多年的设计及使用经验,辅以过强的专业知识,设计制造了一种实心胎模具及脱模机构,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对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心胎模具及脱模机构,保证了开模时轮胎位置的稳定性,方便了取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实心胎模具,包括上模体、中模体、下模体和内模体,所述上模体、中模体、下模体和内模体构成的内腔内设有若干柱销。所述上模体与中模体之间设有弹性连接结构,所述弹性连接结构使上模体和中模体有相互远离一定距离的趋势。优选的,所述弹性连接结构包括弹性体和限位螺栓,所述弹性体两端分别为上模体和中模体,所述限位螺栓杆部与上模体或中模体连接,所述限位螺栓头部与所述中模体或上模体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上模体和中模体接触时,所述限位螺栓头部与所述中模体或上模体为非接触状态,所述弹性体弹开时,所述限位螺栓头部与所述中模体或上模体为接触状态。优选的,所述弹性体设为弹簧或者是弹性橡胶。优选的,所述上模体下配合面上设有螺纹沉孔,所述中模体上配合面上设有台阶孔,所述限位螺栓连通所述台阶孔和螺纹沉孔。优选的,所述螺纹沉孔包括螺纹孔和上沉孔,所述台阶孔包括下沉孔和通孔,所述下沉孔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直径,所述上沉孔和下沉孔内设有所述弹性体。优选的,所述台阶孔底部设有活动槽,所述限位螺栓头部可在活动槽内移动。优选的,所述中模体上设有螺栓安装槽与所述台阶孔连通。优选的,所述上模体和下模体内侧均设有若干柱销,所述上模体、中模体、下模体和内模体扣合时,所述上模体的若干柱销与所述下模体的若干柱销端部抵触。优选的,所述上模体下配合面与所述内模体上配合面阶梯斜面配合,所述内模体下配合面与下模体上配合面阶梯斜面配合,所述上模体和下模体背面均设有工作台。一种脱模机构,包括丝杠升降机,所述丝杠升降机设置在所述下模体连接的工作台上,所述丝杠升降机的丝杠螺母与所述内模体连接。该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1.本专利技术当硫化完轮胎撤掉合模力之后,由上模体与中模体之间弹性体的弹力使上模体和柱销与中模体先开模,从而使上模体脱离轮胎以及部分柱销脱离轮胎,上模体的继续上升,会使限位螺栓头部与中模体接触并带动中模体一起上升,使中模体与轮胎脱离,然后柱销完全脱离轮胎,再借助脱模机构带动内模体向上运动,使轮胎与下模体脱离,最后从内模体上取出轮胎。2.轮胎按照设定的方案停留在内模体上,保证了开模时轮胎位置的稳定性,方便了取胎,可以节约60%以上的取胎时间,节约轮胎总的硫化时间约10%,节省了轮胎企业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实心胎模具合模剖视图。图2为一种实心胎模具撤销合模力时的剖视图。图3为一种实心胎模具上模体起升时的剖视图。图4为一种实心胎模具内模体起升时的剖视图。图5为一种实心胎模具螺栓安装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模体、2-中模体、3-下模体、4-内模体、5-限位螺栓、6-弹性体、7-活动槽、8-工作台、9-丝杠升降机、10-丝杠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实心胎模具,包括上模体1、中模体2、下模体3和内模体4,上模体1、中模体2、下模体3和内模体4构成的内腔内设有若干柱销,本专利技术柱销是为在实心胎硫化时形成减重孔,优选的,在上模体1和下模体3内侧均设有若干柱销,上模体1、中模体2、下模体3和内模体4扣合时,上模体1的若干柱销与下模体3的若干柱销端部抵触。由于传统模具开模时轮胎位置不确定是在上模体还是下模体,因此对其进行设计改进,具体为在上模体1与中模体2之间设置了弹性连接结构,弹性连接结构会使上模体1和中模体2有相互远离一定距离的趋势,这样当硫化完轮胎撤掉合模力之后,通过弹性连接结构使上模体1与中模体2依靠弹性连接结构的弹力先分开,中模体2与轮胎相对位置不变,从而避免轮胎停留在上模体1上。具体的,弹性连接结构包括弹性体6和限位螺栓5,弹性体6优选为弹簧或者是弹性橡胶,更优选用蝶形弹簧,弹性体6两端分别为上模体1和中模体2,而限位螺栓5杆部与上模体1连接,限位螺栓5头部与中模体2活动连接,具体为上模体1和中模体2接触时,限位螺栓5头部与中模体2为非接触状态,弹性体6弹开时,限位螺栓5头部与中模体2为接触状态,保证上模体1在弹性体6弹开后进一步起升时能够带动中模体2起升,当然,本专利技术限位螺栓5杆部也可与中模体2连接,相应的限位螺栓5头部与上模体1活动连接,上述以及其他可以实现该功能的限位连接装置也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其具体连接方式在此不做详述。为避免合模时,弹性体6对合模造成影响,本专利技术弹性体6要设置在上模体1和中模体2构成的弹性腔体内,具体在上模体1下配合面上设有螺纹沉孔,中模体2上配合面上设有台阶孔,限位螺栓5连通台阶孔和螺纹沉孔。螺纹沉孔包括螺纹孔和上沉孔,台阶孔包括下沉孔和通孔,下沉孔直径大于通孔直径,弹性体6设置在上沉孔和下沉孔内。本专利技术台阶孔底部设有活动槽7,限位螺栓5头部可在活动槽7内移动,为方便安装限位螺栓5,可对活动槽7空间适当加大,当然也可在中模体2上设置上螺栓安装槽与台阶孔连通,限位螺栓5通过螺栓安装槽进入台阶孔中。为保证配合精度,本专利技术上模体1下配合面与内模体4上配合面阶梯斜面配合,内模体4下配合面与下模体3上配合面阶梯斜面配合。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脱模机构,具体包括丝杠升降机9,丝杠升降机9设置在下模体3连接的工作台8上,丝杠升降机9的丝杠螺母10与内模体4连接。具体的工作步骤:本专利技术当硫化完轮胎撤掉合模力之后,由上模体1与中模体2之间弹性体6的弹力使上模体1和柱销与中模体2先开模,从而使上模体1脱离轮胎以及部分柱销脱离轮胎,上模体1的继续上升,会使限位螺栓5头部与中模体2接触并带动中模体2一起上升,使中模体2与轮胎脱离,然后柱销完全脱离轮胎,再借助脱模机构带动内模体4向上运动,使轮胎与下模体3脱离,最后从内模体4上取出轮胎。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用途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意欲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此外,也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做各种改动、修改和/或变型,所有的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心胎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体、中模体、下模体和内模体,所述上模体、中模体、下模体和内模体构成的内腔内设有若干柱销;/n所述上模体与中模体之间设有弹性连接结构,所述弹性连接结构使上模体和中模体有相互远离一定距离的趋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心胎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体、中模体、下模体和内模体,所述上模体、中模体、下模体和内模体构成的内腔内设有若干柱销;
所述上模体与中模体之间设有弹性连接结构,所述弹性连接结构使上模体和中模体有相互远离一定距离的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心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结构包括弹性体和限位螺栓,所述弹性体两端分别为上模体和中模体,所述限位螺栓杆部与上模体或中模体连接,所述限位螺栓头部与所述中模体或上模体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心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体和中模体接触时,所述限位螺栓头部与所述中模体或上模体为非接触状态,所述弹性体弹开时,所述限位螺栓头部与所述中模体或上模体为接触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心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设为弹簧或者是弹性橡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心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体下配合面上设有螺纹沉孔,所述中模体上配合面上设有台阶孔,所述限位螺栓连通所述台阶孔和螺纹沉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奉豪王海强李庭庭赵桂金张恭运杜平刘卫华王振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